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刊首论语☆有创造,才有生机
作者:凌龙华   发表日期:2005/04/21 20:56:56   浏览:583

对于陶行知先生的敬仰,始于先生的那句肺腑之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先生的伟大,自然不在于其言。当先生把名字由“文浚”改为“知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热血青年正在以科学的精神开始新教育的探索;而当先生把“知行”改写成“行知”时,我们则分明看到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现代教育家诞生了。
      捧读《陶行知文集》,我为先生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所感动,为先生的民主教育思想所吸引,更为先生“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关注生活、呼唤创造”的教育实践所震慑。由此我在发问,教育应关注什么?由此我在深思,今天我们该如何学陶?
    一是让教育洋溢生活气息。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学习是人生历程中最富意义、最具持续力与推动力的进取体验。因此,我们的教育理所当然要成为一种“自然的、健康的、充满诗意与智慧的生活”。学习与体验的疏远,教育与生活的隔离,使得我们的教育正沦为一种“制造”,一种类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一味往产业化、规模化方向推进,其结果必然使多彩的教育呈现出苍白的、偏面的辉煌:成绩上去了,活力消逝了;压力加大了,激情衰减了。教育的非生活化,生活的非正常化,让厌学情结越结越沉重,让教育者的心胸越变越狭窄。须知,脱离大地的英雄是脆弱的,驳离生活的教育同样是缺乏后劲的。但愿这只是新世纪大教育进程中的小小偏轨。
    二让科研闪耀思想火花。
    穿行在陶行知的教育世界,一股久违的清风扑面而来。读着“六大解放”,读着“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我为先生不事雕饰的文风和不拘一格的立论而折服——至高至深至真的理念,原来可以表述得这样朴实这样清新这样活泼啊!观照今天我们的一些教育科研和所谓论文,动辄课题挂帅,一副理论面孔,真是可笑又可悲。学校是生机勃发的“社会”,教育是诗意盎然的“生活”,因而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理应让生机的社会与诗意的生活飞架起一弧美丽的探究彩虹──源于实践,反哺行为,鲜活朴实,气象万千!
    三让探索呈现创造价值。
    “教育是什么?教人变!”这是先生写给未来教师──师范生的一篇文章的开头。要言不烦,直奔教育要义。在著名的《创造宣言》中,先生更是满怀激情慷慨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是啊,对于教育和生活,还有什么比创造更富意义与价值呢?先生一贯主张活读书,活教书,倡导“教学做合一”,并特别强调“做”的内涵(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正是有了这个特定的“做”,教育活动与教育探索才有了生命的价值,才能不断生成新意义,不断产生新绩效。在“创造”方面,先生无疑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先生的先生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而陶行知先生则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如此反弹琵琶,并不是说陶行知比国际大师杜威更高明,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却是生动与深远的:一切的创造只有“立足现实”“与时俱进”才能生根开花、硕果累累。(前者是基于国情,立足于平民教育;后者是面对“现代”教育,呼唤回归。国情不同,时机不同,思想、理念自然也不同。)
    今天我们学陶,我想,关键的是学习先生的思想,学习先生的创造精神,如果有谁还以捍卫者的姿态抱定先生的一言一行奉为圣经,生搬硬套,我想先生会在九泉下哭笑不得的。只有创造,才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