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幼儿园数学学习观的变迁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
作者:市实小爱德双语幼儿园 潘国英 发表日期:2008/08/07 06:10:05 浏览:251 |
随着《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在幼儿的贯彻落实,幼儿的数学正向“生活化数学”、“应用性数学”发展,数学教育的内容从以往的强调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点,引导孩子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
正当“生活化数学”在幼儿园迅速发展之际,笔者重温了陶行知先生的儿童教育思想,在细细品味后深深地感受到,新纲要所倡导的幼儿数学学习观与陶行知先生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先生的这种思想在今日依然保持着先进性,并对我们新课程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由书本世界向现实世界回归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小让孩子学习抽象的数字、学习加减法,强迫幼儿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技能。在传统的幼儿园分科教育中,数学教育单纯以传授知识、概念为主,目标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和孩子都感到比较枯燥,有的孩子甚至出现害怕学习数学的情绪。
从数学学科本身特点来看,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孩子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通过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建构数学的概念,所以说,数学是来自于生活的。
从幼儿的学习心理看,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数学教育来自幼儿的实际生活,那幼儿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激发。但反过来,如果我们脱离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学习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或技能,只能是纸上谈兵,学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而且会给幼儿的终身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精神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有明确的表述:“能从生产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显然,纲要认为,数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帮助孩子更有条理地认识周围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让学生回归生活,让数学教育生活化,不仅能改变传统教育中幼儿从知识到知识,从概念到概念的被动学习状态,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由此可见,数学教育内容由书本世界向现实世界回归,是新纲要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这样的理念其实我们可以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实践证明,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将更活、更新、更真。
二、幼儿数学教育形式从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幼儿为主体的人性化回归
数学思维强调逻辑概念,因而比较抽象,这对于尚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水平的幼儿来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的。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教师常常是采用以图画等表象为中介的一些数字练习后,开始讲授抽象的符号。从知识到知识,从概念到要领的教学方法。与幼儿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产生很大的冲突。幼儿总是处在被动的应付。而新课程所倡导幼儿数学学习观是: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幼儿是数学知识建构过程中的思考者、说明者、解释者、合作者、交流者、争论者等角色,而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显现出来的不再是权威的指导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共同建构者,在这样的教与学中,孩子和数学之间、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被拉近了,大大降低了幼儿学习数学的难度。
这种幼儿数学学习观的变迁实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教育观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即如何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和教育儿童。这多们可以从陶老先生的儿童教育观中得到一些启示:
例如,如何认识和教育孩子、教师与孩子的教学相长以及引导孩子“教学做合一”,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数学,等等。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和实践依然能给我们今天的幼儿数学教育乃至整个幼儿园教育带来启示,这充分体现了陶行知思想的先进性、深刻性。这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纲要,更好地提高幼儿数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