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教育☆打开鸟笼,把儿童放飞 |
作者:缪春芳 发表日期:2005/04/26 20:15:44 浏览:672 |
“生活即教育”既是陶行知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又是其对生活本质的领悟。陶行知多次把生活教育阐述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源泉。
《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要真正有效地培养、提高儿童的语言素质,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语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语文课堂与生活相沟通,从中引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经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一向沉闷、繁琐的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1、语文与生活同在
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两个东西。”语文与生活同在,凡在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而语文本身也正是源于生活。语文是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生活的。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世沧桑。学生对现实生活是充满疑问的,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探究的目的,结合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研究从生活中来的问题,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体味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理解“人”的生活意义,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如《司马光》一课,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星期天,你和好朋友在家里一起玩,忽然,厨房着火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学生从一个“旁观者”的地位迅速地转入“事中人”的角色,促使学生深入问题探究,寻求解决的方法。同时,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改造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2、让生活走进语文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教学中来。
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语文应是生活中的语文,是学生“自己”的语文。课本中的语文也只应是生活语文的一种影射、提取,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它只是在喻示,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爱儿童生活的素材都可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所以,语文教学应该走出“书本语文”,向“生活语文”回归,回到现实的、流动的生命态中。
例如在教学《春笋》时: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可以联系自己平时生活中看到的和想到的。
(学生先自由读,再自由交流。)
生:我觉得“一声春雷,唤醒了出春笋”就是“春笋是在春天出来的。”我还知道“春笋是泥土里钻出来,它们的力量很大的,有的春笋还可以从石头缝里钻出来。”
师:(惊奇地)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家屋后有一片竹林,我自己观察到的。
师:(高兴地)真了不起!真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
生:我还在知道:“只要春雨一下,春笋就会接二连三地出来,一夜之间就会有很多很多的春笋。”
师:哟,你懂得的知识真多!请你有感情的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静态的语言文字,用生命、用激情去读,就会在学生心中跳荡起来,更何况带着生活体验去读呢?这儿,教师已经完全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更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于生活,他们学习的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生活课程”。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一向反对“鸟笼式的学校”与“放大的鸟笼式的学校”,而主张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现代社会的学生,更应如此。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我们应该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服务于社会,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
1、积淀生活感悟,丰富课堂生活。
陶先生竭力反对为教育而教育,为教书而教书,为读书而读书的超然教育,并用日常生活中的种田、游泳等论证生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他说:“种田这种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就是一所拆去围墙、亲民亲物的学校。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妨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园、社会和家庭,引向图书室、阅览室、展览馆及各种纪念馆,引向工厂、工地、及农家小院……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带领学生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欣赏花鸟虫鱼的可爱,陶冶情感……所有的这一切,必将为课堂语文学习作良好的铺垫。
记得去年的春天我带领一年级的小朋友到野外去踏青,我们江南水乡的野外到处都是渔塘,那天大家走累了,我就让小朋友们在渔塘边席地而坐,休息一会儿,大家坐渔塘边一边欣赏周围的美丽景色,一边说说笑笑的,惬意极了。而以后,教《小池塘》这一课时,也用不着那些多余的分析,从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我已明白他们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
这样的语文的学习真正让学生已经融入了自然、融入了社会、融入了生活。真正还学生于“玩”,“玩”中有学,学生在这广阔的天地中开阔视野,获取知识。
2、关注生活,扩大信息量。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与生活、社会的广泛联系,提倡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仅使社会教育充满了生机,而且也为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革新带来了活力。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走上街头,找出有病的广告语,有错的招牌字;让学生走向社区,了解社会的各行各业,让学生走进家庭,体验当家长的辛苦,……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想像、体验、创造。鼓励学生用儿童的视角去诠释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整合能力。
陶行知用打开“鸟笼”来隐喻教育应把儿童“放飞”到社会这个“天空”之中,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的改造。他对儿童脱离生活世界的那种“死的教育”深恶痛绝,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生活。其实他所反对的并不是“死的”书本本身,而是反对这种把儿童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死的教育”。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我们打开“鸟笼”,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让儿童自由地飞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