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想 起 陶 先 生 喂 鸡
作者:汪兆龙   发表日期:2005/05/10 17:09:49   浏览:454


    在我市掀起的“学陶师陶”热潮中,不禁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则故事。
    那是在武汉大学,有一次演讲会,陶行知先生夹着一个皮包走上讲台。他未曾开口,就从皮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下面的听众见此情景一下子愣住了,可陶行知先生却从容不迫地喂起鸡来。他掏出一把米,先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他又掰开鸡嘴,把米粒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他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几步,那大公鸡便从容地低头吃起米来。
    看着陶行知先生喂鸡,听众们先是大惑不解,后经陶先生妙语讲解,才豁然开朗,原来,陶先生是借鸡作喻,缘鸡说理的。
    陶先生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得多!”
    陶行知先生巧妙地借助喂鸡的演示,阐明了他的教育主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由陶行知先生的“喂鸡”我不禁想起一个众所周知、曾被广泛引用的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告示:教师 要给学生传授知识,那么教师本身就必须具有几倍、十倍甚至数十倍于学生的知识。教师具有满满的一桶水,才是称职的老师。应该说,这个比喻对促进教师自身的继续学习,无疑是有作用的。但是,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比喻,似乎觉得有些缺憾。那个“给”字,跟“喂鸡”的“喂”似属相同的举动,“给学生一杯水”似有将学生看成是盛水的容器之嫌。这个“给”字,给人的感觉是:教师是灌输的主动者,而学生则是接受的被动者。
    那么,对这个“给”字,是不是要全盘否定它呢?“给”还是需要的,教师的传授不宜全部排斥。但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教师不可光顾“给水”,在“给水”的同时,更应注重和学生们一起去探寻“水源”。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指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水源”,教师既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可以想象,当学生们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能力,发掘出清亮亮、甜津津的“水源”时,该是何等的欣喜。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就得以确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必然会空前高涨。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已把“教案”改成“学案”,虽一字之易,却表明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方法的更新,实乃可喜可贺之事。
    让鸡自由地去觅食、吃食罢。
    让学生主动地找“水”、喝“水”罢!吴江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