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课改前沿☆行知理论与分组教学
作者:朱建华   发表日期:2005/04/22 20:27:48   浏览:534


    陶行知先生非常注重协作精神。他指出“中国的通病就是没有组织力,”也就是不能“谋充分之协作”。传统的座位形式大多是插秧式的,学生面对教师依次排位,名为集体教学,实为个体活动,而分组教学采用的小组围坐形,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学生对面围坐,除了师生交流外,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课堂的座位形式变了,但如果教学顺序用的还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学生反馈→教师评估”的老一套,那么就会发现小组围坐不仅是徒有形式,有时还会由于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增多,对学生产生种种干扰。所以,要发挥小组围坐形式的优势,就要设计新的教学顺序,促使学生借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地探求规律。因此,我根据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既研究教材,更研究学生。不但教学生学,更要教学生会学。陶行知先生说:“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不能与学生一齐发明,那么他的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况且事事要先生传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学生呢?”陶行知的这段话就是把教与学联络起来,教师不是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自己去寻找。如我在教《拾贝壳》(集优识字第四册第18课)一课时,就以一个问题覆盖全文:从哪些地方看出小朋友非常喜爱拾贝壳?学生围绕“喜爱”充分展开讨论,并用“读——记——找”的方法指导学生交流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指出某些新词的词义,以及比较句子的方法。这样教学,学生反馈良好,讨论的气氛也非常热烈。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观察贝壳,展开想象,并尝试性地说一说,贝壳像什么,使基础教育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也启发了我在语文课上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一条新思路,也就是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备学生的活动,通过关键情景的创设和关键问题的突破,来带动学生认知结构的改组。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小先生制”用在分组教学中也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陶行知先生认为“他在做上教。他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他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大得多。”事实确实如此,教师如要把“阳光雨露”洒给出每一位学生,很难!而每组的一、二位小先生却能轻而易举地帮你做到,原因是他就在组员中间,他比你更了解同学。
    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学生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增进他们的知识。他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小组学习、小组讨论为孩子的言论自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注,取长补短。这样做,也使得原先那些孤言寡语的学生不得不开口说话,为他们创设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机会,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际能力。
    把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协作精神”、“小先生制”、“言论自由”同自己的分组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我实践行知精神的初探,对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让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行知先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