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借鉴陶行知思想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作者:顾国新,沈兴根   发表日期:2005/05/10 17:17:48   浏览:31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乡村教育,并且十分重视乡村的艺术教育,他视美育为生活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早在九十年代初期,我校从实际出发,将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现在虽然其中更迭三任校长,但是这面旗帜依然不变。“九五"期间,我校顺利完成“苏南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任务,在继往开来的新世纪,又与兄弟学校承担了“十五"艺术教育课题,其中我校承担了“十五"苏州市级课题“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为了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格局。在近年来,我们作了以下突破性的工作。
    一、落实措施,构建特色氛围
    (一)循序渐进,构建一个系列
    陶行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他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竭力主张要发现有特殊才干的幼苗,立即给他以适当的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不致枯萎"。为此,我校制定了总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班主任及学生实际,分别确立特色项目,或布贴,或脸谱,或剪纸……从而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美术特色项目教育体系。班班有美术特色成了我校的一大特色。
    (二)面向全体,狠抓两个参与
    我校美术特色教育的重心不是只培养几个尖子,而是抓普及,现特色,促提高。因此,在创美术特色的过程中,学校首先突出抓学生的全员参与,要求各年级各班的学生全部参与美术特色训练,人人动手,个个动脑,真正做到学生的全员参与,参与面达100%。其次,抓教师的全员参与,在特色建设中,教师是主力军,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那么,特色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学校抓艺术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六个一"为核心内容的艺术教师管理,即参加一次评优课活动,选送一篇优秀教案,承担一项课题任务,阅读一本理论书籍,撰写一篇小论文,展示一次艺术活动。同时,抓非艺术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业务活动使班主任学中教、教中学,不断探索,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掌握了一到几项美术特长,创出班级的特色,其他教师也积极协助班主任抓班级特色。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两个全员参与"又成了学校的一大特色。
    (三)延伸拓展,开辟三条渠道
    1、主攻课堂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的主渠道,也是创特色的主阵地。陶行知先生提倡“快乐地教、快乐地学",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注重审美性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性和愉悦性,同时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体验教与学的快乐。学校各年级开齐上足美术课,教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理清知识脉络,改革教学结构和方法,创造了“参与——体验",“欣赏——技能——情感"三位一体,“模仿——练习"等模式,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延伸其他学科。美术与其他学科关系紧密,学校一方面将其他学科中蕴含的美术知识渗透于美术教学中,另一方面将美术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创设艺术氛围,运用艺术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精神需求和愉快情绪的体验,为学生艺术素质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生长点。
    3、抓好延伸拓展。陶先生将传统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他认为学校不要被围墙围起来,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用身心感受大自然。学校一方面强化美术活动,专门在一楼走廊和东围墙贴上瓷砖,作为美术活动园地,并且确立每周三、六为全校美术活动日,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特长;另一方面向外延伸,首先向幼儿园延伸,从娃娃抓起,推动幼儿智力的开发、技能的形成。其次向村小辐射,通过走教、送教上门等方式,把实验的经验向村小推广,充实美术教育的模式理论和实际内涵。最后向社会延伸,让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实地取景,品味美,创造美。
    (四)因地制宜,优化四个结合
    陶行知在教育与学生问题的论述上认为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必须处理好三层关系,即1、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2、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3、近期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制订培养目标时,要坚持做到以下四个优化结合:
    1、明确目标与分层要求相结合
    定性:以美术教育作为媒介,引发、释放和发挥儿童的潜在能力,优化美术教育教学过程的诸因素的同时,优化各科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个性发展。
    定量:95%的学生通过六年学习掌握三种以上的画种,40%的学生有较强的美术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了心灵美的道德行为习惯,5%的学生各级美术竞赛中获奖。
    定层:第一层,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美术教育内容以“认识,情感,技能"三大领域为横系列,层次上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为纵系列,统一确定学校美术教育目标体系。第二层,分层训练,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训练中,落实子目标。第三层,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与学,测与评,教师考核结果与利益挂钩。
    2、群体训练与个体指导相结合
    (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是学校美术特色教育的出发点,提高是美术教育的发展,在美术课程上做到开齐、上足、上好;在美术特色上班班有特色,人人动手,个个动脑,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同时实施“培优、提中、补差"的差异教育,集中成组,强化训练,保证个体训练时间,内容得到相对集中,知识、技能和情感得到提高与发展。
    (2)培养兴趣与培养特长相结合。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直接动力,为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对孩子具有特殊作用的认识倾向、情感倾向和行为倾向,形成良好的美术素质,我们采用培养兴趣和培养特长相结合方式。兴趣班是全校班主任所辅导的31个美术班;特长班是校级依据学生的特长组成的素描班、国画班和儿童画班,两者的结合,培养了“面"上学生的兴趣和“点"上个体的特长,适应全体学生打好基础与部分学生培养特长的需求,使学生在美术天地里意志得到磨练,情感得到培养,视野得到开拓,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3、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堂是美术教育的实施阵地和主要环节。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美术教育搞得好不好,首先要看是不是开齐上足上好了课,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其次才看是否有成果。美术课堂上,学校围绕“培养兴趣,诱发情感,加强基础,强化训练,生动活泼,发展素质"的主线,形成立体化的美术学科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如在美术绘画课中,结合色彩、构图、变形的基础训练,采用“线描法、剪贴法、动画变形法"等多种剪贴制作形式,形成优化的创作方法。在艺术实验区活动中,开展评优课示范课活动,引导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我们重视的重要内容,学校开辟了美术活动阵地,形成了特色成果系列,开展了各类各级美术比赛。
    4、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苏南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校一方面挖掘苏南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另一方面从本地所特有的文化资源中寻找养料,引进美术教育。如民间的“苏绣"、“剪纸"、“京剧脸谱",丰富了学校美术的内涵,使学生倍感亲切,激起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同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美化物质环境,建立文化环境,融洽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立体化的艺术环境里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立足特色,实施五育并举
    美术特色教育不是狭隘的,五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合一的。学校立足美育,通过美术教育激励学生热爱美好事物,表现真善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协调学生左右脑,发展抽象和形象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心灵的优美与具体的优美和谐一致,融为一个整体,更加健康和完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创造劳动的价值观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总之,以美辅德、益智、健体、促劳是我校全面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永恒主题。
    二、发挥优势,开发校本课程
    陶先生提出在课程建设时要留心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得到特别的训练和培养。教材的选编要以社会和学生生活为中心,做到从丰富中求精华,从生活中求活的教材。因此,我们在美术校本课程设置时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学校美术特色活动领导小组,作为指挥系统,负责实施和调控。具体有教科室、教导处、课题组和全体师生组织实施开展活动,及时总结,不断调整。
    (二)加强特色活动
    以“十五"特色活动规划为指南,具体分解和落实每学年每学期计划。既加强各班的特色活动,又加强校级兴趣小组的管理,从数量、质量与成效上形成一个活动与考核体系。
    (三)加强校本课程标准建设
    我们以艺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南,以学校美术为校本课程,以现代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结果、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低中高三个年段,美术特色为出发点,制定了学校美术特色校本课程标准试行稿。我们将听取家长、师生、领导、专家的意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不断完善该课程标准。
    (四)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
    1、开发学科性艺术课程
    学校把美术、音乐称为独立性课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独立性艺术课程趋向于最小化,充分发挥其提高学生艺术素质方面的作用。首先我们整合内容:一是整合欣赏性内容,把适合小学生欣赏的中外优秀作品引进课堂;二是乡土性内容,如刺绣、吴歌、评弹等;三是技能性内容,如剪纸、编结等。其次我们改革教法:一是沟通师生情,融洽生生情,汇成“情感流";二是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三是尊重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维持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四是引进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2、优化渗透性美术教育。李政道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站在人类知识的高度来认识,“它们都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通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因此各类知识是可以相互渗透的。美术课上的"口画",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活动的联系。在其他学科中,学校一方面梳理其蕴含的美术因素,渗透美术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利用美术为其他学科服务,如在语文中以画释意,以画析文,以画揭旨等。
    3、优化活动性美术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和创造美术的能力。"实际中,学校开辟了三个活动阵地:一是“美术创作天地",广场中央的“地面粉笔画",走廊的“墙壁瓷砖画",空中“飘扬的彩旗画"与各班的“桌面特色画"构成了立体的活动系列;二是“美术特色展示",形成校级--年级--班级的三级特色成果系列;三是开展美术竞赛,如全校性的“艺术畅想"现场作画、“六一艺术园"、社区的美术活动等。
    4、优化隐性美术课程。隐性课程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体、舆论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构成客观环境气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创设艺术化的学校环境,使校园怡人化、艺术化,让学生在原有艺术美的学校环境中受到陶冶。其次,建设艺术化的环境,充分利用每一方墙、每一块地,张挂艺术家画像、中外名画……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再次,融洽人际关系,老师以平等、诚挚、友爱的态度对待学生,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也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紧紧围绕“一个系列”“两个参与”三条渠道“四个结合”“五育并举”开展工作,因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校先后有20多次接待了来自全国、省、市的教育团。99年11月承担了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工作会议的部分现场,受到了观摩考察者的肯定和好评。2000年5月25日,全国规划办组织的专家鉴定小组对实验区的艺术教育课题进行鉴定,认为“该课题很有价值,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组织得力,重点突出,成效显著。"
    三、与时俱进,明确特色规划
    陶先生在《新教育》中提出“自新、常新、全新"的思想。这与现在提倡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思想相吻合。当前各地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为特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吸收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理念,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断创出时代新高。
    1、形成先进办学理念。一是以先进理念为依据,有个性特色,做到方向明、理念新、思路清。二是坚持素质教育十条规定,规范和创新教学行为。三是借用外脑,走与专家相结合的道路。利用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带动学校的发展和转变。四是吸纳国际上领先的思想,用先进的苏南美术特色氛围感染人、启发人、鼓舞人。
    2、加强特色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美术特色活动领导小组建设,全面负责实施和调控。加强课题组建设,教科室、课题组、教导处、少先队和全体师生组织实施,联合攻关,开展活动。立足特色教育,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步,使课题研究日常化、过程化,保证其正常开展。
    3、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和师生实际,利用、继承和创新苏南传统文化艺术,确立特色项目,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美术特色项目系列。优化独立性美术课程、渗透性美术课程、活动性美术课程和隐性美术课程。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努力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体系。
    4、加强特色活动。既加强各班的特色活动,又加强校级兴趣小组的管理,从数量、质量与成效上形成一个活动与考核体系。
    5、完善课题研究。立足校本课程的开发,以美术特色项目建设与目标体系为抓手,开发教材,完善校本课程。教材图文并茂,有童趣。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级课题组深入研究,加大改革力度和渗透深度,提高教科的含金量。
    6、加强协同攻关。平时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相互取长补短,主题鲜明地开展研究。
    7、提高师资水平。走出去,请进来,培训艺术教师和非艺术教师两支队伍,不断提高科研和美术特色的活动能力、师德素养和品格。
    8、办好小记者。加强小记者的培养与衔接,积极为《中国校外教育》、《教育科研信息》等刊物投稿,为宣传学校艺术教育提供阵地,发挥作用。
    9、优化美术课程。改革独立性课程,优化渗透点的挖掘与寻找,优化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优化自然美术的欣赏、社会服务、美术实践、美术成果展示系列。
    10、遵循六项结合。即普及与提高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点与面结合、艺术教育活动与研究结合、艺术教育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
    11、建立美术特色档案。实施一年级到六年级跟踪考核,及时反馈教育成效,调整教育措施,不断更新,动态管理,保证美术特色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