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
作者:韩晖 发表日期:2005/10/25 18:56:50 浏览:513 |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先生一直反对那种“死的教育”,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就语文教学而言,正所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先生的这些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使我意识到,作为新世纪的中学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对个人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必须在自由、和谐和民主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言行受到严格限制,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要保持安静,要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学生发问和讨论的时间很少。教师也往往不苟言笑,以“师者”自居,对学生某些独特见解以单一的教材作评判标准。这种教育现状,使学生丧失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抑制了他们进行创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限制,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高峰状态,学生创造潜能得到了最大发挥,才有所创新。
二、激发学习兴趣,鼓励质疑问难,主动探索,力求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受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动机等意向的制约,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人为的综合,一致性现象,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动脑,等教师综合、归纳、记笔记,笔者认为,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学习的受体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主动探索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有意识引导学生“质疑”学习。“质疑”是探索的开始;是创造的第一步。正如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我们不但要学生多问,而且不断变换问的方式来质疑。如:课前质疑、课中质疑、作业质疑、向同学质疑等。学生在“质疑”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增加生活体验,尝试成功,在实践中提高创造力
陶行知就手与脑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手脑相长”的论点。他认为脑与手联合起来才能产生力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不要成为“褓姆”型教师,什么都代包、代办,要让学生去实践。美国教育界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华盛顿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原则。陶行知先生还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要让学生们在“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中感受“人生的需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不断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努力写出构思巧妙,立意新颖,有新鲜感受、独到见解的文章。在教学时,要打破了“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读,学生记”的常规,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求得成功,在实践中尝试成功,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当然,教无定法,我们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毕竟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因素各不相同,我们进行教育的方式也应灵活多变。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该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