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改前沿☆探知识之起源求知识之归宿 |
作者:张向荣 发表日期:2005/04/22 20:21:45 浏览:912 |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明确指出“是生活法,是实现生活教育之方法”。在教学做中,做是中心,他曾多次强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他提倡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的小孩子”,培养出中国自己的爱迪生。他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我们要能够学,学从生活中学,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学。我们要能够教,教要教的其所,要有整个的教育,平等的教育。”作为担当培养新一代重任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知识之起源,求知识之归宿”,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以实现“行动——创造”的质的飞跃。
一、以行动为前提
1、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做法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与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背道而驰。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教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做好演示实验,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进行实验设计,加强实验改革;还要从教学内容改革做起,在课上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课后多布置一些实验习题、家庭小实验,课外扎扎实实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有了实践的意识,还必须有实践的技能,才能使科学活动能顺利完成,而实验的技能,必须在具体活动中才能形成、体现和发展,教师可从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着手,认真做好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化学仪器的使用、药品取用的方法,能制取多种物质,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的分数的溶液。对难度大的实验,让学生反复操作,多次实验,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进而全面、扎实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为“做科学”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做为中心
1、联系实际
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
如在讲“化学变化的实质”时可联系成语“点石成金”,从化学角度分析是否成立?探讨于谦的《石灰吟》反映了哪些化学反应?用“屠狗妖”的故事引入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在讲“碱的性质”时,向学生介绍松花蛋的制作并要求学生回家亲手做松花蛋;而在学习溶液的组成时,讨论怎样用分步稀释法来配制注射液。
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知识的源头上做学问,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帮助学生建立了从自然、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2、主动探究
陶行知先生提倡“每个教师都变成小孩子,加入小孩子队里玩把戏”。“教师应当引导小孩子一起玩”,带领学生去在科学的天地里“玩科学”,探究化学的奥妙,帮助学生寻找、搜索、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探究活动,在“玩把戏”中将所教,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
如对于铁生锈的原因,课本上给出结论:“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铁生锈的原因,作下列探究:1、铁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铁生锈是因为水的存在,铁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3、铁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推论:如果假设(1)正确,则在干燥情况下,铁在空气中就能生锈,如果假设(2)正确,则铁在水中与空气隔绝就能生锈,如果假设(3)正确,则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水分的条件下,铁才能生锈。在次基础上,可以设计如下3个实验:(1)将洁净的铁钉放在干燥密封的试管中。(2)将洁净的铁钉放在经过煮沸除去空气的水中。(3)将洁净的铁钉部分放在水中,部分露出水面,放置一周后,观察发现只有第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水和空气(其中的氧气)共同对铁作用是铁生锈的原因。
这样学生自己经过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解决了铁生锈的原因,而且比书上的实验更进一步证明铁生锈的确消耗了氧气(由水面上升我1/5可以证明)。
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获得解决问题方法,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创造为目标
1、调查研究
陶行知先生说:“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化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化学也要走向社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回报社会。
如组织学生对家庭常见燃料,空气质量周报、白色污染、废电池的种类和危害等进行调查,指导学生合理地设计出一套调查表,帮助学生从家庭常见燃料的种类、价格、消耗量、性能、来源以及燃料产物对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指导学生了解塑料的类型及如何鉴别各种不同类型的塑料,调查塑料袋在垃圾中的比重及塑料处理的难度;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和解决,与学生共同分析调查资料,编写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研究、学习,加强学科教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国情、乡情教育及法律知识教育,保护资源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
2、学以致用
“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对于更多的人而言,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进一步研究它,而在于应用它来分析和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及工作之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先生说:“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如亲自动手蒸一次馒头,验证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用食用醋与捣碎的鸡蛋壳反应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用铅笔芯粉作润滑剂打开因长期未用而难开的锁等等;取出音乐贺卡中的发声芯片,将其两级极接上导线,分别连接两根从干电池中取出的石墨电极,插入成熟的番茄汁中,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再如讨论溶液的酸碱性时,以日常生活中的醋、苏打水、食盐水、柠檬汁等代替实验中典型的酸碱盐的溶液,以深红色的花瓣、萝卜皮等为原料制酸碱指示剂等。
“手到心到才是真的做”,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精神与求实创新的意识;在“做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起源于实践,创造是知识之归宿。走出传统,走进创新,化学将更具无穷的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