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育实验的新创造---朱永新在吴江市“师陶学陶推进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的讲话 |
作者:朱永新 发表日期:2004/12/29 13:36:58 浏览:3696 |
吴江是我非常钟情的一块土地。10多年前,我还在苏州大学的时候,就与吴江教育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最近我整理《朱永新文集》,在编写“学术年谱”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到吴江的次数超过其他所有的地方。吴江教育在许多方面的追求是卓有成效的,比如市教育局开展语文教学改革,组织了薛法根等一批人马,扎扎实实开展,很有成效。
大家知道,我们办了一个网站“教育在线”,在全国很有影响。教育在线有一批优秀的网友,发展得非常快。我们教育在线就有两个“惠芳”,一个是张家港的陈惠芳,一个是梅堰实小的孙惠芳,他们在全国的很多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的教育随笔;薛法根,那就更不要说了。吴江教师的发展、成长非常快。
最近这一年,吴江教育局又成立吴江市素质教育培训中心,在这块土地上苦心经营,这里建设得很漂亮。风水也好,又有学术味,“吴江师陶馆”也很有特色,以后可以作为我们新教育实验、学陶师陶的一个基地。
今天我想讲的题目是《新教育实验的新创造》。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前天,我们一位网友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说我们的实验好像有点准备不足,不像很多的教育实验那样,体系十分完整,方案十分详细,说我们是不是太急了。我没有在后面跟帖,但给她发了一条短消息,我说这正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的特点,她说的那些缺点正是我们的优点。我们的实验必须发挥教师的特点、创造力。我们也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我们有目标追求,我们的目标追求是“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我们有核心理念,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我们有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我们有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主要观点有:“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我们有六大行动,我们的“六大行动”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悉应用双语,建立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我们有“十大领域”:理想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我理想中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学校……
我们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与框架,但我们不能束缚老师。我们更鼓励老师们自己的创造。
的确是这样,在我们的论坛上,有许多的老师每天在行动,有许多老师开了教育随笔的专栏。开专栏是需要勇气的,全国“十杰”教师窦桂梅也成为了我们的网友,她也在“教育在线”开了专栏,普通教师就开在她“家门口”开专栏。我们的老师就这样“行动”着,按“六大行动”去做,那很好,但更要创造。
比如网友大潮河,在他们学校加入实验之前,他个人先参加,他是德育处主任,他提出了“新德育”的思想。还有黄金海岸、海子等等,都很富有创造性,我很高兴为他们的集子写序言。读海子写给学生的信,写得真是让人掉泪。我读这样的信,真是希望自己能回到童年,再当一回学生,这样的信会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把心灵献了孩子,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呢?有了这样的生活情感,你就会不断地更新观念,就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行为,技术层面都是次要的。
再如高子阳老师,除了每天给学生写一封信之外,还在“经典诵读”中引进了“回文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吴江的学校当然也有,你像市实小利用“走廊”,发挥走廊的作用,让走廊成为孩子挥洒才情的地方,那也是创造。再如金家坝中心小学的张秋瑛老师,五十多岁的人来,从零开始学打字,撰写教育日记,在我们教育在线被称为“青春偶像”,我看她最近除了自己发帖,还在进行网上的交往!
我们的老师在这样的过程中,焕发了青春!
我们吴江有一位老师的话说得非常好:“新教育实验,并没有给学校带来高楼大厦,却让学校书香飘,激情溢;也没有给老师带来福利待遇,却让每个教师体现了生命的价值;更没有给学生增加时间和考试,却让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我们的新教育实验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主要是要农村做,“农村包围城市”。
我们与媒体的合作也非常好。
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推出最有价值的东西。
我们也不拒绝其他的优秀成果。
我们提倡进入创造的境界。
我们开展实验,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影响考试?这我很自信,我认为不会。如果影响了考试与升学,我们的实验就不是好的实验。
有人说,我们的实验为什么没有数学?其实这不奇怪,很多教育改革都是从一个学科开始做起来的。比如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比如邱学华的尝试教育。当然,随着实验的开展,我们也有老师在进行探索,比如张向阳就在探索数学教学。我们还有“熟练运用双语”,就是做英语;我们还有“建立数码社区”,就是做计算机教学。但更重要的还是理念。
只有创造,新教育才有活力;只有创造,新教育才有生命!
开始这样做,设计好这样做,最后还是停留在开始的地方,生命就会有很大的限制。
新教育实验,需要我们去创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