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教育☆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
作者:吴志强 发表日期:2005/04/21 21:41:16 浏览:757 |
陶行知注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整个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新的课程理念也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培养其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组织生活语言,活化语言材料
语言首先是有声音的。人们的交流离不开听说。小学英语更要从视、听、说入手,然后逐步提高读写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语言交流情景中,借助投影、图片、实物、表情、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联系我们的生活,将文字活化为我们的语言。课堂用语的使用过程也是最真实的语言交流过程。如评论学生的“Well done!”,“Very good!”,“Wonderful!”鼓励学生:“Will you have a try?”,“Who will help him / her?”等。生活中的有关素材信手拈来,则为语言教学增添了真实性,文字材料活化为真实的生活。
2、扩充信息容量,促进思维得发展
教材是语言学习的依据,因受篇幅、课时的影响,教材不能囊括生活。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如:有关人物职业的单词教学,小学教材中的列举是有限的,离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有很大差距。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书本以外的单词,并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这样教学新知识,易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体味成功感,又很容易进行知识迁移,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又能跳出教材,找准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把自己的教学意图隐藏在和谐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兴趣。
1、合理利用真实情景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最真实、最直接的信息,教师可适当把握时机,合理加以利用。如在教“Where is he?”一课时,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学生缺席,就自然引出句型“Where is he?”(他在哪里?),其他同学可能会回答他在家里,他可能生病了。没有繁琐的讲解,凭借真实情景,因势利导,教学内容的引入恰到好处。又有一回正上课,来了一位低年级很可爱的小女孩,穿着粉红裙子,站在教室门口大声说:“老师,有人叫你!”教师里的学生正聚精会神地read and act,这样一来引起了骚动,不少学生开始挤眉弄眼。在大家以新奇、喜悦的神情观察一番之后,我边在黑板上板书Who's that girl? Do you know that girl? Is she in the blue skirt?”边请学生们用英语回答,将这偶发事件作为一个契机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2、精心创设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模拟表演、多媒体等来优化教学环境,使之形象化,真实化,能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①实物情景
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方法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授“fat”、“thin”、“big”、“small”时,我安排了一胖、一瘦两组学生坐在前排,然后拿出大、小西瓜,大、小梨子,大、小香蕉各一个,在复习水果名称的过程中,引出了“big”、“small”。然后把大的水果送给胖的一组,小的送给瘦的一组。在讨论为什么他们拿大的而他们拿小的时候,引出了“fat”、“thin”,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自己或周围的人或事物上,了解了新知的内涵,从而对新知有了更深的认识。
②画面情景
有些人、物、场景等是无法用实物展示的, 这可以借助图片、卡片、简笔画等进行教学。如在解释 sports meeting 这一词时,要在课堂上陈设情景是不可能的,用英语解释对小学生来讲也比较费劲,我便画了一些人在跑步、跳高、扔球的动作,同时在旁边画上许多人正在喊“加油”的动作。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在开运动会。这时,教师再点出 sports meeting,学生自然就毫不费劲理解了它的意思。既简单易懂,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形象感知和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有些日用品、小动物等可以用几笔勾画出来,学生得心应手。在学这类单词时,我便把作画任务交给学生,开展“画一画,赛一赛”活动,看谁画得快、画得好、说得好、说得多,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学生在读文中学画,在作画中学说,一边说,一边做运用或表情表演,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增添学习的兴趣。
③活动情景
“采取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英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练习。如:在学习会话内容时,由教师课前选好学生感兴趣的话题(shopping,party,asking the way …),再把学生合理分组,每组选出 leader,speaker,writer,actor(actress)各一名,课上分工合作,各组展开讨论。讨论完后,各组由 speaker 汇报讨论情况,actor(actress)进行表演比赛。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在活动中掌握的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
④多媒体情景
运用多媒体设计对话情景,可以改变课堂狭窄的空间,带领学生进入生活,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拨动他们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如在教学方位介词 on,under,beside,behind,in时,设计这样一个生活片段:今天要上体育课,可是小明却找不到自己的鞋,就问妈妈:“Where are my shoes,Mum? ”妈妈说:“Are they under the bed?”“Are they behind the door?”“Are they beside the sofa?”“Are they in the play house?”小明找得满头大汗,最后发现运动鞋在窗台上呢……对这段话进行配音,要突出那种找不到运动鞋的焦虑心情和找到了松了一口气时开心的表情。哪一个同学是最佳的配音演员呢?学生们均跃跃欲试,连平时不爱开口的学生也把小手高高举起,这比在课堂上机械的操练要有效得多。又如:学习-Can I help you?-Yes. / No,thank you. 语言内容时,为了多侧面、多角度地让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该句型,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生活中不同的活动场景加以练习,如在家帮妈妈干家务场景,在校帮同学补习功课场景,扶盲人过马路场景,商场购物场景等。这样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三、课内外活动一体化
除了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外,还需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外氛围之相辅相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口语、单词,大胆开口。
1、以活动为契机,抓住真实语境,让英语走向学生的世界
小学阶段组织的活动频繁,而且,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开展“生活化”语言材料的汇编、编排以及表演。这既使得英语走到学生的身边,走进了孩子的真实世界,又使得英语真正成为一种语言工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很值得提倡。如结合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让学生创编对话。
2、把作业生活化,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英语作业应该是活泼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把学习的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使自己的英语知识逐渐“沸腾”起来。
诚然,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以行之思想作指导,英语教学同鲜活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创设有利于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孩子们必然会在不断的锻炼中,眼睛日趋明亮,思维日趋灵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