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改前沿☆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导课程改革 |
作者:李美娟 发表日期:2005/04/21 21:16:00 浏览:625 |
陶行知先生的课程观是现代的,是与时俱进的,也是知行统一的。它与新课程理念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不少观点“如出一辙”,令人佩服。它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仍然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结合当前中学教育的现实,我认为首先必须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陶行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陶行知极力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教科书,甚至认为这种教科书“还是没有的。”陶行知在反对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的同时,对当时以会考科目取舍学校课程的做法进行了措辞更为激烈的批判。他说:“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他指出:“有些传统学校,名为认真、实际是再坏无比。他们把无所谓的功课排得满满的,把时间挤得滴水不漏,使得学生对于民族前途和别的大问题一点也不能想,并且周考、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弄得大家忙个不了,再也没有一点空闲去传达文化,唤起民众”。这种从功利出发,随心所欲地打乱学校课程的做法,其要害是让学校和师生与社会隔绝,与生活阻断。对此,陶先生明白地表示:“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于课程资源的全新思考。陶先生以生活为源头活水的课程资源观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领域里的灵活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是其课程资源观的理论基石。什么是生活教育?陶先生对它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三句话不仅明白无疑地阐述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揭示了生活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样,也说明了课程源于生活、从属生活和服务生活的道理。
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为学校课程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展示了无限广阔的时空,也对专门从事课程实施的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照起来,至少有这么三条:一是学校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改变课程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状况和教育中的某些假大空现象;二是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生活,给学生生活以教育。生活中的课程随处可见,随时可遇,是全方位的,也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有时往往是消极的。三是必须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鲜活的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科学课程等服务。同时,还要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因素,为建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服务。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丝毫没有贬低和削弱学校课程的意思,相反,陶先生对学校课程和教科书的重要性有极高的评价:“盖课程为学校教育之中心,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则其它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对于教科书,陶先生称之“课本便是用碗端来的饭,吃起来很便当。否则,一粒粒的散在桌上,是多么的难吃呵”,对于学生“没有课本是不易维持继续求进的兴趣”的,“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第二个方面的启示就是教学必须与做结合,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社会即教学,生活即教学,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青年陶行知回国看到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校置国家危亡于度外,只顾读死书的落后状况而提出来的。陶先生反对“教而不做,学而不做”,指出:“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只知读书不会做别的事,便是书呆子,书呆子和只会吃饭的饭桶一个样子。”由于社会制度的局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这一教学观点在当时并没有系统化、课程化。但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是陶行知先生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说明。“做中学,做中教”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先生课程方法观的生动写照。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既是对生活的说明,又是教育的方法。陶先生对教育法演讲过程中的“做中学,做中教”的地位是这样描述的:“教育法的演进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凭先生教授,不许学生发问;第二阶段师生共同讨论,彼此质疑问难;第三个阶段,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第四个阶段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并发现比现在可以做得好一些的道理。”陶行知评价说:“第一个阶段的教育连花也不会开,何况果子!第二个阶段的教育只会开花,不会结果。到了第三个阶段才会结果,但未必有美味。要想有美味硕大的果子必得跳上第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教学做合一之极,则它在此处已与科学打成一片了。”在陶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不仅是课程的教育方法,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
陶先生认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是亲知的过程。这就是说,没有“做”,没有行动,就不会获得真知。陶先生认为:“依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说知皆为不可能。”主张“百见不如一做。”唯有以做为中心的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理论与实际、思想与行为结合产生的真知识。陶先生认为单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结论好比得到国家的‘纸币’,亲身的经验好比国库存的“储备金”。没有相当的“储备金”,“纸币”发得越多越贬值。“陶先生的话怎能不发人深省?陶先生还认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同获得真知一样,离开了行动,离开了做,就不会有创造。“因为惟其行动,到行不通的时候,方才觉得困难,困难而求解决,于是有新价值的产生”,因为“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观符合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实践第一”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观点。
陶先生倡导做中学,做中教,这个“做”,不是盲行盲动的做,也不是胡思乱想的做。他说:“‘做’字在晓庄有一个特别定义,这个定义便是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动,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他倡导灵活的做,即做什么事,便看什么书,问什么人,用什么工具。”他倡导灵活的做,即做什么事,便看什么书,问什么人,用什么工具,“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他倡导有意义的“做”,在劳力上劳心,手到心到才是有意义的做。“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满。手脑都会用,方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陶行知的这首“手脑相长”歌,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做”的真谛。
从教授法到“教学做合一”是理念的转变,是方法的飞跃,它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学校教师要从三个方面积极应对。一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尤其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庆典上说: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二要锤练高超的教育教育艺术。“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共职务也是一种工艺,应当手到心到躬亲实行者。彼惟高谈阔论,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者,凯能二十世纪教师之名”?陶先生倡导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倘若教师没有动手动脑“做中教”的本领,是不可能指导学生“做中学”的。要让学生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教师就先要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要教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向前进、向上进不可。三要有独出心裁的创新精神。陶先生认为:“倘使不照书本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地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陶先生企盼老师们成为创造的教育家、开辟的教育家,创造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教育辉煌灿烂的明天。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第三方面启示就是必须全面实施创新教育陶行知的教育创新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教育理论的创新、教育目标的创新、办学形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这些创新大都在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上得到继承和发展。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还必须精通把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化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强烈动机和科学方法,才能真正肩负起教育改革的重任。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实施的创新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其内容则体现为三大要素: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中,创新精神是基础,创新能力是中心,创新思维是关键。缺乏创新意识,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未形成实际的能力,不会产生有价值的创造;不经过大量的创新思维训练,所谓的创新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简单地模仿国外“U型座位”、“师生席地而坐”的方法不会成为解决实际总是的根本措施。如果说,陶行知教育改革的困难是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黑暗的话,那么,我们所处的时代则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施创新教育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决策,也是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教师的共识。但是,对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宏观上看,国家的人事分配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从中观上看,现有的招生制度及其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从微观上看,现在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也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对教师而言,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有积极投身改革的潮流中,才能以自己的探索来丰富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让我们用陶行知的话来坚定对创新教育的决心:“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必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进去;不怕辛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的崇拜。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教师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还必须精通把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化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强烈动机和科学方法,才能真正肩负起教育改革的重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