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凸现以人为本,创新彰显个性潜能 |
作者:朱建明殷骥曹娟珍 发表日期:2005/11/24 09:18:56 浏览:382 |
——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
当今时代,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向,已成为重要的教育思潮。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的竞争赋予教育更重要的使命,因为人的竞争无疑是教育的竞争。
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陶行知就提出了儿童“五大解放”:(1)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使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可以突围而出”。(2)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人类正是因为前脚变成一双可以自由活动的手,所以才成为万物之灵。(3)解放小孩子的嘴。陶行知曾在诗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4)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5)解放儿童的时间。作业和考试往往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一、教育是人的自我构建的实践活动
社会走进了“自由个性生成”的新时代,教育也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自觉自为的教育,不是复制现实,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人的自我构建的实践活动。
1、教育应是自求自得,自家解化的过程
陶行知曾形象地说过:“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让学生关门读书,呆记死背,在学习中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先生只管教,学生只受教,好象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
现在的学生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多元环境中,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与物有着自己的思想、见解和主张。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育应引导学生各得其心,贵在自得,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让死知识学活,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2、教育应是“劳心与劳力”相结合的过程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它要求“手脑双挥,身心全顾”。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应是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的,而是在“劳力上劳心”的人。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懂得所谓的“学习”之外,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孩子缺少吃苦精神,缺少劳动的磨炼,缺乏体验的经历。现在的劳动机会对学生来说是少之又少的,学生学到的只有高高在上的书本知识,没有实实在在的能力品行,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教育不只是接受知识,劳其心,更要让他学懂知识,丰富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劳其力,习其行,在劳力上劳心。使教育不再成为“少爷的手杖,小姐的钻戒,政客升官的梯子,书呆子的轮回麻醉的乌烟”。
二、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适应现实社会需要的人,更应该着眼于未来,把已有的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富有实践创新能力的社会发展的主人,不断地改造社会,创造新的世界。
1、 教育不是再现知识,而是“接枝”
书本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如陶行知所言:“假使我们抹煞别人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不去应用,那么真可算是世界第一呆子。”但只是学习,不去思考,不去发现,不去探索,永远成不了自己的新知识。“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作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这样一来,别人的知识在我们的经验里活着,我们的经验也就生长到别人知识里去开花结果。”
思不出位,照学照搬,只会象绳索一样捆住学生的手脑,束缚人的身心的发展。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不同于工厂里的“标准化”生产,塑造成工业产品那样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形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教育应该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使学生敢于尝试,善于尝试。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成新的知识点。
2、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更要超越现实。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论点是:教育要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其职能的发挥以改造社会。
人的发展不是现代社会的被动要求,人的发展要超越现实社会的规定,推动社会的发展,“教育要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通过新人的培养来创造一个不断前进的社会。
如果把教育看成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具,把学生作为客体来塑造,塑造成社会需要的工具,那么人只能是社会发展消极的产物,教育只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人,这种教育培养的人无疑是再现社会的工具。
教育对传承文化具有引领的作用,更是提升了人的精神,拓展人的理想和信念,使其不断进步。
三、 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的活动
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育是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于前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因此要求教师围绕这一崇高的宗旨而转变“学生观”,面向所有的学生去发展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创造个性,为发展其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要从根本上改变循规蹈矩、恭顺温驯者为优秀的保守态度,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天性,培养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1、 教育要重视个性的发展
培养人的创造性,无疑要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正如陶行知所言:“我们试到一个花园里面去看一看,万紫千红,各有他的美丽;那构成花园的伟观的成分,正是各种花草的大不同处。……如果要找一个人中模范教一切人都学成和他一样,无异于教桃花、榴花拜荷花做模范。我们当教师的,实在需要园丁的智慧。”
现在的教育“齐步走”的教育成分的确多了一些,一头是吃不饱的学生,只能在无聊等待或是过多地去追求无意义的“全面”,另一头是受不了的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或是以牺牲个性潜能的开发与发展,去应付那高难度的“全面”,用一次次的练习、作业充塞学生的时间、空间。
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的评价多一点多元性,学生的学习多一点自主性和能动性,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只有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潜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正如陶行知所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处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我们这里的教师们,要有爱迪生母亲那样了解儿童及帮助儿童从事特殊的修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冒尖,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天才怪才同样是人才。
2、教育应重视学生潜能的发展
创造是人的一种心理潜能,尤其是那种创造的、叛逆的、探索的精神。教育应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他自己”。
事实上,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那些富有创造的欲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折的。因为教师往往喜欢循规蹈矩又成绩拔尖的学生,面对越轨好动,思路奇特的学生表示出冷淡甚至冷漠。
如果学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就会产生自卑情绪,潜能就得不到发展,甚至被扼杀在摇篮中。自主性和独特的个性是一个人潜在的优秀品质,作为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世界,以一颗童心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当学生欲言又止,欲罢不能的时候多一些支持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刁难;教师要像爱迪生的母亲宽容和了解爱迪生那样去宽容学生,了解学生——宽容与了解是教师保护和发展学生潜能的桥梁。
只有这样,学生身心发展的“强势期”才能健康和谐,才能预示希望,预示未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