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经纬☆好从饮水更思源 |
作者:沈兴根 发表日期:2005/04/21 21:09:16 浏览:663 |
——以陶行知思想指导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乡村的艺术教育,他视美育为生活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校承担了“十五”苏州市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为了保证该课题的有效实施,开发校本课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陶师陶这主线。
一、落实措施,构建特色氛围
(一)循序渐进,构建一个系列
陶行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他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竭力主张要发现有特殊才干的幼苗,立即给他以适当的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不致枯萎”。为此,我校制定了总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班主任及学生实际,分别确立特色项目,或布贴,或脸谱,或剪纸……从而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美术特色项目教育体系。班班有美术特色成了我校的一大特色。
(二)面向全体,狠抓两个参与
我校美术特色教育的重心不是只培养几个尖子,而是抓普及,现特色,促提高。因此,在创美术特色的过程中,学校首先突出抓学生的全员参与,要求各年级各班的学生全部参与美术特色训练,人人动手,个个动脑,真正做到学生的全员参与。其次,抓教师的全员参与,在特色建设中,教师是主力军,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那么,特色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三)延伸拓展,开辟三条渠道
1、主攻课堂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的主渠道,也是创特色的主阵地。陶行知先生提倡“快乐地教、快乐地学”,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注重审美性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性和愉悦性,同时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体验教与学的快乐。
2、延伸其他学科。美术与其他学科关系紧密,学校一方面将其他学科中蕴含的美术知识渗透于美术教学中,另一方面将美术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创设艺术氛围,运用艺术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精神需求和愉快情绪的体验,为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生长点。
3、抓好延伸拓展。陶先生将传统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他认为学校不要被围墙围起来,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用身心感受大自然。我校美术教育要向社会延伸,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社会,实地取景,品味美,创造美。
(四)因地制宜,优化四个结合
根据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要坚持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1、明确目标与分层要求相结合
定性:以美术教育作为媒介,引发、释放和发挥儿童的潜在能力,优化美术教育教学过程的诸因素的同时,优化各科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个性发展。
定量:95%的学生通过六年学习掌握三种以上的画种,40%的学生有较强的美术能力,5%的学生各级美术竞赛中获奖。
定层:第一层,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美术教育内容以“认识,情感,技能”三大领域为横系列,层次上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为纵系列,统一确定学校美术教育目标体系。第二层,分层训练,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训练中,落实子目标。
2、群体训练与个体指导相结合
(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是学校美术特色教育的出发点,提高是美术教育的发展,在美术课程上做到开齐、上好;在美术特色上班班有特色,人人动手,个个动脑,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同时实施“培优、提中、补差”的差异教育,集中成组,强化训练,保证个体训练时间,内容得到相对集中,知识、技能和情感得到提高与发展。
(2)培养兴趣与培养特色相结合。兴趣班是全校班主任所辅导的31个美术班;特长班是校级依据学生的特长组成的素描班、国画班和儿童画班,两者有机结合。
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堂是美术教育的主阵地。在美术课堂上,围绕“培养兴趣,诱发情感,加强基础,强化训练,生动活泼,发展素质”的主线,形成立体化的美术学科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与此同时,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辟了美术活动阵地,形成了特色成果系列,举办了各类各级美术比赛。
4、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学校一方面挖掘苏南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另一方面从本地所特有的文化资源中寻找养料,引进美术教育。如民间的“苏绣”、“剪纸”、“京剧脸谱”,丰富了学校美术的内涵,使学生倍感亲切,激起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五)立足特色,实施五育并举
美术特色教育不是狭隘的,五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合一的。学校立足美育,通过美术教育激励学生热爱美好事物,表现真善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创造劳动的价值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总之,以美辅德、益智、健体、促劳是我校全面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永恒主题。
二、发挥优势,开发校本课程
陶先生提出要留心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并得到特别的训练和培养。教材的选编要以社会和学生生活为中心,做到从丰富中求精体裁,从生活中求活的教材。因此,我们在美术校本课程设置时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我们以艺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南,以学校美术为校本课程,以现代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结果、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低中高三个年段,美术特色为出发点,制定了学校美术特色校本课程标准试行稿。我们将听取家长、师生、领导、专家的意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
1、开发独立性艺术课程。学校把美术、音乐称为独立性课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独立性艺术课程趋向于规范小化,充分发挥其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作用。首先我们整合内容:一是整合欣赏性内容,把适合小学生欣赏的中外优秀作品引进课堂;二是整合乡土性内容,如刺绣、吴歌、评弹等;三是整合技能性内容,如剪纸、编结等。其次我们改革教法:一是沟通师生情,融洽生生情,汇成“情感流”;二是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三是尊重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维持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四是引进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2、优化渗透性美术教育。李政道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站在人类知识的高度来认识,“它们都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通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因此各类知识是可以相互渗透的。美术课上的“口画”,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活动的联系。在其他学科中,学校一方面梳理其蕴含的美术因素,渗透美术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利用美术为其他学科服务,如在语文中以画释意,以画析文,以画揭旨等。
3、优化活动性美术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和创造美术的能力。”实际中,学校开辟了三个活动阵地:一是“美术创作天地”,广场中央的“地面粉笔画”,走廊的“墙壁瓷砖画”,空中“飘扬的彩旗画”与各班的“桌面特色画”构成了立体的活动系列;二是“美术特色展示”,形成校级——年级——班级的三级特色成果系列;三是开展美术竞赛,如全校性的“艺术畅想”现场作画、“六一艺术园”、“社区的美术活动等。
4、优化隐性美术课程。隐性课程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体、舆论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构成客观环境气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创设艺术化的学校环境,使校园怡人化、艺术化,让学生在原有艺术美的学校环境中受到陶冶。其次,建设艺术化的环境,充分利用每一方墙、每一块地,张挂艺术家画像、中外名画……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再次,融洽人际关系,老师以平等、诚挚、友爱的态度对待学生,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和师生关系。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也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与时俱进,明确特色规划
陶先生在《中国新教育》中提出“自新、常新、全新”的思想。这与现在提倡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思想相吻合。当前各地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为特色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构建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确立新课程理念,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断创出时代新高。
1、形成先进办学理念。一是以先进理念为依据,有个性特色,做到方向明、理念新、思路新。二是坚持素质教育十条规定,规范和创新教学行为。三是借用外脑,走与专家相结合的道路。利用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带动学校的发展和转变。四是吸纳国际上领先的思想,用苏南现代美术特色氛围感染人、启发人、鼓舞人。
2、加强特色教育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美术特色活动领导小组建设,全面负责实施和调控。加强课题组建设,教科室、课题组、教导处、少先队和全体师生组织实施,联合攻关,开展活动。立足特色教育,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步,使课题研究日常化、过程化,保证其正常开展。
3、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和师生实际,开发、利用、传承和创新苏南传统文化艺术,确立特色项目,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美术特色项目系列。优化独立性美术课程、渗透性美术课程、活动性美术课程和隐性美术课程。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努力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体系。
4、加强特色活动。既加强各班的特色活动,又加强校级兴趣小组的管理,从数量、质量与成效上形成一个活动与考核体系。
5、完善课题研究。立足校本课程的开发,以美术特色项目建设与目标体系为抓手,开发教材,完善校本课程。教材图文并茂,有童趣。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级课题组深入研究,加大教革力度和渗透深度,提高教科的含金量。
6、加强协同攻关。平时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相互取长补短,主题鲜明地开展研究。
7、提高师资水平。走出去,请进来,培训艺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两支队伍,不断提高科研和美术特色的活动能力、师德素养和品格。
8、办好小记者。加强小记者的培养与衔接,积极为《中国校外教育》、《教育科研信息》等刊物投稿,为宣传学校艺术教育提供阵地,发挥作用。
9、优化美术课程。改革独立性课程,优化渗透点的挖掘与寻找,优化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优化自然美术的欣赏、社会服务、美术实践、美术成果展示系列。
10、遵循六项结合。即普及与提高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点与面结合、艺术教育活动与研究结合、艺术教育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
11、建立美术特色档案。实施一年级到六年级跟踪考核,及时反馈教育成效,调整教育措施,不断强化,动态管理,保证美术特色的深化。
创特色学校之路是漫长的,学校美术特色教育的意义又是深远的。今天,这里所结出的艺苑小花,昭示着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将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的春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