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徐坤生   发表日期:2005/05/11 18:29:17   浏览:275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上的最重要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启迪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教育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本人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课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在和谐氛围中激发创新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实力,有能力,从而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要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教师与学生必须拥有一个“相融”的空间,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老师错了允许学生提意见;学生答错题允许重答;如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同的意见可以争论,欢迎学生争辩和发表意见等等。于是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的思想解放,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做,乐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二、在创设情景中诱发创新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热情等等都可能转化为内因性动机。它的动力作用大,维持时间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为学生设置新颖、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如:我在“教学乘法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已初步建立乘法概念后,紧接着出示习题:“5+5+5+6”、“5+5+5+4”,教师提出:“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那么这两道题能不能改用乘法计算?”学生激烈争论,有的说:“这两题能不能改成含有乘法的算式,因为后面的6、4不是相同的数。”有的说:“能,我把6、4当成相同加数5,改成5×4+1和5×4-1。”受到这一启发,有的学生马上发现,5+5+5+6可以写成7×3,因为6由3个2组成,把2分摊给每一个加数5即可。“5+5+5+4”可以改成“6×3+1”,只要把4分成4个1,其中3个1分别加在5上即可。教师因势利导:“那么9+9+9+9-4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动用已有的知识探索解题的途径,从而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创造机会,调动了学生创新的主动性。
    三、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创新意识
        求知欲是个体先天属性和后天教育的合金。儿童的其心理发展过程中,到一定阶段对周围的一切总是感到好奇,总爱追究一个为什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想的原动力,质疑往往是创新的起点,是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起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为学生留有提出问题的时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去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时,要认识量角器,我就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我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纷纷发问,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度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方法,同样也能测量出角的大小。尽管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有时有点不着边际,但只要多给学生鼓励,长此以往学生就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思维。
    四、在猜测验证中丰富创新想象
    猜想是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它是建立在事实和经验的基础上而得到的一种假定。猜想是创新的前奏,它的思维过程具有跳跃性;认识问题具有独创性;结果具有“似真”性。当然,这里所说的猜测不是毫无根据的“瞎猜”,而是有依据地猜测。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经过有依据的猜测,能使所求问题的范围大大缩小,然后在小范围内试验。问题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
    如:我在数学活动课中出示了这样一题:一次数学竞赛,均是填空题,小明答错题目总数的1/4,小亮答错了3道题,两人都答错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1/6。小明、小亮都答对的题目有几道?首先要求同学们读题,理解题意后猜一猜这次数学竞赛共有几道题。学生争着回答,有的说是15题、有的说是20题、有的说是12题、有的说是12的倍数题……(当然有部分学生是瞎猜),接着我指名几位学生讨论猜测的理由,那些猜15题、20题的同学的理由是根据我们平时考试的题数猜的,我没有否定。猜12题的同学说是根据1/4和1/6猜的,因为题目总数的1/4和1/6肯定是整题数,那么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题目总数是12题。猜12倍数题的同学接着说:“那不一定,24题也是可以的。”于是要求学生根据题中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2题是正确的(如果24题,那么两人都答错的题目应是24×1/6=4题,这与题中小亮只答错3题矛盾)。所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然后我要求学生围绕怎样猜测进行讨论,得到了“猜测也要有一定依据”的结论。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想象,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在“一题几多”中培育创新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教学中常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常用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采用难题巧解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都是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尽可能的做出合乎条件的各种解答。如:复习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A、B两地相距1200千米,一列火车从A地开往B地,6小时行全程的3/8,照这样的速度,还需多少小时到达B地?学生做完后交流的答案只有两种,①1200÷(1200×3/8÷6)-6  ②(1200-1200×3/8)÷(1200×3/8÷6)或1200×(1-3/8)÷(1200×3/8÷6)。对以上两种答案我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又向同学们提出,此题还有别的解法吗?这时我用硬纸板将“A、B两地相距1200千米”这个条件盖住,让同学们改换思路来做,结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共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①6×(1÷3/8)-6      
    ②6×[(1-3/8)÷3/8]
    ③6÷3/8×(1-3/8)    
    ④6÷3/8-6
    ⑤1÷(3/8÷6)-6      
    ⑥(1-3/8)÷(3/8÷6)
    对以上结果,我一一给予肯定,并表扬了同学们认真学习,敢于创新,敢于用不同方法和思路来解决问题。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我还有别的解法。”“老师我的解法比你简单。”“我能列出×种算式。”的情况时常展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家仍处在探索之中。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上述实践(这仅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部分)有机地融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