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知 网 
» 游客: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帮助

RSS 订阅当前论坛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3  3/6  <  1  2  3  4  5  6  > 
     
标题: 艺网情深(艺术区访谈汇编)  
  本主题由 秦文娟 于 2006-4-26 08:11 置顶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大艺术教育——陶行知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2)
    张菊荣:陶行知先生的艺术教育是大艺术教育,是大美育。
    艺术的范畴,在陶行知艺术教育思想中,包含到致力于音乐的、美术的教育,但远远大于“音乐+美术”的艺术教育。
    我理解的陶行知的大艺术教育观,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一、宏大的背景。
    从改造社会的高度看教育,把艺术教育推到一个大背景之下来实践与研究。所以其背景之广阔为一般学校艺术教育所不能及。比如,他在晓庄师范,成立晓庄剧社,晓社还到镇江、无锡、苏州、常熟、宝山、上海、杭州等地演出,影响颇大。陶行知说:“我们深信戏剧有唤醒农民的力量。从心头滴下来的眼泪是能感动人的。”陶行知以艺术教育来影响社会的思想可见一斑。
    二、宽广的空间。
    陶行知的艺术教育是生活艺术教育,是为生活的艺术,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艺术生活。陶行知说:“烧饭是一种美术的生活。”认为烧得一餐好饭,“岂不是一种艺术?”认为学校的环境,办公室的布置,课桌的排放,都要“以朴素之艺术精神贯彻之”,他认为衣服的缝补、穿戴,洗脸、言行,都要求美,认为学生写收条都要做到“端正清楚”,“纸张亦宜裁得端正”,他认为,这是“办事音乐化,办事美术化”,这二个“化”可见陶先生眼中的艺术教育之宽广空间,可以说生活之所在便是艺术之所在。
    在陶行知艺术教育世界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音乐与美术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与最基本的途径,但远远不仅仅是这二门功课。特别是在育才学校,陶行知的艺术教育实践也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在育才学校特修课中的七个专业组,其中四个是属于艺术教育范围:音乐组、绘画组、戏剧组与舞蹈组。陶行知艺术教育的领域是宽广的。
    三、高质的品位。
    陶行知的大艺术教育观,并不是只求广而不求深度的。陶行知对艺术教育的追求是高质量的,高品位。如他在给陈贻鑫的信中就说:“创作要先由专家听过而后演奏,才不致出岔子。宁缺毋滥,以养成认真创作之态度。”
    在育才各组所聘请的名师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陶先生对艺术教育高质品位的追求。如音乐组组主任是贺绿汀,教师有任光、黎国荃、潘祖训等人;绘画组主任是陈烟桥,教师有许士骐、丰子恺、叶浅予、华君武等知名画家;戏剧组主任是章泯,教师有舒强、张永华、刘厚生、张宜天等;舞蹈组则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戴爱莲为组主任,教师有吴晓邦、盛捷等人。各组都创作了许多高品位的作品,培养出了一批艺术大家。
    迷途老企鹅:1、请谈谈艺术教育现实中的“马太效应”。
    2、请谈谈“音乐语言普及化”
3、艺术教育的初小衔接,您有什么看法?
    4、关于艺术教研、科研的个人想法……
    张菊荣:1、《马太福音》第二十章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是一种现实。非独艺术教育然。但,在艺术教育中,表现得更为强烈。
    从群体来看,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艺术教育方面的差距之大远胜于其它方面的教育差距。
    从个体而言,艺术素养在学生中差距之大,也是“洋洋大观”。
    这不是好现象。虽然,一个民族的顶尖的艺术家可是孤独而绝少的一群,但艺术素养,理应像空气一样为大众公有。
    马太效应让富人更富,让穷人更穷。今天的艺术教育现实中“马太效应”之弊端,可能很严重地表现在:富人富的得了肥胖症,穷人穷得面黄肌瘦。——那些所谓艺术特长生们,被一级一级的考级弄得对艺术失去了兴趣与情调,只剩下“技艺”而没有了精神(我不是说全部,但确实有很多,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但没有数据的调查);而更多的仍是对艺术在门外徘徊,而不知艺术为何物!
    我想,我们的艺术教育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我们的艺术要更强调情感与兴趣,而不是技巧、技巧、技巧。
    关于马太效应,又想到几句:
    两极分化,分化得走到极端,那是穷途!
    均衡发展,“发展”得走上了古希腊的魔床,更是末路!
    平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比如说:我们不能技巧、技巧、技巧!但也不能:情感、情感、情感;兴趣、兴趣、兴趣!
    艺术教育的教育艺术,在于寻找到一种平衡,平衡不是极左极右,平衡是一条坦途,一种生命最自由的状态。
    2、请谈谈“音乐语言普及化”的话题。
    像许多事物一样,远看与近看真的不一样,我因为对什么都缺少深入的研究,于是只好远远看万物。偶尔,也许正好蒙对,但往往,细想不得了。
    在行知论坛,我提出了二个印象深刻的外行之见(外行之见还有许多,这二个印象最深)。一个是关于英语教学的,让那些英语先生笑歪了嘴,一个就是关于音乐教育的。——企鹅所说的那就是这个话题吧?相信这次不会糊里糊涂又迷途了。
    音乐教育能否以创作涂鸦为手段?
——我相信是可以的,但不能作为主要手段。
    1、朴素的音乐创作,与“杭育杭育派”一样,强调的是情感,是兴趣,是兴致,所以不避下里巴人式的。因此是人人可以为之的,劳动时,工作时,悲时乐时,发而为声,均为音乐。——就像是绘画一样,孩子之涂鸦,无甚形似,却画出想象,画出情怀,便是“美术”。
    2、追求高雅的修养,不能停留在“杭育杭育” 上,从形态世界,在音乐的陶冶下走向精神世界。音乐的欣赏于是便得特别的重要,音乐比之于其它的艺术,似乎欣赏性更强。因而,创作恐怕不能成为“主要的手段”。我因为不懂音乐,所以感觉音乐是神秘的,音乐是灵魂的艺术,是人生的水仙花。
    3、关于艺术教育的初小衔接,
想起了顾泠沅的那个讲座,他说美国教育家来华考察,先看幼儿园,他们知道那是教育;再看小学,也知道那是教育;看到初中就看不懂了,那是教育?
    4、关于艺术教研、科研的个人想法……
    我不知道艺术教科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想与所有的教研与教科一样吧。
    我觉得教师的教育研究要体现自己的特点,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必与大学争地盘。
    首先是一个终极目标,要成为铭心刻骨的理念,千万不要把教育教研成为升职、晋级的工具!以前有人说某诗人,把诗歌当作是投身政治的一块敲门砖,砖头碎了,诗歌也碎了。——我不是说教育研究要离开政治,我是说,教育研究,真的不能急功近利,那样,我们会很失望,如果你凑巧“成巧”,教育研究就会令更多的人寒心。
    教育研究的终级目标是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人,改造人,或者说是让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
    教育研究中,绕着论文转,绕着文字转,我是不主张的,我以为要绕着学生转!我们不能选择书呆子式的教育研究。——论文与课题,随笔与日记,只是教师选择一条科研的形式,只是教师解读教育的一种表达形式。
    在诸多的教育研究形式中,我觉得有二种是极好的,也是我市艺术教育运用的极好的:
    其一,课堂上的教育研究。
    其二,网络中的教育研究。
    一务实,一务虚,相得益彰。
    求真与创新,其实是不矛盾的。我发现有许多校长与教师,不肯去学习人家的东西,总是以为别人已经在做了,我再做,就没有新意。其实这个观点,我以为是有问题的,那就是你关怀的是“新”还是“真”。如果别人做过的,我们都不必去做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推广成果呢?如果是成果了就不能共享了,那么这成果的意义好像也太少了。
    其实,各校、各人在学习他人成果的时候,只要你真的去做了,你一定会创新的,原理可以是一个,实践形态却是千变万化的。你有你自己的学校,你有你自己的学生,你有你自己的每一天,你不可能重复别人,你一定会在求真路上不断创新的。
   Aaahui:我很赞同您关于创新的看法。 创新不是立异。如果把创新理解为立异,那就要走弯路了。
    张菊荣: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有异想天开的思维,但不以“创新”来拒绝真理,让伟大的创新精神成为阻碍自己进步的自缚的“茧子”!
    Aaahui:区别在于 创新者视创新为道路,立异者视立异为目的。
    秦文娟:正确!教育要创新,更要求真。
    张菊荣:我发现有许多校长与教师,不肯去学习人家的东西,总是以为别人已经在做了,我再做,就没有新意。其实这个观点,我以为是有问题的,那就是你关怀的是“新”还是“真”。如果别人做过的,我们都不必去做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推广成果呢?如果是成果了就不能共享了,那么这成果的意义好像也太少了。”
    我们的一些知名的老师在教学中,总结出许多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样就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化在创新上(个性发展上),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学,老老实实的学,真心真意的学,这样可以缩短我们的成长期,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真,在真的基础上才会有新。教育就更应该先真后新。
    娄小明:张老师还是一位新教育实验的实践者和倡导者,请张老师来谈一谈艺术教育在新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所具有的特点。
    张菊荣:新教育实验中的理念,我以为最核心的最富有个性的就是“追求理想中超越自我”。以这样的理念来追求教育,来探寻理想,是新教育实验的真正的灵魂。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依据是《我的教育理想》与《新教育之梦》,其中有朱永新先生关于美育的论述,我个人的解读,我以为在“十梦”之中,这篇是最为大气的。
    一般学校做新教育实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看不到核心的理念,也看不到理论体系(十梦),却只看到“六大行动”,然而六大行动中缺少的就太多了,比如说:艺术教育。
    只要我们读过朱市长的著作,读过朱市长的许多随笔与论文,不难看到他对于美育的深深情怀。但作为一个实验,如果在切入行动层面的时候,把什么都说完了,就会重犯以前课题研究中的一个怪现象:把课题方案稍改动,就会变成结题报告!
    而事实上,新教育实验是开放性的。各校、各人在实施地过程中,如果产生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的实验就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也会对实验方案本身产生的一种超越。
    新教育实验中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有了许多老师超越方案的创造:如高子阳先生的每天给学生写一封信,海岸老师的每天记一回与学生的谈心,完全是实验之初所没有“设计”。
    轰炸机:现实的实验与想象的有很大的区别,就好像理想与现实一样。究其原因有二:一,国情。二,理念。
    王展鹏:我觉得求真求实与创新求异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只是我们有的人在创新时只顾求异,似乎只有求异才是创新,孰不知这创新也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离开了这个基本的东西,创新也就成了追求新奇的把戏了,这对我们的工作是不利的。我赞同张老师的理论:“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有异想天开的思维,但不以‘创新’来拒绝真理,让伟大的创新精神成为阻碍自己进步的自缚的‘茧子’”!振聋发聩啊!
    张菊荣:回到陶先生那里看看。
    “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书中找来的,相信大部分人认可。新时代想出来了一个“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据说是超越了陶行知,我没有领悟出来。
    ——又说远了,我只是说第一个意思:陶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
    第二个意思:在陶行知教育目标的论述,始终把“求真”作为终极关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真理是老师”,他甚至给自己的孩子都取了“问真”、“探真”的学名。“新”的标准要服务“真”的要求。
    第三个意思,陶行知的创新与求真是统一的。创新是求真的途径,唯一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逼近真理,对真理的探求是一个无尽止的过程,创新也没有极至。
    杨勇诚:创新教育就是标新立异的教育,我认为不妥。综观数十年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
    首先,素质教育是应对“应试教育”提出的新思想,目的就是纠正学校教育一切为了升学考试,一切为了升学率这样做法,是教育面对现实的策略;
    其次,到了九十代中叶,人们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还教育本来面目的教育,提出教育应该返朴归真,是教育面对本质的思考;
    再则,本世纪初提出“创新教育”的理念,是教育应对将来的举措。通过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来改变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的教育使的国人重推理轻归纳、在行为上重依赖轻独立)培养国人求思求变的意识,提高国人创造力和竞争力。
    所以,创新教育不是什么新的教育理念,而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不培养科学家的教育,而是提高民族素养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标新立异的教育,而是改革我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式课堂实实在在的教育。
    Aaahui:创新的重要品质是发展性,立异的显著特征是孤立性
    创新过程中必然包含有变异的元素,但重心在发展——按客观规律发展,在变异中接近真理;如果重心在变异,而不是发展,只是为了立异,那么必然走向孤立。
    当前教育的矛盾与困惑在于:追求规律的愿望与背离规律的现实状况和客观需求共存;
    症结在于:背离规律的群体价值取向。
    张菊荣:就二个问题说自己的想法,请大家批评。
    一是关于技巧与兴趣的问题。这是一个永远争不透的问题。我不想卷入其中,我正在想,其实技巧与兴趣的问题,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是根本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技巧性的东西,一学就会;有的学生,情感性的东西,很有悟性;当然,我们的理想的状态,恐怕是和谐发展,所谓技巧与兴趣齐飞,在兴趣盎然中学技艺,有技巧长进中长兴趣。但学生,真的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样,没有“抽象的学生”。只有当我们面对每一位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该怎么办?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技巧与兴趣难两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我肯定是舍技巧而要兴趣。
    第二就是关于“需要”的问题。马斯洛心理学很讲究“需要”。然而什么是需要?
    和斋:艺术的兴味与技能,作为社会人,是有偏重的;作为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是并重的(至于其个体的消化与吸收是另一回事)。有技无趣是错误的;重技轻趣或重趣轻技是偏颇的;我们要的是两者的相得益彰,以利教育目标的达成。
  从需要说开去。
    学生的需要可概言为发展的需要;就艺术方面的发展而言,创造美与欣赏(包括发现)美无疑是两个主要方面。兴趣、技能等不能与这两者相提并论,但是达成这两个方面的必要条件。
    兴趣与技能并非鱼与熊掌的关系,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相对来说,兴趣的进一步发展更依赖于技能的支撑。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学生从幼儿到小学到中学,总体而言是艺术兴趣日趋减弱。其根源在于幼儿的艺术兴趣是自发式的,较少依赖技能。而艺术兴趣不会总停留在自发阶段。得到技能支撑,就发展到自觉阶段;得不到技能支撑,就消失。从小学到初中,正是兴趣从自发到自觉的转折阶段,技能教育的不够到位,就会导致兴趣的不可持续发展。而技能、兴趣两失的艺术教育,是不可能达成创造美与欣赏美这两个主要艺术教育目标的。
    张菊荣:果真“如果”,并“舍技巧而要兴趣”的话,我担心学生的未来成为艺术的隔河相望者。而这与创造美与欣赏美的理想似乎远了点。所以,新课程中不能让这个“如果”存在。
    请教和斋一个问题:是不是不会绘画与唱歌的人,就一定没有艺术的兴味?
其实,我并不反对技巧,反对的是一味的讲究技巧,反对兴趣、兴致的丢失。
    和斋:艺术的兴味与技能,作为社会人,是有偏重的;作为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是并重的(至于其个体的消化与吸收是另一回事)。有技无趣是错误的;重技轻趣或重趣轻技是偏颇的;我们要的是两者的相得益彰,以利教育目标的达成。
    张菊荣:你不要说我的只是“假设”,摊一摊底牌,我很痛呢!——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艺术的残疾人!而有极为浓厚的美术兴趣而没有绘画技能的却是家中的小子啊。——底牌摊开,请和斋指点。
    我又看看坐在我对面的艺术教育理论的大师,又想想很多艺术兴味并不差却缺少“动手能力”的人。
    和斋:艺术兴味与艺术技能可能相谐、可能错落,但不会相悖、相对立。
    艺术兴味既有自发成分,也有自觉成分。所以,严格地说,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人毫无艺术兴趣是不可能的;话又说回来,不会绘画与唱歌的人(我们习惯上用绘画与唱歌作为艺术能力的简单标志,认可者往下看),若说有“兴”并达于“味”,恐怕奢求了。
    张菊荣:教育不能离开社会,教育不能不考虑社会需要!不考虑社会需要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教育。教育对社会需要的考虑,我想有这么几种:
    1、顺应。
    2、改造。
    3、适度顺应加适度改进。
    另外,“社会需要”也有表面的需要与本质的需要。教育有自身的规律,教育需要负起价值引导的责任,当然,教育不会万能,但教育者,总是追求理想的。
    又想到了陶行知,他说:教师心中要有一个理想的社会。
    黄正刚:看了以上众多高手与张总斑竹的精彩对话,很佩服你们对“行知”思想的研究深入,理解的深度!
    有感于张总的“文学,特别是诗歌,是艺术中的一种极品!”,我想请张总略微谈谈:
    在行知的大教育观中,他是如何渗透诗歌的艺术性的?(因为,我们注意到,陶先生的许多教育观大多都是用诗歌的形式或语言写下来的。)
    张菊荣: 陶行知的“诗歌”,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未必是诗。他的意义在于大众情怀。
陶行知在诗歌方面的最大贡献,我以为是“诗教”,是以诗教人。
迷途老企鹅:读后感1——对艺术教育中“创新”的一点看法
    “创新”和“立异”的确可以进入“形而上”的讨论的视野,但教育中的创新呢?体制的,教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现的,体现于外显成果或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的……
    仅仅这些还不够——创新的精神(包括意识和习惯)受制于其上层的东西,如何联动?仅仅靠课堂的变革就够吗?
    要质问体制,那么体制背后的文化背景如何来改变?
    读后感2——“学习”范畴中的创新。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处在学习阶段。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学习阶段的创新还是有其局限的。
    ——首先以艺术学习来说,它不是“自由王国”的境界,不能充分而恰当地表现。尤其以音乐来说,作为普通学校的学生,他做不到像运用画笔、文字那样比较称心如意地表达自己。那么怎么办?主要还是要靠欣赏和表现作品中的情感投入来找到他自己。
    ——其次,学习中的创新多是“鸡的飞翔”,是靠近模仿而疏远表现的——现实如此,难道这正是需要改变的?
    我是猫:要想创新,必须要悟性,要扎实的基本功积累,创新,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过程。然而,茫茫人海,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创新呢?
    张菊荣:不同意。创新是人人会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处。
    和斋:斯言善矣!“创新是人人会的”,这是作为人的基因所赋予的潜能,并往往在某时某处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流露。可惜啊可惜,我们的教育(家、学校、社会)成事(强化创新能力)不足败事有余!
    轰炸机:我也认为人人都能创造,人人都有创造的能力。但是,我不清楚我们是否给了学生以及教师的“创造空间”?
如果创造只是一种形式,那么创新又有何意义?我们应该在哪种教育环境和制度下进行创新呢?
    张菊荣:民主。
    简单的一个词,说起来轻巧,要做到难难难啊!
    李镇西说,爱未必是民主的,民主却必定是爱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具有现代价值的,恐怕就是“民主”了。
    王展鹏:民主的观念在口头上讲讲是容易的,
    但要营造一个真正民主的教学或创新的氛围绝非易事,
    他要求我们教学双方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让教师走下讲台自觉地融入到学生之中,杜绝一言堂;
    让学生自信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哪怕他们的想法在我们看来是幼稚甚至“荒谬”的。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转变的观念还不仅仅是这些!
    秦文娟:民主是创新的前提。
    但要营造一个真正民主的教学或创新的氛围绝非易事,你做到了吗?我做到了吗?我们都做到吗?
我是猫:教育民主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师生关系,我们的师生关系真的民主吗?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朋友,我们是每个学生的朋友吗?
    刘宗喜:据我所知 ,张老师在授课时,确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初中阶段他的学生确与众不同,这是与他的民主思想分不开的,但我们艺术老师面对的是艺术课是小儿科的非常时期,学生在其他学科的重压下,到艺术课堂上是来放松的,或直白地说是来玩闹的,再来点民主,可能艺术老师已经被学生们“民主”到教室外去了。
    杨勇诚:教育民主的概念范畴究竟是什么?
    我想:不是学生和老师平起平坐吧?!   
不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吧?!
不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不是老师可以叫学生“立壁角”,学生可以让老师“靠边站”吧?!
    张菊荣:记得李镇西第一次来吴江讲学,那时候他还不认识我,我提问:”李老师认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您影响最大是什么?“李镇西毫不迟疑地说:“民主!肯定是民主!”
    但我们不能等,不能等到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再来民主,再来创新。
    ——话又回到陶行知先生那里去:“在民主的生活中学习民主,在争取民主的生活中学习争取民主,在创造民主的新中国的生活中学习创造民主的新中国”。
  关于陶行知的艺术教育,值得研究的地方恐怕很多,但很多都不并不属于音、美教育的范畴。我们试着列个提纲:
    1、陶行知用艺术的眼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感染:艺术教育的特性。
    3、陶行知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4、艺术的普及与艺术英才教育。
    让艺术滋润我们的人生,艺术让每一个人的生命更有滋味。但,也重要艺术特长生的培养。
    王展鹏:“让艺术滋润我们的人生,艺术让每一个人的生命更有滋味。”
    这应该是我们艺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滋润”这词用得好啊!
    我们是应该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他们应该享受到的艺术滋润,可这里面的文章不少啊!
    现阶段我们要克服的困难更多!毕竟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还尚未真正形成。这是我们不愿承认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娄小明:滋润一说有文章。
    滋润给人以一种无所不在,关照自我的感觉。艺术即我,我即艺术,彼此相融。
    滋养,能够完善自身,指向未来,投向外物,体现了一种程序。
    润泽,体现一种高峰体验,获得一种成就需要,是自我更加完善,既体现一种被动,又体现一种能动。
    张菊荣:关于艺术于人的意义,想起了翔宇集团卢志文校长的教师会:他把教职工例会分为五大板块:一是“艺术鉴赏”,二是“道德建设”,三是“科研论坛”,四是“时政速递”,五是“校务工作”。他这样解释其中的奥妙:对于一个人来说,品位第一,然后是道德,然后是方法,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没有做不好的事;当教师员工沉浸在《天鹅湖》中的时候,他是不会去过分计较职称评聘的先后的。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6#21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关于艺术教学中“侧重”与“拼盘”的思辩

【话题的起因】艺术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教材的使用问题,而在教材使用中常常出现对教学内容的侧重,而有的时候往往由于对教材把握的问题,常会出现拼盘现象,对此我们一线教师常常面临一些把握的困难,这次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全国课程专家,教材主编“雷”老师作访谈,对我们就艺术教学中“侧重”与“拼盘”问题进行解惑。


雷:第一个问题:一谈到“侧重”就容易被指为“像单科一样”;第二个问题:一谈到“拼盘”又容易被指为“太蜻蜓点水”。
    对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分析“艺术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中的综合活动有什么不同?”
先试打一个比方:一支手要靠五个手指的配合体现手的功能,而有时候某一只手指的功能也需要另一个或另几个手指来帮忙。以“整个手”来统领手指的功能与“手指之间”的互相帮忙一样吗?前者“整个手”是中心,后者“某一指”是中心。
    因此,艺术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中的综合活动的本质区别就是综合的主体中心不同,前者综合的主体中心是“艺术整体”,这个整体里面的各个分科都以整体为中心,为整体服务;后者综合的主体中心是“某一分科”,其他分科要以它为中心,为单一的它服务。
    在艺术综合课程中,尽管有些课是“单科侧重”的形式,但这一“单科”也是服从于整个艺术单元的主体中心,换句话说,是为单元主题的教育目标服务的。只不过由于课时的原因(目前还有师资水平的原因),才分开来一节一节地上。不存在“美术”服从“音乐”,或“音乐”服从“美术”的问题。
    以上是个人之见,还不成熟,时间已晚,第二个问题改时再议。
王展鹏:在现行状态下,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可能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因此,思考我们综合课程及教材的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还有就是切实解决一线老师教学实践中的操作上的困难,也就是如何让“五个手指”都为“整个手”服务?
雷:1、“五个手指”要明确在“整个手”中的作用,包括各自独特的作用和为“整个手”服务的共同的作用。艺术整体中的各个分科,在某一课、某一单元中,既要发挥自己专科的作用,更要发挥为实现这一课、这一单元目标的共同作用。
    例如这一单元是“热爱动物朋友”的主题,这一主题从自然学、社会学等角度都可以用,而我们是要通过艺术的角度、艺术的教育与学习活动来进行,使学生从中即得到艺术能力的提高又增强了对动物朋友的情感。
    在实施这一单元教学时,艺术中的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美术表现动物朋友“可爱的造型”;音乐表现动物朋友“可爱的声音”;舞蹈表现动物朋友“可爱的动作”;戏剧表现动物朋友“可爱的生活”等等。这些不同角度的“可爱”正是发挥了各艺术学科独特的作用才体现出来的。然而,虽然表现“可爱”的角度不同,但是目标是一个——“可爱”——因为可爱,所以“动物是朋友”。请注意:正因为这么多的“可爱”加在一起,才使学生感到动物朋友的的确确是可爱的!任何一个单个的“可爱”,与整体的“可爱”比起来都显得软弱了。单个的可爱是一个点、一个面、一条线,而整体的可爱则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仅有静态的,还有动态的。
    那么,把音乐课程与美术课程加起来不是就等于综合了吗?不是。第一、中心目标不一样,上文已略谈过,此不赘述;第二、课程体系的相加是不容易的,假如我们在美术课程中学习了动物的“可爱”,要想从音乐课程中再学习动物的“可爱”,那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碰到,因为毕竟是两套课程体系、两套教材、两组教师、两种备课系统……。而现在实施实验的艺术综合课程,就是在一套系统中解决这一问题。
     2、要想“服务”得好,必须“五个手指”功能齐全。艺术教师应该是全才!古今中外的实例告诉我们,这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努力,一定会出现今天的全才的艺术教师!(大家只要不嫌烦,这个问题以后专谈。本人正“不知天高地厚”地努力着,待有心得,再浪费大家的时间吧。)
    以上两点回答不知王老师满意否?再补充几句:
    如果说,王敏老师的公开课《我们的动物朋友》是以音乐为侧重的教学形式,是对的,但它不是单科的音乐课。因为:
    1、这只是整个《我们的动物朋友》单元中的一节课,在整个单元中,王老师还有“为可爱的动物设计服装”、“可爱的动物音乐剧”等内容。
    2、就在这一节以音乐为主的教学形式中,也有很自然地融进的其他因素,只不过是不显山不露水地融进去的,这就叫“有机结合”。具体在什么地方,看过课的老师可以去找。
    3、如果王老师各方面的艺术造诣再高一些,就这一节课中,还可以再融进多一些除音乐以外的艺术因素。这一点,笔者已向她谈过拙见,相信她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王展鹏:不知道您对全才的艺术教师的定位是怎么样的?
人要全才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理解您说的"全才艺术教师"是有精湛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善于汲取姐妹学科营养为我所用的人,善于扬长也精于补断,是一个具有整合能力的人。不知这样的定位雷老师认可吗?
空军:世界上没有全才的艺术教师。
世界上只有学生喜欢的艺术教师,世界上只有对学生负责的艺术教师,世界上只有快乐的艺术教师,世界上只有善于学习的艺术教师,世界上只有有些艺术特长的艺术教师。
    世界上应该多一些谦虚的艺术教师。
一节好的课当然是一节“综合”的课,一个好的教师他一定是个方面素养都很好的人,“拼盘”地比喻好像还不过瘾,我把它比作广东人有各种材料和药材熬成的一锅“靓汤”不知是否可以。
张幸亏:事实上,在新课程改革前,我们在教学中也有综合意识,也可能广泛涉及……多年前我听过田原老师的书法讲座,从戏曲、绘画讲到书法,古今中外,涉猎颇多,不也是一个“拼盘”吗?综合是古已有之,再说中国画不也是诗书画印综合的艺术吗?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6#22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雷:与以上朋友的交流中,比较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一、“全才”问题。
    鄙人拙见:1、“全才”是相对的;2、“全才”是可能的。
    依据呢?理论上的依据在此不太好展开,暂且先提供一点思路,即是否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来分析。
    以“全才人物”的例子为依据可以很容易举出来,古今中外都有,而且是搞艺术的、而且是搞教育的:古——达芬奇,自不必多说;今——北京铁路二中老校长魏连一,本人是学语文的,但能教中学所有学科的课(我亲眼所见);中——李叔同,也自不必多说;外——苏霍姆林斯基,从小学教师到中学教师到一校之长,不仅能教从小学到中学所有的课,而且著书立说。如此的例子还能举出太多!多么有名、多么伟大的人其实都具有普通人的性质,他们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我很同意张幸亏朋友的观点,仅从我国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就应该相信人是可以培养成“全才”的。古代中国对人才要求会“六艺”于一身:即“礼、乐、射、御、书、数”。中国近代早期学堂的校训就是“知类通达”。“全才”现在叫“通识人才”。古人能做到,今人为什么做不到呢?应该是不薄今人爱古人呀!
     还有,“特种兵”的全能是怎样打造出来的?特种兵也是人呀,也并非是“特殊材料”铸成的呀。朋友们,多么希望在艺术课程中能诞生出一支“基础艺术教育的特种兵”呀!我想,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精神,基础艺术教育的“航母”一定会打造出来,第一批基础艺术教育的“特种兵”就能在艺术课程实验队伍中脱颖而出!
    二、谦虚问题。
    虽然“谦虚”一词只在空军朋友的帖子中出现过一次,但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空军是在谈到“全才”时提到“谦虚”的,“谦虚”与“全才”有什么关系?关系太大了——只有谦虚才能成全才。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如果总认为自己够了,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对付教学了,满足于“有这点水儿,活这点儿泥儿”,那将是很可悲的。知识在于积累,能力在于锻炼,谦虚的人总是在不停顿地积累知识,谦虚的人总是在主动地抓住锻炼的机会。
    关于“拼盘”的话题
    1、“拼盘”本身没有错,如果有错则错在“滥用”拼盘上。
    拼盘是有它自身的价值的,一桌菜中有一道拼盘是非常合适的,但一桌菜道道是拼盘,那有多可怕!如果桌桌、次次、天天是拼盘那简直是恐怖!
    艺术综合课在初期摸索阶段,曾一度几乎堂堂是“拼盘”,这的确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然而,我们在纠正这一现象时,又出现了对“拼盘”的全盘否定,这虽然符合“矫枉过正”的原理,但是很容易把老师搞乱。
    我以为,弄清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实事求是。首先,要认识“拼盘”是有价值的。其次,“拼盘”的价值是在用中体现的。“拼盘”的价值主要是内容丰富,在最少的空间装最多的东西。“拼盘”在需要的时候出现,才受欢迎,才体现其价值。
    例如有的艺术课,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较长时间的练习,就不适宜把多种艺术因素在一节课加进去,此时“单吃一道菜”,较好,等与其他节课连起来再体现综合就行;而有的艺术课以欣赏为主,不需要长时间作业,主要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的信息量,就宜于将各种菜“拼”在一起,丰富其营养,当然,选菜的时候也要符合这一“拼盘”的主题——“大丰收”,也不能把“臭豆腐”和“甜奶油”放在一起。
    2、对“拼盘”提出的疑惑的分析
    对“拼盘”提出的疑惑之一,是“太蜻蜓点水”。
    我这样看,蜻蜓点水也是有价值的,也是需要的。蜻蜓为什么“点水”?那是在排卵!蜻蜓排卵只用点水的时间就够了,为什么非要它像老母鸡抱窝那么长的时间呢?我们有些知识的学习,难道不是只需要一点时间就可以了吗?需要一点时间学习的知识,来用一点时间,这一点时间就叫有用、有价值,长了叫浪费。(具体例子可以从苏州程晓老师《扇子》那一课中去找,看看其中哪些是“一点”就可以的。)
    对“拼盘”提出的疑惑之二,是“课时太紧”。
    一般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砍掉内容,二是延长课时。目的都是为“装得下”。
    那么,如果内容不允许砍掉呢?砍掉了就达不到教学目标了呢?如果课时不允许延长呢?延长就影响其他课了呢?所以这两个办法即是最容易的办法、最无奈的办法,也是最没有智慧的办法!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我们应该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下功夫。
    例如,程晓老师的课有许多地方如果在提高效率上进行研究,就不用非要砍掉她特别不愿意砍掉的环节了,因为那些环节对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重要。这节课不要怕被说成“拼盘课”,因为这里的“拼盘”是有价值的。(至于这节课具体哪些地方要提高效率,笔者已与其交流,在此就不多言了,大家来分析更好。)
    关于如何提高效率,生活中还有许多例子,我们慢慢去悟吧。
    总而言之,当我们能辩证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会好,我们的事情就会向前发展。
    再补充一句:一节课选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空军:雷老师说到的古今中外教师中的全才,我们艺术教师固然应该学习之,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问题是我们是不是都应该用这种要求去要求我们的教师这样做呢?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雷老师也谈到了“知识经济”,谁都知道“知识”的重要,我们姑且不去谈它,就谈谈“经济”(请不要说我这人俗),我们教师的工资不高,收入一般,但担负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职责,既然是“经济”时代,做教师的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成为达芬奇,魏连一,李叔同,苏霍姆林斯基固然好,但他们的成功应该也是在不经意中,也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年代中获得的,我们教师平时努力一点可以,向他们学习可以,但千万不要老指望成功,成为第二个某某某,要知道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两片叶子。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兴许还有几分“无奈”,我们承受不起成为“大家”“大师”的重任,请不要用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境界来要求我们,我们拿我们的薪水,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我们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6#23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轰炸机:关于综合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好话题,是一个值得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一个很有内容的话题,更是一个我们每一个艺术教师都很感兴趣的话题。解决对“综合”的认识,也就是在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关于对“综合”的认识,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为什么要综合?
我很赞同空军老师的“全才”说,也很赞同“雷”老师的“五根手指与一只手”的比喻。从“雷”老师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历史还是今天,都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综合型人才在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所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呼唤“全才”,呼唤综合型教育。提出“综合”的目的不是要排挤“单科”,也不是要和“单科”争宠,是为了和单科教学形成互补,是为了改变以往单科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类型单一”、“人才类型单一”、“缺乏创新能力”等现象。是为了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我们要怎样的综合?
    当“综合”一词一出来,与之相应的“拼盘”一次随之而出。如果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词的词性,他们应该都是中性词。但是,在我们的认识上,持“综合”一说的带有比较明显的褒意,而持“拼盘”一说的却略带贬义。这就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我们要怎样的综合?是要形式上的综合——拼盘,还是要理念上的综合——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毫无疑问,我们都回答后者。但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理念上的综合是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的。就拿我们的艺术课来说,也许在很多老师的眼里它还是拼盘。先不说拼盘的好与不好,就算是拼盘,也必须搞清楚这个拼盘的功用以及它的营养价值。去过咖啡店里喝茶的老师一定也品尝过店里的水果拼盘,在饭店里吃饭,当菜上来完了之后,服务员也会端上一盘水果拼盘。都是水果拼盘,有人想过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吗?相同之处:都是水果拼盘,都有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不同之处: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水果拼盘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咖啡店里,我们更多的是吃“休闲水果”,老板做水果拼盘的目的也不是为营养。但是在饭店里的“水果”拼盘不一样,老板做“水果拼盘”的目的更多的考虑到了一个“浑素搭配”的问题,提升到了营养学的角度。这和我们的艺术课是一样的,我们不排斥“拼盘”,关键是这样的“拼盘”出于什么目的,是不是我教育目标统领下的拼盘,如果是,那么这样的“拼盘”是在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这样的艺术课是理念上的综合与形式上的综合的完美结合,我们应当接受,应该吸收。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拼盘”与教学目标没有关联,不是教学目标统领下的“拼盘”,是为了形式而形式,就像我们所说的“形散而神也散”,那么,我们不能接受。
    我对综合的理解是:综合是“理念的综合与形式的综合”的完美结合。在一节课上,老师要有综合的意识,并能找到合理的、有效的形式上的综合来为理念综合服务。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7#24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三、怎样理解我们的综合?
    我们很多老师都听过很多的艺术课,之所以会出现前面的“拼盘”一说,问题还是出现在对“综合”的理解上。
    我觉得这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的问题。如果从宏观上讲,我们的教育历来都是综合的。从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今天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体现了综合的思想。当你走进教室,看看帖在墙上的课表,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其实什么都在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等。我统计了一下,就目前的一个初中学生,他们一共至少要学11门课程。毫无疑问,如果把这11节课的内容在一个学生身上相加,他们个个都是德才兼备的全才。但是,事实上不是如此,这11门功课相加往往不但不等于11,反而要小于11,而且可以说绝大多数要小于11(这里有一个评价机制的问题,我姑且按每一门学科对学生教学的目标要求来做衡量),为什么?我们不谈教育制度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单从课程本身而言,其实是这样的分科教学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大量浪费(几乎丢弃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就拿语文来说,以前的教学太注重所谓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语文课上教师强调得最多的是字、词、句等知识技能的东西,忽略了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最基本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表达(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和欣赏(阅读)吧,可是我们的学生做到了吗?在经济上前几年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宏观控制,微观调控”,这句话在我们教学中也是适用的,现在的课改正是这样做的。宏观的分科依然存在,但是,微观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综合课程就是想要解决知识与文化、技能与能力的问题。
    再说到我们的艺术课,宏观上讲,艺术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平时上的每一节艺术课就起到一个微观调控的作用。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把不同的艺术形式拉在一起来“综合”?(搞清楚这个问题非常必要,可以消除我们认识上的误区,对认清艺术教材和艺术课的关系非常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人持否定态度。否认的前提是:如果形式综合不能为目标服务。现在的艺术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结构,每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主题,主题下还有小课题。教材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下面的小课题都是为大的单元主题服务的。可以这样理解:单元主题告诉我们这个单元主要教解决什么问题,小课题告诉我们如何去解决,不同的小课题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是简单的把教材提供的内容相加,还是把这些素材加以消化后重新组织?很显然是后者。经过组织和消化后的素材绝对不应该是“水果拼盘”中的“哈密瓜”和“葡萄”,而应该是治“感冒”的“双黄连”和“白加黑”。在服务于大课题的前提下,哪怕是纯粹的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又为什么不可以呢?虽然看起来这样的课似乎没有“综合”,但是它们是综合在一个课题下的内容的一个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就挖掘这样的一个点呢?非得要每一节课都得形式综合吗?而且这个点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它正好解决艺术综合课程下知识技能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不同老师选择的不同侧重点吧!
    所以,综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学中的“拉郎配”现象还是少出现为好。只要对综合的宏观控制做好,适当的微观调控,一样可以让艺术课变得精彩!
秦文娟:教育需要全才,但全才在哪里呢?我们老师现在工作量多么重,家庭负担又很重,在这双重的情况下,又有多少老师在学习钻研呢?再说我们老师的奉献又得到谁的认可呢?我们呼唤全才!我们需要全才!成为全才——是美好的愿望!
真水无香:“靓汤”这个比方好。我觉得拼盘和靓汤其实是两个概念,拼盘只是把一些原材料“拼”在一起,而靓汤已经把各种材料经过熬、煮、炖,把所有的精华浓浓地融合在一起。
但是,一锅味道纯正、醇厚、营养丰富的靓汤,在用材上一定是非常讲究的,在熬制的火候上更是少一刻多一刻都不行。所以,它不像拼盘,看起来漂亮就可以。我想我们的艺术课,还是应向着靓汤的目标去努力吧。
张幸亏:艺术这门课,比较主要地涉及社会、历史、宗教及广义的文化,所以本来是综合的。你要真正上好,不可能不综合,特别是欣赏课。
    但你从狭义的音乐、美术出发,它又可以是非常专业的,但其实在中小学里,也许教育的目标不需要你那么专业。
    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这门课,它又是特别不专业的……
空军:课程论学者霍尔认为:“变革是一个过程(process),而不是一次事件(event),换句话说,我们的课程改革不是某位领导、某个学者开一次会议、发表一统演讲就可以实现的,这意味着,我们应为这次变革制定长期的计划,完美的计划才是成功的预演,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要从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想象课程改革会一蹴而就,一夜之间教师们、学生们、领导们都变了样。
    还是上面的比方,一锅好汤要要慢慢熬,料要足,质要好,火要小。
张幸亏:我以为现在的艺术教材采用的单元主题结构,过分着重了单元主题,但是单元主题却掩盖了、淡化了艺术主题。教材的逻辑性在主题方面是非常强的,而艺术知识技能这个主题却是缺少内在的联系,缺少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联系。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把握?实际上现在往往是简单的把握教材提供的单元主题,而忽略了艺术综合前提下艺术知识技能的问题,这样到头来学生的艺术知识没有前后贯通,甚至是零乱重复。
说实话,现行的艺术课本就是在这一点上没有到位,仅仅以单元主题入手来搞综合还是简单化的、容易的,如果能在单元主题这个外壳下容纳艺术知识这个内核,并且做到前后呼应由浅入深条理井然一气呵成外壳就是内核内核就是外壳,那就不得了了……
    轰炸机:张老师的分析非常正确。技能的联系上的确还有断点,不过,教师其实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适当添加的。比如音乐方面,我记得以前的音乐教材上,初一讲到过人声的分类和一些音乐记号,其实现在的艺术教材上提供的素材里虽没有直接把知识点点出来,但是,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去挖掘。比如歌曲中的拍号、力度记号、表情术语、常用音乐记号等,我们还是要作为知识点提供给学生的。
张幸亏:教师固然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去挖掘。但是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师是有心人,会挖掘。作为主编教材的上层人员却是首先应该是有心人,能善于认识和挖掘。
教师沿着现行教材的轨道走,一不小心就把艺术课上成类似社会历史课、主题班会课等这样不伦不类的课了……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教材(不能说是教师)首先没有把握好艺术这个至关重要的主线……
    什么是艺术课应有的综合?我以为应该是在艺术这个主线统率下的大文化综合,艺术课姓什么?姓“艺”!
    要是真要煲一锅有各种材料和药材熬成的“靓汤”,要把“艺术”的料加重,或者说艺术无可非议是主料,这样才能让学生喝出“艺术”的滋味来,才算是成功的“靓汤”!
轰炸机: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我觉得把问题全归教材也不是太合理,还得辨证的认识这个问题。教材提供的素材是为艺术教学的多元化服务的,我们在操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偏差,这很正常。只要两者都能反过头来思考,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会得到解决的。
王展鹏:从这个话题的进展来看,它也是靓汤,正在熬制中,我们现在还只是在用调羹在舀一点来品,看看味道怎么样,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地增加自己喜欢的作料。为的是让这汤味更浓。
    我们都是熬汤的人,只有大家都在出主意,想办法,才能将这锅汤熬好,否则大家都来尝,还没有品出味道,汤就干了。
    张老师您说的“艺术”的料是指知识技能还是……?
张幸亏:我说的“艺术”的料是指包含知识技能在内的有关艺术的本体知识,这和人文主题并不矛盾。
    如果脱离或者淡化了艺术的本体知识、脱离或者淡化了知识技能来说“艺术”,过分渲染人文主题,我以为是一种误导。
    王展鹏:个人认为教材在对教师的引领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上情没有很好地下达,也就是沟通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导致了艺术教学与教材预设目标之间的偏离。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建立更顺畅的沟通渠道,利用培训、学习的机会,尽可能地让一先教师在第一时间掌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教育教学。
轰炸机:新课程改革就究竟要改的是什么?当然是观念.而观念的体现得依靠“教材”作为载体。也就是说:教材是新观念的传达和体现.要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材必须转变.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材的确具有对教师的引领作用.得让老师看了教材就应该知道怎么教,教什么.
    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依靠教材的引领.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工具.教师还必须要有挖掘教材,组织教材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从何而来?我想,首先应该具备的是自己的专业素养,然后是和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机智。
不排除“教材的编写意图没能完全被老师接受”这种情况.
bored:张老师,你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绝对化,恕我直言,你上过小学部的艺术吗,如果没有,是否仔细地看过这些教材,或许看过,那还有艺术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上的具体操作提示也看了吗?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仔细研究一下,或许您就不会这么讲了。
和斋:是非已够分明。事实上,稍有头脑的一线教师,对上述问题早已有所思考并了然于胸。
    我感觉,艺术教育的主要瓶颈,在于“放下”(已有)与“提起”(未能):因为懒性而不愿放下,所以就不愿提起;也因为畏难而不能提起,所以也就难于放下。理性的可能在具体与个体面前总会流于无能。
秦文娟:请问雷老师,改编教材重要呢还是改变老师观念重要?教材重要呢还是教师重要?有人说:只要教师素质好,旧社会的教材照样可以教好学!你同意吗?谢谢你的指点!
雷:和斋朋友的话很具哲理:艺术教育的主要瓶颈,在于“放下”(已有)与“提起”(未能):“因为懒性而不愿放下,所以就不愿提起;也因为畏难而不能提起,所以也就难于放下。”用这段话来分析“教师”、“观念”、“教材”的关系就很清楚了。
    艺术教育教师最重要,而教师最重要的是观念。例如有了——应该“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就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实际条件,对统一的教材进行实事求是的、创造性的“使用”。就不会原封不动的、照本宣科的“教”教材。就会发现所谓“全国教材”考虑的是尽量适应各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共性因素,而“你这一个”的特殊性只能靠“你自己”来解决,于是就出现了“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等。
    今天的艺术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哎呀,又给老师增加负担啦!我以为对教材的开发,应该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要不然为什么要“备课”呢?如果拿起教材既可以上课,就不需要备课了。“备课”就是开发创造的一种形式。也不要把“开发”看的那么可怕,其实,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都在或多或少的开发着教材。有这样的经验没有:凡是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课,都不是原封不动照搬教材的。反之,凡是教学效果不好,不受学生欢迎的课,都是“只讲”书上的,学生能被“讲”睡着了。
    当然,“开发”又不是摆脱教材,只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教材的主旨、目标等,还是一定要弄清楚的。
和斋:教材已经打开,目标正在等待.于是乎,作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实现的过程,一个如何让学生熏染、浸润于艺术之中的过程。
    作为二传手的教师已经成为过去,教师的导演身份似乎更明确了。
    那么,对于剧本(教材)的演绎,就是我等的本分;而“演出”是否卖座,可就是你我的功夫了。
续雷的话题:作为综合而具体的单元课题,其本身也有单科的倾向,所以,具体到每一教时,只要它为单元教学服务,哪怕是纯单科教学也是很自然的,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者。
    综合的方法,不应该是抓一把散沙捏起来.我的体会是,像一快磁铁吸起相关的东西,即特别强调一个"纲".人文是一个"大纲";具体到某个单元课题、某节课,就应该找一个"点"来作为“纲”。
雷:关于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分析
“目的”与“目标”从词义上分析,属同义词,都有人们想要达到的某种行为结果的意思。
    主要区别:“目的”着重于表示行为结果的基本意图;“目标”着重于指出行为结果的具体标准和方向。
    例:我报考师范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像妈妈一样当一名教师。(基本意图)我报考师范大学的目标,就是要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像妈妈一样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具体标准和方向)
    例:我参加这次运动会的目标,就是要在长跑中进入前三名。(具体标准和方向)我参加这次运动会的目的,就是要(在长跑中进入前三名,)让大家知道我的实力。(基本意图)
故:“目的”比“目标”更基本、更宽泛;“目标”比“目的”更具体、更明确。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与区别
    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形式。教学目的具有政策性、概括性;教学目标则具有策略性、具体性。
    1、教学目的是在教学领域里体现出必须贯彻的教育思想、方针政策,它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国家要求,因此更多地带有政策性,是某一历史时期学校教学的规范,不容许随意变更。而教学目标体现的是为实现教育思想而采取的某种策略和方法,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灵活地选择确定。
    2、教学目的是对教学活动的总体要求,它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表达方式上,一般用比较概括性的术语表达。而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如某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对这门学科起指导作用。某门学科中某一课题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就只对实现某一课题、某一单元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从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系列。)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7#25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教学目标的主要特点
    1、多层次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需要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学目标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具有多层次性。
    (1)在课程结构方面的层次:有一门课程的总目标,也有某一单元或某一节课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步骤和阶梯。
    (2)在学生差异方面的层次:由于学生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不同地区、不同班级、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学目标也有差别。
    (3)在知识内容方面的层次:不同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的只要求记忆,有的则要求理解和运用,因而教学目标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
    2、具体明确性。
教学目标应当是具体明确的,对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应有具体要求,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把握,随时将学生的变化和教学目标予以对照,进而调节各个教学要素,使教学活动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进行。
    一项教学目标要有具体明确的含义,笼统含糊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如“提高艺术的表现能力”、“初步了解美的特征”等等。这里怎样确定“提高”“了解”?对此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再者提高什么“艺术的表现能力”?了解美的什么“特征”?这些都是不明确的、含糊的。
    再例如在一堂课中也要写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民族素质”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这种写法无法评价德智体全面发展了多少?民族素质提高了多少?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多少?
    3、可检测性。
教学目标是解决一堂课“干什么”和“干得怎样”的问题。每一项教学目标都可转为—定的检测题,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反应可检测该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就需要教学目标要用代表学生行为的术语表达(因此,目前通用的教学目标又称为行为目标)。一般认为,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例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可以改成:“通过某某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什么什么的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2)行为动词。行为动词是指表述学习行为的动词,必须是具体而明确、可评价的,如果把行为动词写得太大,或者不具体,就无法评价。(见上文已举例)
    (3)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即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条件,又是为学习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例如“根据老师演奏的乐曲,学生能指出二胡的表现特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鼓舞是非洲人民表达情感的艺术”、“在5分钟内,学生能用线条表现一段舞蹈速写”等。
    (4)行为标准。行为标准是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就提供的某一幅画,学生至少能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表现方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学会一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等。
  总而言之教学目标要表明:“谁”“干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干得怎样”?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7#26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艺术课堂教学高潮的设计

【发起】本期的话题我们将邀请吴江市中学
音乐学科带头人“轰炸机老师”与我们一
起来谈谈应该如何设计艺术课的教学高潮!
【主要参与者】轰炸机 王展鹏 康桥 wzk


    轰炸机:艺术课程实施快三年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一节艺术课的好与坏。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自己对艺术课的看法和评价,也就是那句话:人人心中有杆秤。大家基本上有这样的共识——不求完美,只求创新!一堂好的艺术课应该有一个很大的亮点,能让学生的参与变得积极,使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教学的高潮;同时,也能给听课的教师留下很深的印象。
    王展鹏:在我看来,课堂教学的高潮,似乎应该是师生相互作用下的一种水到渠成式的推进,高潮不一定可以预设,但可以把握和调控,如何调控呢?
    着眼于课题,立足于发展也许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要素!
    高潮与情感有关吧,高潮有不同的种类和级别,课堂高潮可能是一种需要的满足,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所以,课堂高潮是一种情感与理性的合金,一种内心与外物的伴侣,一种自主和集体的交融。
    娄小明:高潮是一个过程,教师就是引导过程的主体,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个别到集体,从一般到高潮。为什么,有些文艺作品往往能激起消费者的高潮,这的确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轰炸机:课堂高潮是一种情感与理性的合金,一种内心与外物的伴侣,一种自主和集体的交融。(引用)的确如娄老师所说。
    但是,这个问题往往被教师们忽略。
    我们一般的课堂设计往往是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步骤,很少有老师会注意到这点。
    我想,教学的高潮是要设计的,就是设计一个局,让学生往里面钻。
    当然了,学生钻的过程也是在老师的控制下的。
    康桥:在课堂教学中掀起高潮是教学艺术的范畴。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在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总是沿着教学主线,竭尽心力,多方烘托,使教学不断出现小高潮,并全力推向大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最佳状态。
    当教学高潮到来时,学生或因急于想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虑;或因解决了某一难题释然愉悦;或因有了新发现而惊喜;或为领悟到妙趣横生的知识而激动兴奋。
    课堂教学高潮带来的愉悦,不是纯粹视觉、听觉等生理上的快感,更不是学生的嘻嘻哈哈。而是精神上、智力上的希望得到满足的高层次的快乐,是自我实现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教学高潮即是教师情感投入的高潮,也是学生学习情感投入的高潮。
    其实很多老师也在这样做,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力图用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的,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教学高潮的设计过程。
    王展鹏:高潮是双方的,就像我们所说的教学是双边活动一样,如果只是老师陶醉在自己“营造”的高潮中,那这也只是一相情愿的。所以说成功的教学需要有高潮,而且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和推进的结果。
    wkz:我想所谓的高潮就是教师运用各种的方法,克服艺术技能、创造和艺术感染分离的弊端,不但达到教学的目标,而且能使学生和教师达到一种频繁活跃的交流氛围了,就是一节课的高潮体现。
    王展鹏:在艺术教学中有“伪”高潮吗?
    看似热闹而空洞无物的课堂教学、无视学生的反应侃侃而谈的教学……这些,各位怎么看?
    康桥:你说呢?
    王展鹏:我看是有的,我本人就有体会,有时候上到自己熟悉的内容,是慷慨激昂,口沫横飞,陶然于自己营造的“高潮”中,可是等我仔细看学生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一脸的茫然,原来是我忽视了他们和我之间是有年龄差异的,要想让学生也陶然就必须要设法让他们也产生情感的共鸣!
    康桥:我们对课堂教学高潮不能作片面的理解,它绝不是为让学生嘻嘻哈哈笑声不断这一表面的状态,而是应该根据教材情感基调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确定其情调类型的多种态势:有时激情昂扬、豪迈奔放;有时庄严肃穆、悲壮动人;有时轻松自然、热情洋溢;有时凝神静思、沉默凝重;有时又富有哲理、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不管哪种情调,都能使学生振作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力紧张活动,都能使学生“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花元瑜:有高潮就好!现在我们有些老师上课就缺少高潮,缺少投入,缺少激情。个人认为如果每一堂课有一个亮点,有一个高潮(不管大小)就好。我希望我们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都要考虑学生,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感受体验艺术带来的美感!这样的高潮,我想学生是欢迎的.
    康桥:很同意花老师的观点。但是因为这属于教学艺术的范畴,所以对于新教师在具体操作中有难度,需要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应有教学机智、教学的整体谋略、教学的大局观、教学的冲动感以及教师对教学的感悟等等。我后面所讲的这些素质是教师需要经验的积累和磨练的。(当然除个别教师的悟性特好)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这些小辈向您学习的地方。
    点点: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感受。那么在课堂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的时候,是否应该问问学生的感受?或者说,其感受者或曰受益者,是否应该是学生,才算有效?
轰炸机:对的!
    教师的教学受益者当然是学生,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高潮应该是教与学的高潮。如果教师只出现王老师所说的那种“伪高潮”,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一点:他忽视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张幸亏:其实高潮虽然是双方的,但主要的成效体现在学生这一方,就是说学生的体验是主要的。就像看戏,观众高兴是第一的,而且演员的情绪主要依赖于观众,观众的情绪会反过来感染演员的情绪。这是一种互为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观众的作用其实也是巨大的,试想如果观众反映非常冷淡,演员的演出往往会受到影响。如果观众的反响热烈,演员的演出则往往能达到最佳水平。
    康桥:我觉得张老师的“演员与观众”关系和WKZ的“导演和演员”关系的比喻都很恰当,有的课型可能就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如欣赏课),有的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如创作或设计课)。
    轰炸机:我们的高潮不是取悦什么,不能为高潮而高潮,只要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带劲,便于学生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更有益。
    wkz:教师要给学生不断地提供刺激,这种刺激可以是材料的刺激,也可以是语言的,还可以是眼神、表情、动作的提示,教师还要预见到教学可能出现的“危机”,适当地采用提示、指导和帮助的办法,为大高潮的出现搭建一个个“阶梯”——小高潮!高潮的出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活动是为了实现一个活动的大目标,但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可否创设一个立体的教学活动环境呢?就是在实现大目标的前提下,为有的学生“量身定做”,满足他们的需要,真正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呢?
    点点:总觉得把课堂比做舞台表演不妥,上课不是作秀,课堂也不是舞台,课堂是学生们最实在的生活。与其努力地设计高潮,掀起高潮,还不如在平平淡淡中不断充实,循序渐进呢。
    退出教师的位置,回归到学生时代。谁还记得自己读书时课堂里的高潮感受?就像空军说的,如果每个学生一生中能在艺术课上经历一次高潮,已经足够了。
    那是一种心智成长的刹那领悟,可遇而不可求的。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8#27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轰炸机:我觉得设计课堂教学并不等于做秀,平平淡淡是好,但是就怕淡而无味啊!
    我想空军是误解"高潮"的含义了.没有平时每堂课的小高潮,怎么能知道哪一次是大高潮呢?我想,我们不可能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那次"高潮"进行预设,但是我们可以让无数次高潮的出现让学生选择!
    空军:要想有高潮,就要先调学生的胃口,那东西要自然,不必刻意追求,要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
    wkz:自然是一种最高的境界了,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啊!先要追求,修炼到了像空军老师那样的境界了,才能做到自然啊!
    迷途老企鹅:接招:1、高潮的分类;2、不同高潮的设计;3、学力培养与高潮。
    轰炸机: 1,高潮分真高潮和伪高潮.2,不同的高潮要有不同的设计.3,设计高潮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力啊:
    康桥:高潮中的你我他?
    轰炸机:高潮中的你可以达到教学的忘我状态,高潮中的他们,在亢奋中获得知识.。
    康桥:高潮的位置和点?
    轰炸机:高潮的位置可以放在一堂课的中间,也可以放在后面,还有的教师放在课的开始,不知道康桥老师喜欢放在什么地方?高朝的点,可以是知识点,也可以是实践活动.你选吧!
    康桥:1、位置:诗歌创作讲究“诗眼”,散文创作讲究“文眼”,那么每节课除了总体上要处理波澜起伏之外,最好还能设计个“课眼”,激个高潮。那么“课眼”最好放在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处和核心部分。放在开始肯定不合理,就像小说、电影,一上来就是高潮,接下来你愿意看下去吗?
    2、点:矛盾的交汇点、本质的显现点、情感的爆发点、人物言行的“闪光点”、由事向理的过渡点等。
    迷途老企鹅:何谓真高潮,何为伪高潮?
    轰炸机:这个“忘我”,可不是把自己给忘了啊,而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的一种最高境界啊。获得知识比一定要亢奋,但是,保持一种亢奋的状态一定有利于学习。
    康桥:质疑“保持一种亢奋的状态一定有利于学习”吗?亢奋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有心理的、生理的,有情绪的、行为的等等。“亢奋”这词语本身属于偏激一类,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管什么表现形式的亢奋都不利于进一步发展的,应该留有余地,蓄势待发,这样才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浪高于一浪。就如我们书法中“回锋”。
    轰炸机:学习中,亢奋的状态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啊。
    一、教学高潮的定义和定位。
    艺术教学中的高潮特指在一节课内,由教师精心制造、学生努力配合而达到的课堂气氛最高点与最佳状态。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相互碰撞爆发出火花的最佳时刻。好的高潮设计往往使人心灵震撼,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像和长远的记忆,是艺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教学高潮的种类。
    教学高潮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设置、层层铺垫、逐渐推向高潮的。由于高潮 呈现的方式不同,可将高潮设计大体分为三大类:
    1、竞赛是高潮,竞赛是学生喜闻乐见、热衷参与的形式。教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能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情感倍加投入,自然而有效的形成教学高潮。
    2、表现式高潮,表现是人的一种本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巧妙地通过表现活动将教学推向高潮,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思路。在表现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释放,表现的欲望得到发挥和满足,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教学也随着课堂气氛和学生情感的变化达到高潮。
    3、辩论式高潮,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理清思路,寻求答案,并通过辩论使教学达到高潮。
    三、高潮的设计与形成
    课堂教学的高潮不能为高潮而高潮,教学高潮的形成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积极组织、适当引导与创设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1、情境感染,环境对学生具有感染、感化、陶冶、净化激发等功能,创设一个可听、可视的环境,有效利用这样的环境对学生情绪的作用,可以激发和感染学生,将教学推向教学高潮。
    2、情感激励,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巧妙、适当的激励性语言会引起巨大的情感波澜。数学家陈景润的成长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没有小时候他教师的情感激励,也许,歌德巴赫猜想至今仍然还是个迷。
    3、语言描述,语言可以说是最普通又是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不经意的使用语言,谁也不会意识到语言的特殊之处。当教师巧妙的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奇妙的作用。当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时,柔美的音乐弥漫着整个教室,学生在捕捉每一个奇妙的音符,教师设计用很低柔的诗一般的语言,就很好的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
    4、价值体现,高潮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有外显的,也有内在的;有激情的,也有深刻的。当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发现探究有所突破,创造的成果得到认同,久积的疑问得到解决时,内在的饿愉悦与自豪便会是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使他们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这种美感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高潮——深刻的、内在的美感。
    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逐步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真正把握音乐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内容,让学生不仅仅是追求表面形式上的热闹,还要更深如的探索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寻求艺术的真谛。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8#28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对于课改,我还是很迷茫

【背景】艺术课程改革进行到第三个年头了,我们艺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时至今日,我们的艺术课堂教学到底怎么样了,苏州市音乐学科带头人“空军”老师就艺术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三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迷茫,旨在引起我们对艺术课改进行深入思考。


迷茫一:关于教材
    空军:教材都改了,是不是就真正课改了?
    教师对于新的教材在教学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严格按教材上课,教材写什么我讲什么。这种情况往往是这门课是考试科目,当然,考什么,教什么。——那还不是应试教育吗?另一种情况,还是按照原来的套路来,这种情况的典型例子是艺术课,学校往往还是安排两位教师来上一门课(音乐、美术)虽然在有些诸如公开课、展示课中偶尔体现这种综合,但其实谁都明白,平时的上课时何种情况。
杨勇诚:教材不是课程的全部,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素材。教材展示的是知识的结构和学科的逻辑。课程是什么?“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我们的教育不能拘泥于教材的束缚。
    课程改革——教材变了。可能改变了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系,可能改变了编写教材的学科逻辑。但是,就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本身而言,是不会有很大的“质变”的。
    艺术课程没有考试的束缚,为艺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当每个艺术教师都拿得出自己教材时。也许真正的校本课程建立起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课改达到目的了、教师的专业得到了发展了,真正的学者型教师造就了……
    一句话: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真正的课改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是专家,而是普通教师!

秦文娟:杨校长言之有理!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素材.我们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新课程要求我们老师具备一定的整合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材的能力和开发教材的能力呀,而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底。老师们,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我们目前手中的艺术教材,让我们真正理解课改的内涵!
冰红茶:教材也是一些人创编出来的,有优势肯定也有缺憾,新编的教材肯定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磨练,靠许多实践者来填补它的不足。因此,我们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去开发,这样才能具备整和与创新的能力,真正完善教材、实现课改。
王展鹏:今天,我们在教研活动中曾就教材的使用进行激烈的争论,我们认为对于教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处理方式,友人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自己成了教材的奴隶;
    而有的人会从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教活。
    在现阶段,教材给我们教师一定的生成空间,我们完全可以能动地运用教材,将自己的课上得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空军:我一直喜欢把教师的教书工作比作厨师烧菜,教学的内容也就好比厨师用的原料,还是那些原料,现在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烧(中央台满汉全席里都有),谈不管你怎么烧,一条是不变的,就是烧出来的菜首先是卫生,其次是营养味美,最后是好看。
    这是三个层次,我们的教师要像厨师一样,一级一级的向最后一级迈进。
响板:既然“公开课、展示课”都看过不少,关于“两个老师如何协调好一起上好艺术课的问题”应该清楚,怎么培训来培训去,空军的脑子还是“空”的?!是我们的领导培训的力度不够?还是空军老师自己没有与同事协调好?看来还得麻烦我们的秦老师多跑跑……
空军老师的比喻不够恰当。现实中厨师烧出来的菜首先是好看,其次是营养味美,至于卫生只有发现问题后才会去考虑。
    “厨师用的原料”是有限的,直观的,“教学的内容”呈现的东西是有限的,但隐含的可以挖掘的东西是无限的。一个厨师再有水平,也只是一个加工过程,他所进行的是创作,即使是创造,他所用的原料都是现有的,都摆在那儿了,创造的水平也是有限的。
空军:第一条的位置不能变
现如今职称评定也好,教学能手新手评定也好,第一条就是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人们的教育事业,这就是我所类比的“卫生”,缺了这一条,再美好的东西也是行不通的。
徐燕:我觉得现在的课真的很难上的。就一二年级的艺术课,内容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各个方面的内容,真的要消化教材的话,上一节课之前就要做非常多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来消化这些内容的话,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知道课改到底是改了什么??
响板:首先需要更新(不是“改变”)的是教师的思想,即原有的落后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
看得出徐老师是位非常敬业非常认真的好老师。但有时考虑的太多,准备的太多未必是好事,“学生消化不了”,你的努力“得不偿失”!何况一、二年级的艺术课不需要挖的太深。
王展鹏:想听听响板对教学过程的阐述。
响板:两种有思想的人(或群体)针对某一事物(文字、图片、音乐、情感、话题、事件……一切有交流价值的东西)进行智慧的交流,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交流双方在原由的思想认识水平上都获得新的知识内涵的提升。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9#29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8
积分 20177
帖子 820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迷茫二:关于上课的形式
空军:上课的形式变了,是不是就真正课改了?
参加课改展示活动:开课的所有老师在上课时几乎都有这样一个程序,学生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在课上展开讨论,试问:是不是每节课都要讨论?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讨论有结果吗?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什么?
    到头来老师们还要在这个论坛上来讨论:过程与结果,技能和感受。
秦文娟:真正的讨论——是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有些老师把讨论流于形式。
张幸亏:什么事都不要成为聋子的耳朵,需要则有,无需则无。该讨论时则讨论,确实应反对为讨论而讨论。
王展鹏:有时候,我们往往会为了形式而形式,而事实上,任何形式总是为目的服务的,有人称之为任务驱动,我看是有道理的,问题的设置应该有价值和其独特的意义,仅仅是表面的热闹和肤浅的问答我个人认为是不够的!
    杨勇诚: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几个问题:
    1、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自主学习?
    2、是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合作?
    3、是不是所以问题都值得探究?
    回答是否定。
    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是倡导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具体的方法。
冰红茶:自主、合作、探究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究竟怎样做,还要靠我们不断摸索,不过,我觉得我们如果时常带着“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最好”去思考,一定会找到很好的方式体现。
和斋:出现形式不要紧,要紧的是这种形式不要结壳。然而渴望形式的人们是肯定满足于结壳的。
胡菊妹:是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合作?
在课堂讨论以及以后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似乎并不喜欢合作,也不善于合作。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玻璃樽:要经常叫学生合作、合作要有乐趣,合作的形式也应该有变化。
真水无香: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排除有的学生借得偷懒的机会,也难免会有个性与独立性较强的学生在服从整体大局为先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独到之处。团结协调是相对的,任何事物也都是双面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也许还可以再民主些,合作与否,是不是一定要由老师说了算呢?
徐建华:我是这样理解的: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的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形成这种教学思想。而思想的形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实践过程,从“形式”入手,我想是必然的。因为这本身就是新课程改革探究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树立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要挖掘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从而使“形式”富有实质性的东西,慢慢的脱掉“形式”的帽子。
杨勇诚:试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你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吗?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吗?学生有时间进行探究学习吗?
    “形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
空军: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自己探究这种形式是好的,正确的,可是学生平时不这样做,一到公开课要求他这样做,很不习惯,无所适从。就会觉得“假”。
响板:1、“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自主学习”这关键在于引导和培养。
2、“是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合作?”这个问题本身有问题:有的时候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的,没有必要合作。我们提倡的合作是指合作精神,而不是合作形式。让“所有学生都愿意合作”的关键也在于引导和培养。
    3、是不是所以问题都值得探究?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首先要作自我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值得探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学生都来探究之前教师也首先要迅速作出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值得探究”。这样避免出现无谓的探究。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2006-4-24 10:49#30
查看资料  Blog  发短消息  顶部
 53  3/6  <  1  2  3  4  5  6  > 
     


  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订阅主题 | 收藏主题  


 


  Powered by 4.1.0  © 2001-2006
Processed in 0.13259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所有时间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06-6-3 04:59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行知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