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教学做合一”对新课程实施现实意义的初探
作者:王学青   发表日期:2005/05/11 19:02:43   浏览:786


    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怎样做就是怎样学,怎样学就是怎样做;教法依据学法,学法依据做法;一切以做为中心,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这和当今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教学应为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服务等观点是一致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挖掘、发扬发光的理论宝库。
    一、对“教学做合一”课程观和教学方法观的理解和诠释
    “教学做合一”理论核心是“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教和学的归宿都要落实到做上,陶行知先生说:“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是陶先生对于“教学做合一”的最好的说明。是“实践第一”和“实践出真知”等实践论观点的最好解释。它是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富有哲理的话语中让我们体会到他的课程观和教育方法观的真谛。
    当年陶行知从美国回来后目睹国内学校的教师只管死教书,学生只管死读书,学校置国家危亡于度外,而提出批评。他说:“日本人打进来了,我们只会喊口号。可是我们干了几十年,到有所有的电灯,所坐的汽车,都是外国人做的。我们自己不会造出来,这是什么缘故?这为了书呆子不去干科学事业,因为我们不用手去试验,不用手去创造。”综观教学的现状,我们现今的教学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考试,考试第一,分数第一,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是没有出路的。难怪有人说:中国学生在国际的数理化奥赛中能获大奖,可是却始终与诺贝尔奖无缘。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主要的还是教学的原因。我们的教学缺乏创新,缺少学生主体的参与。用陶先生的观点来对照,我们的课程观和教育方法中太缺少教学做的统一。他反对“教而不做,学而不做”。他指出: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只知读书不会做别的事,便是书呆子,书呆子和只会吃饭的饭桶一样。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出做对学校教育来讲实在太重要了。
    陶行知先生还认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这是一个学生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获得真知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也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在这里有行动、有实践、有创造“因为惟其行动,到行不通的时候,方才觉得困难,困难而求解决,于是有新价值的产生”,因为“我们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是就是创造”。在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这跟从教授法到“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转变是一致的。
    二、“教学做合一”对当今课程改革同样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新定义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行为,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就成了是否能走进新课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此我们不妨用陶先生在《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中的一段话对“教学做合一”作一点解释。“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陶先生的说得是何等深刻,从教学双方的关系来看,教的目的则完全是应该为了学生的学。只有促进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进一步学会做人,这样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做”应是共同体的一种主要特征。教师作为这个共同体中的“首席”则应是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可以说,没有做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不会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现代教育学认为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园地,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舞台。在这时做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一起成长发展。
    当我们将新课程中阐述的教学观、学生观和他当时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相比较时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地方是那样的不谋而合。他创导的学习法、教育法、工作法和生活法虽已时过境迁,但它对改革课堂教学,有效地实现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做合一”为开发学生智力,凸现潜能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教育》中讲:“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能有热烈的兴趣,所以我们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这里的行动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它应该是做的同义词,是一种教学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对于学科教学来,讲如何在做上完善,实现由“行动”到“创造”这样一个飞跃,从此意义上讲,做的过程既是一个智力开发的过程,更是一个潜能凸现的过程。
    教学中体现做的一个根本方面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做的过程解决问题是课堂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一个根本方面,“教学做合一”正是为学生创设了如何更好做的外部条件。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可是从目前课堂的现状来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很多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内容是绝对盲从决不怀疑的。更不要说对学习的内容提出批评和进行质疑。同样,我们的教师也习惯于课堂中的一言堂,总有一种传授讲解放心的感觉。更不要说如何让学生提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跟考试无关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不能真正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地将提问式误认为启发式,更抑止了学生问题意识的生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探索的学习情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从“教学做合一”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做中还应有一个提问质疑拓展知识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做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尽量把学生想提的问题设置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出区”,使学生在再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疑问,让学生有一个完善做的机会——提问讨论。
    陶先生有一副对联“知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行与知、学与问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在教学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一个深化做的过程。教师应唤醒学生自觉参与、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突出的位置,让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面、多层次交流的场所,使教学做的形式更丰富多彩,让学生能在做中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四、“教学做合一”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陶行知95诞辰的纪念大会上讲“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实现因材施教,培育人材幼苗,办得有声有色。”总书记的话高度概括了育才办学成功的经验,因材施教是让每一个学生成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教学做合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能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在新课程标准中,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有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具体标准,这充分体现了为了一切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不容否认,由于各人的基础不一,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学习中出现“差生”的现象是难免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使差生转化。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为实现差生更快的转变提供了妙方良药。用比较教育学的理论来看待学生的学习,我们会发现学生的爱好和发展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就得承认并重视这种个性差异,在尽量了解学生个性特长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不强求学生平均发展;要求全体学生提高素质和能力,但不苛求同步提高。这是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
    可是在以应试教学为主流的当今学校教学中,评判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它在很大程度中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使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为了追求考试高分,有些教师不按教学规律办事,片面求难求深,如将大量的高考题下放到高一做,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严重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做丧失了信心。诚然现今教学不可能没有分数,分数也是一把衡量学习好坏的尺子,可是分数并不是成材的唯一标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做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体验生成的通道,只有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