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静思”到“行思” |
作者:基石 发表日期:2005/10/18 18:11:24 浏览:412 |
吴江新建的静思园,亭台楼阁,曲栏回廊,池水一方,萍藻浮翠,石柱奇构,怪石林立,简朴清雅,园涉成趣,也为太湖一景。静思园的主题是“静思”两字。所谓静思是静下来省察自己言行之意,是人在清静的环境和心态中的一种自我反省,即“静则思行”、“静则思过”。静思是许多古人治身修洁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之古训,就是要求人们每天都要静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过错,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一贯倡导的是“行思”。所谓行思就是在行动中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行动的水平。这是陶行知先生对古代传统“闭门思过”的道德修养方法的挑战。行思是对静思的发展和提升。
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行思”和“静思”相比,具有这几个重要的特点。其一是实践性。思并不是瞎思。思必须有一定的内容。这内容来自于实践。陶行知认为“做事即修养,修养即做事”。“思”和行动、实践是不能分开的。行动、实践是“思”的基础和前提。“思”离开了行动、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行知反对闭门修养或一味说教,主张通过集体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其二是顺时性。“思”也不是乱思,而是要像陶行知所指出的那样“顺应着时代和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去思,做到思能符合客观规律,与时俱进。其三是创造性。思又不是空思。思是为了发展,为了创造,为了提升自己行动的水平,使行动能做到“常新”、“全新”、“自新”。陶行知认为,思就要“检查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从而能做到“常常检讨,紧紧把握,天天创造,积小创造而为大创造”。其四是全面性。思更不是短暂的思,不是思一阵了,思要全面地思。在行动前要思,在行动中要思,在行动后思,要把思渗透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每天要坚持“四问”,问自己身体、学问、道德和工作进步了没有,从而“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让我们深入学陶师陶,加强行动研究,不断提高反思能力,使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体现师生光辉灿烂的生命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