王展鹏
副总版主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
三、怎样理解我们的综合?
我们很多老师都听过很多的艺术课,之所以会出现前面的“拼盘”一说,问题还是出现在对“综合”的理解上。
我觉得这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的问题。如果从宏观上讲,我们的教育历来都是综合的。从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今天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体现了综合的思想。当你走进教室,看看帖在墙上的课表,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其实什么都在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等。我统计了一下,就目前的一个初中学生,他们一共至少要学11门课程。毫无疑问,如果把这11节课的内容在一个学生身上相加,他们个个都是德才兼备的全才。但是,事实上不是如此,这11门功课相加往往不但不等于11,反而要小于11,而且可以说绝大多数要小于11(这里有一个评价机制的问题,我姑且按每一门学科对学生教学的目标要求来做衡量),为什么?我们不谈教育制度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单从课程本身而言,其实是这样的分科教学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大量浪费(几乎丢弃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就拿语文来说,以前的教学太注重所谓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语文课上教师强调得最多的是字、词、句等知识技能的东西,忽略了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最基本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表达(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和欣赏(阅读)吧,可是我们的学生做到了吗?在经济上前几年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宏观控制,微观调控”,这句话在我们教学中也是适用的,现在的课改正是这样做的。宏观的分科依然存在,但是,微观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综合课程就是想要解决知识与文化、技能与能力的问题。
再说到我们的艺术课,宏观上讲,艺术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平时上的每一节艺术课就起到一个微观调控的作用。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把不同的艺术形式拉在一起来“综合”?(搞清楚这个问题非常必要,可以消除我们认识上的误区,对认清艺术教材和艺术课的关系非常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人持否定态度。否认的前提是:如果形式综合不能为目标服务。现在的艺术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结构,每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主题,主题下还有小课题。教材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下面的小课题都是为大的单元主题服务的。可以这样理解:单元主题告诉我们这个单元主要教解决什么问题,小课题告诉我们如何去解决,不同的小课题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是简单的把教材提供的内容相加,还是把这些素材加以消化后重新组织?很显然是后者。经过组织和消化后的素材绝对不应该是“水果拼盘”中的“哈密瓜”和“葡萄”,而应该是治“感冒”的“双黄连”和“白加黑”。在服务于大课题的前提下,哪怕是纯粹的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又为什么不可以呢?虽然看起来这样的课似乎没有“综合”,但是它们是综合在一个课题下的内容的一个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就挖掘这样的一个点呢?非得要每一节课都得形式综合吗?而且这个点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它正好解决艺术综合课程下知识技能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不同老师选择的不同侧重点吧!
所以,综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学中的“拉郎配”现象还是少出现为好。只要对综合的宏观控制做好,适当的微观调控,一样可以让艺术课变得精彩!
秦文娟:教育需要全才,但全才在哪里呢?我们老师现在工作量多么重,家庭负担又很重,在这双重的情况下,又有多少老师在学习钻研呢?再说我们老师的奉献又得到谁的认可呢?我们呼唤全才!我们需要全才!成为全才——是美好的愿望!
真水无香:“靓汤”这个比方好。我觉得拼盘和靓汤其实是两个概念,拼盘只是把一些原材料“拼”在一起,而靓汤已经把各种材料经过熬、煮、炖,把所有的精华浓浓地融合在一起。
但是,一锅味道纯正、醇厚、营养丰富的靓汤,在用材上一定是非常讲究的,在熬制的火候上更是少一刻多一刻都不行。所以,它不像拼盘,看起来漂亮就可以。我想我们的艺术课,还是应向着靓汤的目标去努力吧。
张幸亏:艺术这门课,比较主要地涉及社会、历史、宗教及广义的文化,所以本来是综合的。你要真正上好,不可能不综合,特别是欣赏课。
但你从狭义的音乐、美术出发,它又可以是非常专业的,但其实在中小学里,也许教育的目标不需要你那么专业。
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这门课,它又是特别不专业的……
空军:课程论学者霍尔认为:“变革是一个过程(process),而不是一次事件(event),换句话说,我们的课程改革不是某位领导、某个学者开一次会议、发表一统演讲就可以实现的,这意味着,我们应为这次变革制定长期的计划,完美的计划才是成功的预演,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要从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想象课程改革会一蹴而就,一夜之间教师们、学生们、领导们都变了样。
还是上面的比方,一锅好汤要要慢慢熬,料要足,质要好,火要小。
张幸亏:我以为现在的艺术教材采用的单元主题结构,过分着重了单元主题,但是单元主题却掩盖了、淡化了艺术主题。教材的逻辑性在主题方面是非常强的,而艺术知识技能这个主题却是缺少内在的联系,缺少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联系。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把握?实际上现在往往是简单的把握教材提供的单元主题,而忽略了艺术综合前提下艺术知识技能的问题,这样到头来学生的艺术知识没有前后贯通,甚至是零乱重复。
说实话,现行的艺术课本就是在这一点上没有到位,仅仅以单元主题入手来搞综合还是简单化的、容易的,如果能在单元主题这个外壳下容纳艺术知识这个内核,并且做到前后呼应由浅入深条理井然一气呵成外壳就是内核内核就是外壳,那就不得了了……
轰炸机:张老师的分析非常正确。技能的联系上的确还有断点,不过,教师其实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适当添加的。比如音乐方面,我记得以前的音乐教材上,初一讲到过人声的分类和一些音乐记号,其实现在的艺术教材上提供的素材里虽没有直接把知识点点出来,但是,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去挖掘。比如歌曲中的拍号、力度记号、表情术语、常用音乐记号等,我们还是要作为知识点提供给学生的。
张幸亏:教师固然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去挖掘。但是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师是有心人,会挖掘。作为主编教材的上层人员却是首先应该是有心人,能善于认识和挖掘。
教师沿着现行教材的轨道走,一不小心就把艺术课上成类似社会历史课、主题班会课等这样不伦不类的课了……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教材(不能说是教师)首先没有把握好艺术这个至关重要的主线……
什么是艺术课应有的综合?我以为应该是在艺术这个主线统率下的大文化综合,艺术课姓什么?姓“艺”!
要是真要煲一锅有各种材料和药材熬成的“靓汤”,要把“艺术”的料加重,或者说艺术无可非议是主料,这样才能让学生喝出“艺术”的滋味来,才算是成功的“靓汤”!
轰炸机: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我觉得把问题全归教材也不是太合理,还得辨证的认识这个问题。教材提供的素材是为艺术教学的多元化服务的,我们在操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偏差,这很正常。只要两者都能反过头来思考,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会得到解决的。
王展鹏:从这个话题的进展来看,它也是靓汤,正在熬制中,我们现在还只是在用调羹在舀一点来品,看看味道怎么样,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地增加自己喜欢的作料。为的是让这汤味更浓。
我们都是熬汤的人,只有大家都在出主意,想办法,才能将这锅汤熬好,否则大家都来尝,还没有品出味道,汤就干了。
张老师您说的“艺术”的料是指知识技能还是……?
张幸亏:我说的“艺术”的料是指包含知识技能在内的有关艺术的本体知识,这和人文主题并不矛盾。
如果脱离或者淡化了艺术的本体知识、脱离或者淡化了知识技能来说“艺术”,过分渲染人文主题,我以为是一种误导。
王展鹏:个人认为教材在对教师的引领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上情没有很好地下达,也就是沟通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导致了艺术教学与教材预设目标之间的偏离。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建立更顺畅的沟通渠道,利用培训、学习的机会,尽可能地让一先教师在第一时间掌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教育教学。
轰炸机:新课程改革就究竟要改的是什么?当然是观念.而观念的体现得依靠“教材”作为载体。也就是说:教材是新观念的传达和体现.要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材必须转变.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材的确具有对教师的引领作用.得让老师看了教材就应该知道怎么教,教什么.
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依靠教材的引领.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工具.教师还必须要有挖掘教材,组织教材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从何而来?我想,首先应该具备的是自己的专业素养,然后是和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机智。
不排除“教材的编写意图没能完全被老师接受”这种情况.
bored:张老师,你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绝对化,恕我直言,你上过小学部的艺术吗,如果没有,是否仔细地看过这些教材,或许看过,那还有艺术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上的具体操作提示也看了吗?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仔细研究一下,或许您就不会这么讲了。
和斋:是非已够分明。事实上,稍有头脑的一线教师,对上述问题早已有所思考并了然于胸。
我感觉,艺术教育的主要瓶颈,在于“放下”(已有)与“提起”(未能):因为懒性而不愿放下,所以就不愿提起;也因为畏难而不能提起,所以也就难于放下。理性的可能在具体与个体面前总会流于无能。
秦文娟:请问雷老师,改编教材重要呢还是改变老师观念重要?教材重要呢还是教师重要?有人说:只要教师素质好,旧社会的教材照样可以教好学!你同意吗?谢谢你的指点!
雷:和斋朋友的话很具哲理:艺术教育的主要瓶颈,在于“放下”(已有)与“提起”(未能):“因为懒性而不愿放下,所以就不愿提起;也因为畏难而不能提起,所以也就难于放下。”用这段话来分析“教师”、“观念”、“教材”的关系就很清楚了。
艺术教育教师最重要,而教师最重要的是观念。例如有了——应该“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就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实际条件,对统一的教材进行实事求是的、创造性的“使用”。就不会原封不动的、照本宣科的“教”教材。就会发现所谓“全国教材”考虑的是尽量适应各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共性因素,而“你这一个”的特殊性只能靠“你自己”来解决,于是就出现了“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等。
今天的艺术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哎呀,又给老师增加负担啦!我以为对教材的开发,应该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要不然为什么要“备课”呢?如果拿起教材既可以上课,就不需要备课了。“备课”就是开发创造的一种形式。也不要把“开发”看的那么可怕,其实,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都在或多或少的开发着教材。有这样的经验没有:凡是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课,都不是原封不动照搬教材的。反之,凡是教学效果不好,不受学生欢迎的课,都是“只讲”书上的,学生能被“讲”睡着了。
当然,“开发”又不是摆脱教材,只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教材的主旨、目标等,还是一定要弄清楚的。
和斋:教材已经打开,目标正在等待.于是乎,作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实现的过程,一个如何让学生熏染、浸润于艺术之中的过程。
作为二传手的教师已经成为过去,教师的导演身份似乎更明确了。
那么,对于剧本(教材)的演绎,就是我等的本分;而“演出”是否卖座,可就是你我的功夫了。
续雷的话题:作为综合而具体的单元课题,其本身也有单科的倾向,所以,具体到每一教时,只要它为单元教学服务,哪怕是纯单科教学也是很自然的,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者。
综合的方法,不应该是抓一把散沙捏起来.我的体会是,像一快磁铁吸起相关的东西,即特别强调一个"纲".人文是一个"大纲";具体到某个单元课题、某节课,就应该找一个"点"来作为“纲”。
雷:关于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分析
“目的”与“目标”从词义上分析,属同义词,都有人们想要达到的某种行为结果的意思。
主要区别:“目的”着重于表示行为结果的基本意图;“目标”着重于指出行为结果的具体标准和方向。
例:我报考师范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像妈妈一样当一名教师。(基本意图)我报考师范大学的目标,就是要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像妈妈一样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具体标准和方向)
例:我参加这次运动会的目标,就是要在长跑中进入前三名。(具体标准和方向)我参加这次运动会的目的,就是要(在长跑中进入前三名,)让大家知道我的实力。(基本意图)
故:“目的”比“目标”更基本、更宽泛;“目标”比“目的”更具体、更明确。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与区别
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形式。教学目的具有政策性、概括性;教学目标则具有策略性、具体性。
1、教学目的是在教学领域里体现出必须贯彻的教育思想、方针政策,它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国家要求,因此更多地带有政策性,是某一历史时期学校教学的规范,不容许随意变更。而教学目标体现的是为实现教育思想而采取的某种策略和方法,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灵活地选择确定。
2、教学目的是对教学活动的总体要求,它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表达方式上,一般用比较概括性的术语表达。而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如某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对这门学科起指导作用。某门学科中某一课题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就只对实现某一课题、某一单元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从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系列。)
|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