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改中的现实意义 |
作者:张君 发表日期:2005/11/29 21:14:55 浏览:559 |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在反对旧教育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时隔八十年,近一个世纪了,这一理论对如今的教学改革仍有指导意义。
一、教学做合一,是主体与主导的统一
“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充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陶行知说:“首先是先生做,在做上教,学生才可在做上学。”教师每一节课的教学工作是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根本,教师的一切做必须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脱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必成“待装知识的容器”,成了陶行知所说的旧时代学生读书的特点:读死书。他强调,教学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以最短的时间,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一次在听一年级的课,课题是《乌鸦喝水》。老师让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小组成员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工具:装有水的瓶子,一些小石子。由于准备的工具不同,实验呈现了下列情况:有的小组实验非常顺利;有的小组放了很多石子还没成功,其中一组石子卡“喉咙”了,大家一筹莫展,慌了手脚。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小朋友,下面请大家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
生:我们组我把石子捡进去,瓶子里的水就慢慢升高了,后来到了瓶颈,再后来就到瓶口了。
师:哪些小组遇到了困难,也和大家说说。
生:我们在瓶里放了很多石子了,水还没到瓶口。
生:我们的石子卡在瓶口了,不能再灌了。
师:其他小朋友听了想说些什么?
生:你们耐心点,再捡些石子进去,水就上来了。
生:捡石子时要小心,不能捡太大的石子。
师:小朋友,听了他们的介绍,再想想乌鸦捡小石子,又想到了什么?
生:乌鸦衔小石子一定衔了很长时间。
生:乌鸦捡小石子一定很细心,没有捡太大的石子。
生:水位上升是很慢的,乌鸦很有耐心,它喝到水是不容易的。
……
试想,要是这个实验由老师代替了,或老师准备了实验材料,课堂请个学生上台演示,那么,无论如何学生也经历不到实验失败的情景。那样的“做”,只是“死教书”的“做”,是教师包办下的被动“做”的。没有了精彩的生成,学生怎会体会得这么深呢?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做中学”,教学生学。可见,教学做合一,是主体与主导的统一。
二、教学做合一,是自主的前提
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就是主体的积极参与,就是主体的投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做”就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如苏教版第八册课文《燕子》,课文首段语言简洁:“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燕子的外行特征勾画得清晰。课文第三小节又形象地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最后一节写燕子停歇在电线上的情形,作者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把燕子停歇的情形比作了曲谱。作者对燕子、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就通过这优美的语句传递出来了。教学时,我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动手画一只可爱的燕子,再剪下来。课中,学习第一小节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剪的燕子,看一看是否能表现这些外部特征;学习描写飞行语句时,让学生手持燕子,表现燕子飞行的姿态,体会它动作的轻盈;学习最后一节写燕子的停歇时,又让学生把自己的燕子飞到黑板上画有电线的地方,这时,一首“活曲谱”就由学生创作而成了,学生在“做”中,不知不觉把这比喻句体会得淋漓尽致。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动口,也动手、动脑,始终在积极的“做”中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教学做合一,是创造的动力
陶行知早在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在于培养手脑双全的人。陶行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这充分说明“做”的重要性。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春联》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习课文:初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春联来读一读,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第二步,再读春联,说一说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感觉到春联读起来是琅琅上口。我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中间小节,找一找,课文写了春联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对春联的对仗美、声律美就有了感受。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对仗美、声律美的特点进行填字练习:① 山清对( )② 鸟语对( )③ 风抚千条柳 雨( )万朵花 在对第三时,学生答案多多,有填“染”的,有填“落”的,填“沐、吻、润”的,我让学生一一品味,学生又各抒己见:填“染”突出了花的色彩,填“落、沐”写出了雨的特点,填“润”突出了春雨对万物的作用,填“吻”又突出了春雨的情…… 接着,我让学生即兴创作春联。这时正好外面飘起了雪花,大家发现后欣喜若狂,都把兴趣转移到了窗外的雪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开始了他们的创作:①冬雪增秀色 春雨滋大地 ②冬日雪景一瞬逝 春风和煦日长留……课后,我让学生再做一件事:搜集春联,并练习用毛笔写一写。学生兴趣盎然,不仅搜集了春联,放寒假前,还把教室里给贴满了春联。
是“做”中学,带来的学习兴趣,是“做”中学,激起了创造的火花。
四、教学做合一,是发展的根本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可以说,“做”是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 “教学做合一”是一切人发展的根本。
首先,教学做合一,是教师发展的根本。“教,然后知不足。”一个不思进取,拿已有陈旧知识去向学生灌输的老师绝不是一个好老师。陶行知告诫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时代倡导超越,生不必不如师。但教师也不能事事不如生。当课堂学生把你问倒时,也应考虑自己该怎么办。作为教师,应静下心来,自觉地去读书“充氧”,既要向书本学,向社会学,还应放下架子向学生学。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的新课程中,时时把握方向,让学生处处“出彩”。
其次,教学做合一,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就谈不上学生的发展。在“做”中学,是学生主体的体现,也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如在教《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时,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一些资料,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学生从搜集的资料中,了解到了我国前几年水污染情况和国家为了治理水污染所花费的代价。有的注意了家乡如今垃圾污染状况,反应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即使有了垃圾箱,但有人为了自己扔垃圾时的方便,不把垃圾放到垃圾箱内。农村还有人会把垃圾扔入河内,河水如今都不能直接饮用。课上,同学们把搜集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了交流,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水源,成为共识。课后,同学们纷纷写起了建议书。这是学生认识上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再如学习《公休仪拒收礼物》、《将相和》,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编排课本剧中学习语文,那么,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是“活灵活现”的活语文,发展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言语的感悟能力、表演能力,学生的个性也会在表演中施展。
总之,“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整体过程。在“做”上教,乃真教,在“做”上学,乃真学。“做”是生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