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做合一,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
作者:姚云 发表日期:2005/05/10 20:01:28 浏览:1675 |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教学做合一的统一过程,其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中的“教”,陶先生注重在做中“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中的“学”,陶先生突出在做中“提倡自学”;“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强调“注重实践”。信息技术教育更应当充分体现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做中教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教的效果,应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强调做中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重视“因材施教”,所以三千弟子,出七十二贤士。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大力提倡“因材施教”,他说:“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程度存在差异,他们的智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及其发展方向、速度、水平也存在差异,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教学中既要面对全体学生,鼓励他们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更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提出统一目标和要求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对不同特长、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高标准、严要求;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掌握较好的操作技能;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培养他们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激励学生的成功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在担任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始终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做”为中心,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姚琴(化名)同学不仅对电脑很喜爱,同时对绘画也很有兴趣,所以我就鼓励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画画,后来她荣获江苏省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小学组二等奖。又如,张春(化名)同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帮他父亲修好了笔记本电脑出现的系统软件故障,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在我们中小学中,教师不应是伯乐,而应是用万紫千红去装点世界的园丁。”陶行知先生更明确地提出:“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学中,我们必须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除了采用直观启发式教学外,还要把多媒体教学广泛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生动、活泼、形象的教学形式,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机会,让基础好的学生“吃饱”,基础一般的学生“吃好”,基础差的学生“吃够”。
还可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成立各类课外兴趣小组,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展。比如:我们利用双体日、寒暑假对高年级学生组织办公自动化初级、中级培训等,我校毕业的学生90%以上都通过了苏州市办公自动化等级考试。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激发兴趣,学生自主——在做中学
陶行知先生十分强调学生自学,他说:“智育重在自学”,“要自己去学,不要坐而受教。”小学生一般“底子薄,接受能力差”,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首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良好的兴趣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强制性的学习是不可能持续的,兴趣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重视“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电脑课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信息技术理论课教材内容通常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名词概念多,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少。因此,学生领会教材感到困难,上课常提不起兴趣。教学中,我尽一切努力发挥“做中学”的作用,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通过动手操作、举例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比如:在《计算机的组成》教学中,讲述计算机的硬件,我先解体了一台计算机让学生看,边解体边告诉他们各部分名称及作用,然后再把它组装起来。这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认真听课。许多学生也想试一试,我就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增强自学能力,激励学生乐学上进、勤学好问、独立思考问题,发挥个性特长。要“授人以渔”,让学生“会学”,把个人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看、自己说、自己写、自己想、自己操作、自己计算,使整个教学活动综合化。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特别注重让学生勤思考、多发问,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争论和有创见。教师的责任只在善于启发、激疑、设疑、巧于点拨、共同解题,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和规律,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必须经过自己的学习、训练、实践才能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灵活采用适当的方法,多向学生问几个“为什么”、“怎样做”,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手脑并用,注重实践——以“做”为中心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从前的人告诉他的,而是玩把戏偶然发现的,所以他提倡“行动的教育”,“手脑并用”。他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同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在讲完“WORD”一章节后,就趁热打铁,在全班开展电脑小报制作活动,学生利用所学的WORD知识,再结合自己对小报知识的认识,在网上收集多种资料,然后合理组织,精心布局,当一份份精美的电脑小报呈现在学生们眼前时,激动得手舞足蹈,我也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无比自豪。
在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儿”,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本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展示自己的个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