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行”,方能有创新的“知” |
作者:左郁 发表日期:2005/10/25 18:58:12 浏览:454 |
陶行知专门论述“行知”关系的文章在《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出现两次,那么何谓“知”呢?应该是知识、技能;而“行”则是一种实践,一种学习过程,“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则应该是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而知识不断积累后,你就能做的更好、更出色。在新《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到这里,不能不感叹陶行知先生与我们的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何等相似。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正从文本变为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我很幸运成为它的实验者。这是一次新的教育革命,它冲击着我们头脑中习惯的教育教学的教条,让我们在思索后重生:那就是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实践活动。下面我就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尝试“行”,在实践中学习“知”
一个人的学习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尝试“行”应该是在没有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人在临终前告诉儿子,如果能凭借自己的劳动来挣钱,他就把遗产给儿子。但儿子是懒汉,从不干活的他两次向宠爱他的母亲要了点钱,骗父亲说自己挣的。老人把钱丢进火炉,儿子只是笑了笑,走开。第三次,儿子真得去干活。吃了许多苦,挣了一点钱,老人还是把钱丢到火炉里,这下,儿子急了,硬是把钱从火里抢了出来。老人说:“这回我相信了,只有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你才会这样心疼。”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我们许多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从来就不当成是他们自己的财富,也不觉得自己是这些财富的主人。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更多的是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学生只是触摸知识,没有实践、体验的过程。所以,为什么你千心万苦地教,却恨铁不成钢:“怎么一点也记不住!”因为我们太习惯于讲解、讲透教科书中的只言片语,太注重教科书上的解题方法,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这就提醒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并能更深入地理解掌握知识。
二、优化“行”,在自主中寻找“知”。
优化“行”,其实就是优化学习过程。这是以尝试“行”为基础的。尽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已喊了好几年了,但是实际效果的取得还不是很大。为什么?因为不少老师眼里的“主导”就是“领导”,学生是有一些表现的机会,但是他们仍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切的运行都早已设计好。
优化“行”,教师应该从研究教法这个重点,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上。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整我们的课堂结构,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我们要把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猜测、操作,去思考分析,去讨论、去判断、去验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创设了“行”的良好氛围。这个学习过程远远不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而且这个“行”的过程更应该是人人参与的过程,而不是个别学生的表演过程。教师不仅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还更应关注那些“丑小鸭”和“灰姑娘”。如果我们坚信“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每个儿童便都鲜活了起来。只有充满信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潜力,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出击获取知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探究“行”,在成功中创新“知”
从本质上说,学习是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过程。探究“行”,要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材料进行探索、反思,并深入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语文或数学单一的学科,而应该是综合性的。在我们的数学新《新程标准》中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学生最终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将他所学奉献给这个社会。我们要放手让他们自由地“行”,要让他们去汲取各们学科,更重要的是课内外的衔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只有拓宽了“行”的路径,才会获得更丰富的新鲜的知识。
探究“行”,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更能深刻记忆自己的每一步学习环节。这种学习过程更多的是他们自己整合知识并用于实践的过程。这种“行”,不只是单纯的思考,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言论,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更灵活的去积累、运用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成功就在前面,与我们仅一步之遥。我们要把“关注学习过程”这个理念根植于心,让学生在怀疑中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在“行”的过程中不断超越,实践“知”,创新“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焕发生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