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智慧在手指上闪光
作者:潘敏惠   发表日期:2005/10/31 21:04:37   浏览:455

——浅谈劳技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劳动技术学科是国家教委明确规定的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思想性、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对于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和创造力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劳技教学不仅是一门动手的学科,更是一门动脑的学科,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更应有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所以我们的劳技教学中要时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让学生的智慧在手指上闪光,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欲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味也是创造的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创造的欲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折折纸工,编编小玩艺的水平上。这就产生了一个理解误区:劳技课上教的我们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会了,根本不用再学了。这很容易使一部分学生对劳技课失去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我在每一节课前,都利用一点时间,展示一些和授课内容相关的事物,并进行简短的介绍。比如,在给学生传授萝卜的做法和吃法时,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法了一些名厨巧用萝卜制作各种花式菜肴的图片来,有用红萝卜做成灯笼的,有用白萝卜做成小兔子的,有用萝卜丝做成菊花形状的……这一系列琳琅满目的菜肴,使学生眼界大开,更使学习兴趣大增。
    二、启发想象,萌发创新意识
    “人类失去想象,世界将会怎样?”因为人类的想象,我们深入了海底,飞向了太空……想象是如此美好,即使一开始是幻想,但只要是切合实际的,有目标指向的,它就能成为创新的源动力,最终成为我们可以触及的现实。在劳技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结合作品,开动脑筋,大胆地进行新的构思,设计,使原有的作品“再生”,变化出新的作品来,这一过程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生剪窗花的时候,我先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窗花样式,例如一个双喜字,一朵梅花,一条鱼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都兴奋地展示出其不意自己的作品。接下来,我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假如今天,你的奶奶要你给她剪一个窗花,你觉得剪一个什么图样她会喜欢呢?又比如说是你小表妹的房间里,又是什么图案比较适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想象,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联系实际生活,认真地思考,绘图,剪裁,一节课下来,作品琳琅满目,精彩纷呈:除了常见的一些动物、植物图案以外,还有奶奶喂鸡,爷爷叼烟斗,小熊打架,花仙子下凡……等等各类图案。虽然有些作品表面上你还看不出所以然来,然而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能低估的,正是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创新才变得不再遥远。
    三、扩展“课堂”,培养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拘泥于课堂,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把“告诉”作为唯一的、绝对的模式。这种简单地“请你象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社会即学校。那么我们换句话说,社会也是一个大课堂。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那么,如果我们把劳技教学的课堂从教室里请出来,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吗?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正确的。一方面,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充分的解放,思想的束缚没有了,创新的意识也就在这种自由的状态中萌动了。另一方面,大自然的博大精深,人类社会的气象万千,是从课本上无法感受到的,各种新鲜实际的体验,都来自于同自然,同社会的亲密接触。而有了更多新的体验,才会有更多的创新。例如,在学习植树这项劳动技能的进修,我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带学生来到了学校花园里,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来种一回树。在种树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告诉了我他的新发现。实践出真知,是实践点燃了每位同学心中创新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