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 与 “知” |
作者:陶英 发表日期:2005/05/10 11:43:26 浏览:604 |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邃,他的一生,始终进行着不懈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他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尤为重要。
大家都知道陶老先生在改名“陶行知”前,名为“陶知行”。那是因为他研究王阳明的学说,信仰“知行合一”的道理,可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后,他却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与王阳明先生的主张相反。在他改名字前夕曾与一位好友有过一番辩论。朋友说:“有了电的知识,才去开电灯厂;开了电灯厂,电的知识更能进步。这不是知行知吗?”陶先生说:“最初的电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是像雨从天上落下来的吗?不是。是法拉第、爱迪生几个人从把戏中玩出来的。说得庄重些,电的知识是从实验中得来的。其实,实验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创意的把戏。把戏或实验都是一种行动。故最初的电的知识是由行动中得来的。那么我们说它的进程是‘行知行’,而不是‘知行知’”。
专门论述“行知”关系的文章在《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出现两次,那么何谓“知”呢?应该是知识、技能;而“行”则是一种实践,一种学习过程,“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则应该是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而知识不断积累后,你就能做的更好、更出色。现在的教学,遵循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不能不感叹陶老先生与我们的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何等相似。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正从文本变为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我很幸运成为它的实验者。这是一次教育的改良,它冲击着我们头脑中习惯的教育教学的教条,让我们在思索阵痛后重生:那就是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实践活动。下面我就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尝试“行”,在实践中学习“知”。
人的学习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尝试“行”应该是在没有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人在临终前告诉儿子,如果能凭借自己的劳动来挣钱,他就把遗产给儿子。但儿子是懒汉,从不干活他两次向宠爱他的母亲要了点钱,骗父亲说自己挣的。老人把钱丢进火炉,儿子只是笑了笑,走开。第三次,儿子真得去干活。吃了许多苦,挣了一点钱,老人还是把钱丢到火炉里,这下,儿子急了,硬是把钱从火里抢了出来。老人说:“这回我相信了,只有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你才会这样心疼。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我们许多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从来就不当成是他们自己的财富,也不觉得自己是这些财富的主人。事实上,一直以来,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更多的是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学生只是触摸知识,没有实践、体验的过程。所以,为什么你千辛万苦地教,却恨铁不成钢:“怎么一点也记不住”!因为传统的教学太习惯于讲解、讲透教科书中的只言片语,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只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并能更深入地理解掌握知识。因为这个过程,注重学生的感悟,需要他们去思考,去重组知识,需要他们去付出努力。而正是因为缺少这种努力,那个儿子对前两次丢在火炉里的钱不心疼,直到第三次他才肯冒着烫伤的危险把钱抢回来。我们的学生也同样,在经历了尝试“行”后,所获得的“知”就决不会随便扔弃。当然,不是所有的知识在学生尝试后就能获取。正是因为这样,在这尝试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一旦有人为之进行解释或讲解,他会更努力地去听,他会理解更深。因为他曾经历了这么一种摸索的过程。我们不要扮演娇惯孩子的“母亲”,而是要做那位循循善诱的“父亲”。我们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二、优化“行”,在自主中寻找“知”。
优化“行”,其实就是优化学习过程。这是以尝试“行”为基础的。尽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已喊了好几年了,但是实际效果的取得还不是很大。为什么?因为不少老师眼里的“主导”就是“领导”,学生是有一些表现的机会,但是他们仍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切的运行都早已设计好。
优化“行”,教师应该从研究教法这个重点,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上。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整我们的课堂结构,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我们要把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猜测、操作,去思考分析,去讨论,去判断、去验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创设了“行”的良好氛围。这个学习过程远远不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而且这个“行”的过程更应该是人人参与的过程,而不是个别学生的表演过程。教师不仅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还更应关注那些“丑小鸭”和“灰姑娘”。如果我们坚信“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每个儿童便都鲜活了起来。我们要提倡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假设我们希望学生学会掌握的知识是一座高山,那么要允许他们中的一部分到半坡,甚至有的只是在山脚下 ,我们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我们要做的是认可学生这种学习过程。只有充满信心,才能真正激发内在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才能主动出击获取知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探究“行”,在成功中创新“知”。
佛家有句名言:“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前一个师度只是入门而已,而后一个自度才是真正的登堂入室,才是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到达登峰造极之境的必由之路,完善的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真正地完成由“师度”到“自度”,真正由一个学习者发展成为一个创造者和开拓者!
从本质上说,学习是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过程。探究“行”,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带着对问题、材料的探索,追究、反思深入学习。它不应该只局限于语文或数学单一的学科,它应该是综合性的。在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学生最终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将他所学奉献给这个社会。我们要放手让他们自由地“行”,要让他们去汲取各门学科的营养,更重要的是课内外的衔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只有拓宽了“行”的路径,才会获得更丰富的新鲜的知识。
探究“行”,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更能深刻记忆自己的每一步学习环节。这种学习过程更多的是他们自己整合知识并用于实践的过程。这种“行”,不只是单纯的思考,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言论,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更灵活的去积累、运用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陶行知,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最后以“行知”作为自己的名字,我想他是想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并警示后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种教育观点,在古往今来的科学发明上,都一一得到了验证,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以“行是知之始”去指导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行”让我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去研究,在“行”的过程中,“知”得以延伸,并以更高、更深的“知”指引我们新的“行”。社会在这种“行”—“知”—“行”的循序渐进中,得以发展,学生、老师携手共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