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立足教学合一,优化课堂策略
作者:王丽娟   发表日期:2005/10/31 21:06:02   浏览:415


    案例:期中考试后,不少学生在谈心中都吐露自己对概念题不会做;同类型的题目,课上老师讲的时候能听懂,但是自己做时就不会,当时作为老师的我这样分析:概念要彻底理解,课上做好笔记,课后自己一定要再研究一下,甚至会跟学生说:多做了自然就明白并熟练了,不过心里在想:这些学生上课一定不怎么动脑,不认真听讲,只是碍于学生的自尊,没有直接告知。直到有一次,做了一份课堂小测验,无意中出了两题是刚上课讲过的例题。本以为那张卷子可以不做。但批改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有50%左右的学生刚讲过的题做错了。当时我很不理解,认为这批学生太不用功,上课太不认真听讲了,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去教他们(因为我自认为那些例题已经讲得够清楚的了)。
    面对严峻的形势,迫使我冷静下来,好好对自己近阶段的课堂教学好好反思了一下,却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太追求时间效率,追求讲课进度,经常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以至于无形中采用了注入式教学法,完全不顾学生,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正如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所说:“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与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位好的教师,会围绕“如何教学生学”这个中心来展开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策略。对于一个问题,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是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过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笔者在总结教训后,尝试立足教学合一,一段时间后教学效果大有改善。那么,教师该如何具体做到教学合一,优化课堂策略呢?
    一、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动脑机会
    任何事情只有经过切身体会,才能有深刻感触,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学习也是一样。同样是一道题,一种是老师讲解,因果关系讲得很透彻,运动过程、解题过程分析得很详细,另一种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利用知识求解问题并纠正问题。明显第二种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感受更加深刻。尽管相比之下,后者花的时间比较长,但学习是延续的,第一次用时多了,下一次大可不必再劳师动众的讲解,只要轻描淡写就可以过去,因为学生都基本掌握了这一类型的题目——所以从长远来睦,这并不浪费时间,恰恰相反,这是在赢得时间。正如小孩吃东西,一种是大人生怕小孩吃不动,在自己嘴里嚼碎了喂给小孩,小孩确实也吃了不少,一种是小孩自己吃,吃的很慢,没吃上多少,但从营养吸收的角度来讲,后者未必比前者得到营养少,甚至可能更多。所以教师千万不要为了追求上课容量,认为一堂课题目越多越好,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绝对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的“注入”学生的大脑。教师应给学生进行思维和实践活动必要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暴露其思维和实践活动的过程。教师宁可少讲一点,也要让学生多想一会。与其讲了十个问题而学生只会在题海中照猫画虎,倒不如让学生把某一个问题研究透彻,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提问机会
    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对还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提倡和保护学生的这种精神。面对人们已有的发现的物理定律,也要启发学生问个为什么,并大胆提出质疑、验证。不仅要是学生懂得知识,还要了解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在物理学史上这种例子很多。如牛顿在经典力学中卓有功绩,由于他的光环使他关于光的微粒说思想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追随者,但菲涅尔不迷信,最终他成功了。再如卢瑟福通过对汤姆生原子模型的质疑,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玻尔从卢瑟福原子模型出发,发现该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产生矛盾,导致了原子的量子模型的提出,等等。但我们现在的学生很少有提出质疑的,一个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教科书深信不疑,另一个是长期应试教育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教师始终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要使学生也于质疑,必定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需要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比如在上“平抛运动”新课引入的时候,教师可以演示把一个小球水平推出,让学生观看小球的运动,指出小球的这种运动便是平抛运动。然后让学生从观察平抛运动中思考可以提问的问题或是不解的疑问。比如有些学生会提出:
    (1)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是否运动中扔出的铁饼所做的运动也是平抛运动?水平抛出的棉花团是否也是做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什么?如何来确定出它的轨迹?
    (3)平抛运动作为一种曲线运动,我们如何来处理这类问题?先前的直线运动知识能否用上?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受力如何?速度如何求?位移如何求?
    (5)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是否还会落到地面上?
    (6)复杂运动可以分解为几个分运动,那平抛运动又可以怎样看它的分运动?
    有些问题可能会令你啼笑皆非,此时你大可不必生气,打消了学生大胆提问的积极性;不妨学学陶行知先生的“四粒糖”的激励办法,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有些问题可能是老师没有预想到的,或许是本堂课无法讲清楚的,但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这也可作为一种探究味道的新授课,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积极溶入到这个课堂之中。
    三、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练兵机会
    很多教师都会精选课堂例题,且注意到了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从而一步步的解决问题。但有时太注重例题的选择,而与课堂作业相离太远,即得不到及时巩固,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又忘记了。所以教师一定要选好配套习题,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达到巩固的功效。当然,并不见得课后每位学生都会做,但这样可以使他们及时发现错误,弥补课上的不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主动地挖掘知识内在和外在联系,使自己更牢固地掌握好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或方法。正如学做广播操,光靠老师教,自己不练肯定不行。但同时教师千万别被手头的教辅材料所框死,要灵活运用,必要时可另外从别的地方找些相配套的题目让学生做。比如在牛顿运动定律中讲到整体法和隔离法时,课后一定要找些相应的题目,不然学生对这种物理方法的使用还是很生疏。时间一长,就很快淡忘。
    四、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我们所说的“创新”,要比“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的内涵更宽泛,它包容了“创造”,也包容着对原有知识内容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创新意识”属于人格结构中对现实态度的范畴。它又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肯有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的追求为主要特征,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等到心理品质,也包括肯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求观念现代化。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决不是全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才是目的。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也要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时前人创新的成果,在教学中把前人创新过程的关节点进行“放大”、“慢动作”处理,使学生感受前人的创新过程和背景,体会前人是如何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和突破,从而让学生感悟。教师无论在新授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都可以提供学生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新课程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体现教学合一。同时也使学生思维得到相应启发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从而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