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出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 |
作者:凌之含章 发表日期:2005/10/18 18:15:46 浏览:621 |
引言
1998年9月,吴江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市区中山北路的北端,一群粉色楼宇拔地而起,一所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的普通高中在吴江教育现代化大潮中应运而生,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吴江市高级中学”。
这所年轻而又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学校,建校不到两年,创成省重点中学;而后五年,顺利通过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成为省内最年轻的四星级普通高中之一;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中学教育》、《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苏州教育》等多家媒体对吴江市高级中学予以极大关注,纷纷报道其不俗的办学业绩。
提到吴江市高级中学,人们往往会说:这是一所真正的“研究型学校”,教育科研已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近四年来,吴江市高级中学的教师在全国及省市报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505篇,其中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的348篇,获各级论文奖励395项,其中各级以上奖励122项;编写了《中国教育缺什么》一书,出版了教育科研专著《教育:关注生命》;申报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6项,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1项,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1项,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3项,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7项;建设并完善了《征鸿》校刊、《征鸿》校报、《征鸿·教科通讯》和“征鸿论坛”四大教科阵地,发挥了积极的示范辐射作用。
方略:科研先导,建设教师发展的学校
1999年。吴江市高级中学一岁了。正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这所新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只要有空,王剑荣校长总爱在开阔、安静的校园里来回走动。眼前,是气势恢弘、错落有致的楼宇;背后,是五百多张充满渴求、稚气尚存的脸,三十多道写满期待、热切真诚的目光。他的心情轻松不起来。这位曾在三所重点中学担任过主要领导、以有胆识有魄力著称的校长,苦苦思索,不得其解;倍受瞩目、被人戏称有“一流设施,二流学生,三流教师”的高级中学,该往何处去?
这时,一个创意在王校长的头脑里形成了:吴江作为全国素质教育实验区,教育科研开展得红红火火,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就全市而言,高中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在教育科研方面真情投入、有所作为的学校并不多;能不能依靠教育科研,创出一条“科研兴师,科研强校”的捷径呢?
一所新校,唯有走自己的发展之路,才有可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
思路一旦理顺,华章即将写就。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了,教育教学各路专家到校讲学了,科研梯队组成了,科研活动红火了!
几乎所有教育科研活动,王校长都会早早到场,成为细心的倾听者、积极的参与者。他实在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心里涌动热流:有这样倾心于教育科研的校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呢?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吴江市高级中学有了一个更大的动作:引来教科管理行家、市教科室的沈正元副主任,担任学校分管教科工作的副校长。这既出人意料,又是情理之中。
2001年10月,是吴江市高级中学校史上应该铭记的一个月:为学校的创办与发展倾注大量心血、深受师生敬重的王剑荣校长,因为工作需要调任市教育局局长,管理学校的重担落到了继任者徐月新校长肩上。
校园,还是那样的宁静;书声,还是那样的清朗。
傍晚时分,走过行政楼,细心的你就会发现,二层校长室中的一间,通常亮着灯。室内,两个年龄相仿的人,背靠沙发,手持香茗,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中,两三个小时已悄然滑过……他们就是徐月新校长和沈正元副校长,一个学理,一个学文,一个在育人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一个在科研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一次长谈,往往是一次思想的坦露、智慧的交融。
如果说王剑荣校长为吴江市高级中学的教育科研搭好舞台的话,那么徐月新校长是一个目光敏锐的制片人,沈正元副校长则是一个极富创意的导演,一出出教育科研的好戏,越演越精彩。
一所学校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教育科研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然而,要使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催化作用,决不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为此,沈正元副校长和他的同人们紧扣“人”和“学校”这两个关键词,创造性提出了“工作科研化、课题问题化、参与个性化、研究过程化、活动经常化、成果多样化”的教科工作“六化”原则,构建起“人本化”、“校本化”教育科研机制,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追求,依托教育科研,描绘起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蓝图。
2003年8月,沈正元副校长调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凌龙华接任分管教科工作的副校长。
坚实的教科研基础,为“可持续发展”铺设了大道,但要使广大教师激情永葆、细水长流,尤其是要克服“高原状态”,实现“瓶颈”突破,依然任重而道远。
周三下午第二节课,是教科工作例会的时间。面对着教科室钱海荣、顾爱勤两位副主任,谈到教科工作,一向沉静低调的凌龙华副校长激情迸发,思如潮涌。面对前期成功,如何在教学(高考)压力越来越沉重的形势下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这是“这一任”教科室人员必须面对且必须解决的难题。经过多次探讨,他们形成了较为清晰工作思路:立足于“人本化”、“校本化”教育科研机制的完善,以“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引领全体教师以课堂为背景,密切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不拘一格,追求发展,让“愉快教科研”“和谐教科研”走进教师的教育生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先生曾多次亲临吴江市高级中学,对学校的教育科研赞赏有加:“吴江市高级中学的教育科研为我们全省中小学教育科研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
沙龙:智慧与思想碰撞,实践与探索交融
沙龙,是教育科研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吴江市高级中学,沙龙更是教育科研一道亮丽风景。
1998年12月24日的《报刊文摘》刊登了一位美国教师讲述的一个故事:
小鱼在乎
在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一名男子来到海边散步.他发现在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大海近在咫尺。用不了多久 ,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晒干而死的。
男子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好心劝道:“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个意蕴深远的小故事,后来成为《读者》杂志的卷首语。汪晔老师最先读到了这个故事,并在一次研讨活动中把它奉献给在场的所有人。几天之后,一个绝妙构想在沈正元副校长的头脑中形成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故事中的小鱼一样,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要细心呵护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的诚心唤起学生的信心,以自己的智慧培育学生的个性;像高级中学这样一所新校,正需要一种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教育,关注生命”不正是一个绝好的沙龙主题吗?于是,他立即行动,邀请《江苏教育》的两位资深编辑张俊平、姚亮从南京赶来参加学校的教科沙龙。
是夜,吴江市高级中学演播室,教科员、教科中心组及协作组成员齐聚一堂,与省刊编辑、市教科室领导和学校领导一起,放谈生命的珍贵,畅想教育的诗意,气氛活跃,场面动人。“听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一场沙龙,就是一次教育盛宴。《江苏教育》2002年第8期A版以“特别策划”的形式,用了10个整版,图文并茂地推出吴江市高级中学的“教育,关注生命”沙龙,那开阔的视野、自由的思想和流畅的文笔,深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吴江市高级中学”这个名字,开始进入更多专家领导和中小学教师的视线。两年之后,吴江市高级中尝得教育科研专著《教育:关注生命》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场沙龙,竟有了里程碑的意义。
尔后,吴江市高级中学的多场教科沙龙,诸如《我看教师专业发展》、《让课堂生动起来》、《课堂,呼唤民主》等,相继在《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苏州教育》等刊物上推出,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沙龙”,成为吴江市高级中学教育科研的一大亮点。
亮点,需要不断的刷新,才能持久闪耀璀璨光芒。
2004年11月,省教育评估院的专家领导来吴江市高级中学进行四星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按照评估验收程序,专家组成员要观摩学校举办的教育论坛。
要办“必须成功”的教育论坛,让凌龙华副校长与教科员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四五十分钟里,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亮出观点,谈出思想,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谈何容易!论坛的话题成为他们苦思冥想的焦点。凌龙华副校长灵感突发,想到利用学校的“征鸿论坛”进行论坛话题征集这一招。最后“新课堂,师生如何站位”这个看似细小、实则内蕴丰富的话题有如冰山一角浮出水面。一切迎刃而解,结果如人所料:原定45分钟的论坛进行90多分钟,出席论坛的十几位苏州市各重点中学的一把手校长听得颔首连连,专家组副组长、上海市位育中学任博生校长第一句话就说:“吴江市高级中学的老师理念先进,超出我的想象……”
教师:不拘一格,追求发展
“人本化”、“校本化”的教育科研,引领吴江市高级中学的教师驶上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说到教育科研对自身成长的影响,许多教师难掩真情,有着说不完的话。
鼎鼎大名的肖川博士谈到情有独钟的教育随笔,常常要提“江苏有个凌龙华”。
在调入高级中学之前,凌龙华已在文学园地里“耕作”多年,发表散文一百多篇,出版专著《轩窗随笔》,但于“教育科研”而言,他自称是个门外汉,而且“敬而远之”。2000年,他选了三篇文章参加中高职称论文鉴定,结果一篇“合格”,另外二篇因不属于论文而“不予鉴定”。这时,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学校领导要他协助沈正元副校长管理教科工作。
“在其位,谋其政”,此时的凌龙华已无退路了。他开始硬着头皮恶补教育教学理论,“啃”下多部教育论著,翻遍手头教育教学报刊,一招一式地跟着沈正元副校长学教科管理。生性洒脱的“文人”开始了争当“学者型教师”的艰苦跋涉……两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许多教育类报刊上频繁出现凌龙华的文章,以散文笔法写教育论文和随笔,成为了他的教育科研的一张名片。当他再一次送三篇文章参加中高职称论文鉴定时,奇迹发生了:一篇“优”,两篇“良”!又是两年,他的两本教育专著《静对轩窗》、《教育,教育》正式出版,《教师博览》、《教师之友》等著名期刊在“教育人物”栏目中重点推介他的成长经历。
唐琴,1999年调入吴江市高级中学。之前,她已是吴江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在别人眼中,她已是足以安身立命的“老教师”。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更看重自己所带班级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很少读教育书刊,更没想过要搞教育科研。到高级中学工作后,看到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如此重视教育科研,她再也闲不住了。几番思索,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科研,可以让一个成熟教师突破技术主义的樊篱,以科研的眼光审视教育科学,提高教育素养,提升教育境界,促进专业发展。于是,她逼着自己静下心来,读理论专著,搞课题研究。一年后,她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更加清晰了,撰写的论文获省市级评比一二等奖,并在相关报刊上发表。已是苏州市历史学科带头人的她,常常动情地说:“是教育科研引领我走出了先前的‘我’,走进了五彩斑斓的教育殿堂……”
韩保席,1997年参加工作,两年后调入吴江市高级中学。认识他的人都说,韩老师调了一所学校,就变了一个人!一向不爱读书的他,却拼命挤时间读那些近乎生涩的理论著作,并产生了写教学研究文章的强烈欲望。近三年中,他在中学数学类期刊上发表数学论文和试题研究类文章30余篇,参编教辅用书1部,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吴江市教科新秀”,成为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的一个典型。面对成绩,他真诚地说:“到了高级中学,我才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明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让我体验读书给人带来的宁静和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在吴江市高级中学,通过教育科研走上专业发展的幸福之路的教师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学校现有苏州市学科、学术带头人5名,苏州市十杰校长和吴江市名教师各1名,吴江市学科、学术带头人10名,吴江市教学(科)能手27名、教坛(科)新秀31名,吴江市上示范课、百节好课和A级课教师50名。
到过这所学校的人,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怎不令人羡慕!”
反思
现在,不少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把它作为“兴校”、“强校”的一项重要策略来实施。然而,教育科研并不是一个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大箩筐,只有突出“人本”、“校本”的教育科研,才能和谐地融入教师的日常生活,内化为一种习惯,为教师成长增添动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一)教育科研需要营造良好的读书研究氛围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读书研究,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增长技艺,提高素养,提升境界,以持续有效地搞好教育工作。在全民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学校应该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学校”,倡导读书风尚,营造书香校园,这是教育科研活动得以积极有序开展的土壤。“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否则,就有可能产生“先生是教死书,死读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严重后果。
(二)教育科研需要形成真正的民主自由风气
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科研,必须具有民主自由的学术之风,不论职务高低,不论资格深浅,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基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参与个性化的教育科研活动,发表个性化的见解,获取个性化的成果,唯其如此,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活思想,碰撞智慧,求得专业发展,体验智慧生存给人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教育科研需要开展体现“人本”“校本”的活动
教育科研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整合于学校整体工作的丰富多样的教育科研活动,体现“人本”“校本”的特点,才有可能使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自主行为,让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手脑双全”、“手脑双挥”,出效率,出成果。应景式的、大轰隆的“仪式”、“活动”、“风潮”可能也有即时效应,但终究不可能适应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融入教师的日常生活。教育科研也“需要因材施教”,只有开展符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特点的科研活动,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科研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催化作用。人本性和校本性是学校教育科研有效性的本质特征。学习陶行知生利主义教育思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