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搜索引擎
 ☆流动公告:
行知论坛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参观
 
运用陶行知思想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作者:潘敏惠   发表日期:2002/12/03 09:30:38   浏览:4879

运用陶行知思想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芦墟第二中心小学 潘敏惠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它是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这都说明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因此,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知道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地学习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那么,如何使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呢?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看 慧眼看社会,辨别美与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就是说教育要从社会生活出发,适应人民生活需要,适应社会生活需要,教人发明工具,就必须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有好有坏,参与了社会生活,就能分辨出好的生活和坏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教人过好的生活,受好的教育,认识坏的生活,改造坏的教育。所谓“看”,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仅用自己的眼睛,更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领略社会生活的变迁状况,人文状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工厂,使他们亲眼看到产品的诞生,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关于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同样也能培养学生爱惜物品的习惯,知道损坏物品,即使是自己的,也是不对的。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去附近的疗养院游玩,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使学生认识到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我还组织学生到菜市场去领略社会风情,利用菜市场这个社会的缩影,让学生知道社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并通过班会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算是一个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听 耳闻天下事,从小树大志。
      这里的听,不是学生听教师讲课,它具有更深广的内涵。学生一天到晚读书、看书,读的是“书”,看的是“书”,长此以往,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而且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也是不全面的。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也就不深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在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听英雄事迹报告会、听劳模事迹报告会等,邀请当地一些知名的英雄人物、劳动模范走进校门,现身说法,使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建立起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目标。而听劳动模范的报告会,能起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的作用。
      此外,我还建议学生平时多收听新闻广播,使学生能了解世界上政治风云的变幻,人民的生活状况......使学生摆脱了以前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
      三、做 手脑相结合,服务于社会。
      陶行知先生从实践中指出“教学做合一”、“手脑相长”等教学原理,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能服务于社会。我们学校前面有一块空地,我利用劳动课,动员学生一起锄草、开荒、撒菜籽,经过精心管理,青菜收获了,学生把一棵棵青菜送给了部分老师及孤寡老人,这不仅使学生尝到了劳动的滋味,也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我班还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比赛。如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我班陈国栋同学发明的自动捡废纸器,使学生不低头不弯腰,只要一提一拉就能拾起废纸,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好评。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贯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的思想。这不仅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还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在社会中接受教育,在生活中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