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江 行 知 网                    


 
标题: 艺网情深(艺术区访谈汇编)
  本主题由 秦文娟 于 2006-4-26 08:11 置顶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艺网情深(艺术区访谈汇编)

为了配合网络研讨会议,我们将论坛中访谈的专帖进行了整理,共选出十一篇访谈记录,现根据张总的要求发在论坛上,朋友们可以看看!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网络,打开教育科研的新天地(沈局写的序)

●教育局 沈正元
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教育研究的科研是不完整的科研。多年来,我市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并优化中小学艺术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和孵化功能。与江苏教育报刊社合作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苏南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十五”期间,又成为了教育部艺术教育实验县,承担了相关课题的研究任务。全市上下协同,奋力攻关,我市艺术教育科研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以培养,一批优秀的艺术教师脱颖而出,专著《现代中小学艺术教育论》由江苏教育出版社重点推出,具有吴江特色的艺术教育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教育科研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及改变。在艺术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我市艺术教育研究工作者与教师不断创新科研方式,敏锐地捕捉到网络技术在教育科研中功能,借助吴江教育信息网为教师搭建互动学习、交流研讨、提高业务素养的平台,拓展了教育科研活动时空。我市艺术教育研究者、艺术教师以及关注艺术教育其他老师围绕艺术教育的有关话题,在“行知论坛”上展开了热烈、持久而深入的探讨。这些话题都有集中、鲜明而有撞击力的主题。或分析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地位的确实,或剖析艺术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或交流艺术教育的成功做法,或展望艺术教育的美好前景……有前瞻性的理论,有务实性的实践分析;有宏观、中观层面的探讨,有微观的探索……本汇编就是从中精选出的部分话题。
    读着这些话题,回顾我市艺术教育发展历程,感慨良多,启发更多。启示之一就是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教育科研应该成为教师参与科研的一种崭新方式,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面对面的交流固然是一种好形式,而网络式的交流因其没有时空的限制而功能独特。假名(网名)说真话,真名说假话(违心的话);虚拟的空间,更容易让教师畅所欲言,有利于话题的深化:教师的智慧与思想可以在虚拟的空间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可以在虚拟空间实现亲切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这种科研打破了教育专家的“话语霸权”,平等交流成为可能,交往关系更趋于平等、宽容、和谐。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产生了大碰撞,人们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个性投入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同时,实现了信息资源超时空的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使处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刻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且,由于网络的“超文本”特征,使得跨学科研究也成为了可能。
    网络为教育科研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那扇窗为我们呈现更加亮丽的教育风景。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高级中学副校长沈正元的艺术教育观

【佳宾简介】沈正元,吴江市高级中学副校长(现为吴江市教育局副局长),江苏苏州市和吴江市名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主持人】秦文娟
【主要参与者】王展鹏、迷途老企鹅、空军、黄正刚、娄小明
【选自论坛】吴江行知论坛艺术茶馆



秦文娟:本周“沈氏茶道”:取理念之水、采实践之叶、传统工艺加现代技艺,精心泡制,香飘千万里。闻之提神,喝之解惑。开张迎客只有一周,限量供应,欲提神解惑者切勿错失良机。
    娄小明:市高级中学是以艺术特色作为学校的一项办学宗旨,当今吴江艺术特色学校鳞次栉比,特色学校特字当头,那么与其他特色学校相比,高级中学的着眼点有何不同,走的是大美育还是小美育之路?大美育是一个大的范畴,,也是一般学校望而却步的,请问,沈校长认为大美育的入手在何处,如何做大?
    沈正元:我认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不是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当然,基本的技能还是需要培养的)。因此,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艺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着力于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上,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矫正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上的偏差,把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而培养不是几个所谓的艺术尖子;二是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广泛地收集和筛选艺术信息,在研究性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鉴别美,学会审美,而不仅仅把眼光盯在学生艺术技能上。
    王展鹏:据我所知, 贵校在信息化方面走在全市各校的前列,并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学生潜能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可否请您谈谈你们在艺术教育这个领域所做的工作?谢谢!
    沈正元:关于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我们学校的三位艺术老师(汤晓峰、陆桦、黄苏园)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结合课题“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提高审美能力”开展研究,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秦文娟:你是怎样把学校艺术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议程上,你对你们学校的艺术教育质量和艺术教师 的工作是怎样评估的。
    沈正元:关于考核,我认为不在结果,而在过程。过程做到位了,何必去考虑结果呢?
    对于艺术教育,我们没有专门制定考核条例,而是制定了教研组的考核条例,一学期考核一次,是一个综合考核,注意到了学科的个性和特点,尤其是教育科研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力度。让教研组扬自己的长处,在扬长的过程中发展自己。上学期,我们学校的艺术体育组就获得了考核的第二名。艺术体育组这个小学科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艺术教育的地位和成效也就可见一斑了。
    王展鹏:我看到您的签名很有特色 :“关注生命,发展个性”——征远在线欢迎您!“实践与探索交融,智慧与思想碰撞——征鸿论坛欢迎您!把学校建成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吴江市高级中学欢迎您!”
    您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论坛风格进行了高度概括,特别是“把学校建成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更是将学校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出来,我想请您谈谈“以人为本”这个话题,好吗?在不少学校也提出类似的口号,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并非如此,对于一个做得非常出色的窗口学校,你们是怎样将它落到实处的?
    沈正元:关于以人为本,我把自己的一篇文章的第三部分转贴在此,算是我对以人为本的认识,与各位一起探讨!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人本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思潮,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也产生了影响,特别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作些分析,就不难发现,人本主义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种教育思潮存在许多融合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都强调开发个体的潜能。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内在潜能的发展。如何去发现儿童的潜能,使每个人的学习更接近于他的特殊潜能,是未来教育面临的最伟大的挑战。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强调个体潜能的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把其发展的可能性展现出来。
    二是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人本主义教育主张培养“完整的学生”,追求“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实现受教育者在身体、精神、情感、理智等方面的有机统一。我国素质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其实践主题最根本、最集中地也表现为对完满人格的培养和追求。强调德、智、体等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具体落实,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是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本主义教育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出发,十分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素质教育从革除“应试教育”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弊端出发,也极力倡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四是都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不论是发展的程度还是发展的方向,每个人的潜能是各具特色的。所以,在教育中,必须提供形式广泛,不同幅度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选择合适的课程,从而不断取得进步。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人本主义教育对于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启示之一:要“以人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
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目中无人了,而要“以人为本”了,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是要把学生视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视他们为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要确立这样的信条——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
    二是要让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每一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定的价值,学生也是如此。作为特殊的生命个体,学生对人生 价值的追求,既有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渴望,更多的是得到了关爱、尊重,获得成功等精神的需要。因此,中小学教育要发现人的价值,创造条件使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视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在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使学校真正成为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
    启示之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达尔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应当具有自己的个性;只有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所以,中小学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就是要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我们这里说的个性是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的综合体,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长不能视为其个性。因此,我们说的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指使学生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上,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适应学校教育,而应该努力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个性。
    启示之三:要转变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不可否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不成熟的群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使其得到不断的发展并走向成熟,但学生又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他们在人格上、地位上,与老师是平等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始终围着教师转,教师成为了教育的主宰者、评判者。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尤其是师生关系上,要改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师+家长+朋友+学生”
    ——首先是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其次是家长,对学生要有母爱亲情,无微不至;
    第三是朋友,要与学生平等沟通,要有民主作风;
    第四是学生,教学相长,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
    具体来说,教师一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对学生充分发展他们自己的潜能充满信心,时刻关心学生;二要无条件地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三要学会宽容,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真正失误甚至错误,要做到学生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等等;四要努力形成一种具有真实、接受和理解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五要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活动,说明自己的感想和价值观及其各种情绪体验。启示之四:改革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性内部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诊断教育效果,调节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作用。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越来月显示出致命的弱点,造成了不良后果。
    一方面迫使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整体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滋长了学生的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取高分,而获得了高分就意味着某门功课的最终完成,无需再继续深入钻研了,对分数的追求掩盖了真正的求知、认识与发展。
    同时,分数是由教师给出的,学生被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既没有评价的义务,也没有评价的积极性。最终成为分数的“奴隶”,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必须加以改革。运用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是使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持续人的整个一生的过程,学习旨在形成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发展。对这种学习进行评价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
    自我评价法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避免了因分数竞争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这种评价是个人对自己作出的,而且始终保持的一种自我估计;它表达了一种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并表明了个人相信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程度。在自我评价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业成绩,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起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当然,人本教育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不仅仅这些,而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失之偏颇,如,它过多地强调教育的自由,片面地否定教师的作用,等等。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必将对我们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展鹏:众所周知 ,沈老师是我们科研的专家,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研究艺术教育的历程!
    沈正元:对艺术教育,我没什么研究。只是由于在教科室工作的原因,接触了艺术教育。如果上溯的话,应该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向许多艺术老师学到了艺术教育的知识和教育理念,感谢艺术老师们!
    我认为,任何一门学科不可能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总有这样那样的相同或相似点。我对艺术教育的一些思考首先是从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似点开始的,然后寻找其个性,做研究.同时,不管什么学科,在传承教育理念和思想方面,它们更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便是我们这些艺术教育的外行研究艺术教育的切入点。
    迷途老企鹅:你说你接触艺术教育是工作环境的缘故,而研究她又多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想,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这些不会都是被动的吧?请问你独立思考下曾经关注的艺术教育问题有哪些?
    沈正元: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去研究艺术教育那些很专业的东西,我们研究的是艺术教育的规律。这些研究,需要研究者懂得教育教学论、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心理做分析、研究,不是非要艺术老师去做,而恰恰需要懂教育教学心理的人去做,所以,我认为能否研究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是否懂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空军:吴江高级中学是以数字化校园和网络教学著称的,那么你校在为师生提供和储备艺术教育的资源方面做了什么?这些资源,师生们有地方和时间共享吗?
    沈正元:数字化教与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向师生提供资源?是我们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我有个观点:物质的东西是金钱可以买来的,只要有钱,都可以做到,但是观念等东西恰恰是最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网络建起来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使用和不断地探究,上层次。
    在资源方面,我们学校采用(1)“购置”(买资源库,但这并不是好方法,因为买来的东西不符合本校的实际,不实用);“下载”(但需要重组);(3)“自建”(很费时,但很实用,需要全体老师参加,要建成互动、开放式)。
    我们学校网站的发展方向是为师生的教与学服务,拟建成“四个中心”——就是信息中心、学习中心、资源中心、研究中心。
    空军:研究和执行是不矛盾的,研究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执行者,就像一个建筑设计师,他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建筑工人。
    沈正元:对艺术教育,我想的比较多的还是我们的老师如何从“人本”出发去定位教育教学的目标、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艺术教育如何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使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成为高雅者。
    迷途老企鹅:冒昧地“考”你一个问题——跟“人本”相对的,你知道现在的艺术教育是什么“本”吗?
    沈正元:看看国外教师专业的发展趋势,那些只知道上课、上课、上课,不知道思考与写作(教师也是课程的设计者),是难成大器的。至少可以说他不是个十分优秀的老师。当然,只知“研究”,而且去研究那些浮于表面的东西,只知道写那些不着边际的文章者,自然也不是好老师。我对我们学校的老师倡导“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化”,就是希望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迷途老企鹅:人本的教育理念,必然以人本化的教育评价为导向,请你结合“人本管理”的思想谈一谈艺术教育评价好吗?
    沈正元:评价应该像空军所言,宽松一点为好!
    至于艺术教育研究的方向,我个人认为应该深入研究学生,艺术教育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觉得上音乐、美术(艺术)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至于科研活动,我认为要求变、求新,使教师感到新颖、好奇,从而乐于参加;还要求实,要让教师真正感到有效果,对自己有益。
    东南风:对于高中来说,现状是“以高考论英雄”,学生忙的是升学、考试;家长不惜高价送孩子去升学率高的学校;校长以高考成绩发奖金;学校的生命线是生源,考分既质量的体现。那么,在这种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付之与现实吗?现在的老师不是一个劲儿想尽各种方法使学生提高考分、“以分为本”吗?
    娄小明:坚持以人为本治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紧扣信息教育的抓手,是否就是沈校的治校策略。这条内涵化之路是否带来了外显效益的不明显,你认为艺术特色最终表现在师生上是怎样的——市高中的师生艺术素质有何特点?
    沈正元:其实,“以人为本”与追求高质量、高升学率并不矛盾,而现实中人们常常把两者对立起来。尽管当前的教育不可能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但是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一切从分数出发,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了分数。我们应该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些、愉快些,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分数提高的同时各方面的素质都或多或少地得以发展,其中包括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此,我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教育追求的至上境界。所以,我们学校提出了关注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作出了努力,尽管我们做的还很不够,但是,我们对人本化的追求将是持之以恒的。我们不把人本化与升学对立起来,而是认为两者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也因此,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培养目标:
    坚信念: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祖国,懂得要为人民服务,有较强的责任感;
    健身心:具有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能适应较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能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有不怕挫折、不畏艰险、自我平衡的心理品质;
    会求知: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
能自立: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学习能力,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别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具有自我评价能力、鉴别是非能力;
    善合作:具有健康的交往意识,善于与他人交往,能尊重他人,善于与人合作;
有特长:在各方面素质比较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一方面的素质得到比较突出的发展,即有特殊的兴趣、才能和成就;
    能创新: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有不断探索真理的精神,有创新的实践能力。
    关于高中的艺术教育,我认为其定位应该是——着力于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上,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矫正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上的偏差,把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而培养不是几个所谓的艺术尖子;
    二是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广泛地收集和筛选艺术信息,在研究性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鉴别美,学会审美,而不仅仅把眼光盯在学生艺术技能上。
    和斋:我想,吴江市高级中学之所以成为市内高中的新锐,正是缘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理念吧!?
    沈正元:对于评价,我的观点是目标定得实在一点,从学校教师以及艺术教育的实际出发;方向前瞻一点,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出发;过程注重一点,加强对过程的管理;考核宽容一点,注意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王展鹏:其实考核说白了是为了什么?我的理解:它是促进教师进步的手段。但在现实中我们的不少考核目标定得很高,让教师觉得高不可攀,这样的考核对教师的工作是不利的,因为没有人会为一个几乎无法达到的目标去努力!而“跳一跳,摘苹果”这样的目标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作用我认为同样是巨大的!鉴于此,我十分赞同沈校长的“考核宽容一点”的说法!
    黄正刚:你说的很对!
    但同时我认为:考核在无形之中加剧了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在无形之中“变质”,其最终的结果就可能会又走向“分数”化。
    所以,还是“考核宽容一点”最符合我们目前教育的“国情”或者说是“教情”!
    秦文娟:关于评价上的四个一点:
    目标实在一点,方向前瞻一点,过程注重一点,考核宽容一点。充分体现了你们学校的人本化,“以人为本”真正在你们学校的实现。我呼吁:我们学校领导多一点人情味,
校长和我们老师也要以情换情,以情感情,以情动情,那么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才会有“情”,这就是“爱”情,关爱学生的情。记住:领导是我们老师的榜样!
    沈正元: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的校长们好好地研究、琢磨。管理不能简单化,不能一刀切,不能纯量化。
    娄小明:有时跳出问题看问题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更何况沈校长有理论的高度,有发展性的眼光,有全局的观念。请你联系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谈当前艺术教育最缺失的是那些方面,应该怎样解决?
    王展鹏:对! 请您点击一下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艺术教育改革中的“软肋”!
    沈正元:我认为,当前艺术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务虚不够。就是教育的理念没有更新,不适应教学改革的潮流。理念是虚的,但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左右着教师的行为。我们过于急功近利,追求艺术教育的成果——多少学生考级、多少学生获奖。这些定位,对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起到了阻碍、抑制的作用。
    2.地位不够。从学校的管理者来看,我们的一些校长并没有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子。他们的潜意识中始终把艺术教育视为副科,他们追求的始终是分数分数还是分数。有的校长甚至认为艺术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学科成绩,把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对立起来。我一直认为一个校园应该充满歌声、笑声以及喧闹声,如果没有了这些声音会是一个很冷寂甚至可怕的校园(那些声音代表了生气和活力,代表了生命力,为什么我们有的人不喜欢听呢?)。
    3.实践不够。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具体的行动来体现,我们的教育改革口号多、实践少、成效更少。我们提出了许多的艺术教育改革的理念,有多少变成现实。曾经与胡主任一起编了《中小学现代艺术教育论》,有过一些美好的教育理念,畅想过教育的理想,但有多少成为了现实。当然,在实践上我们会碰到不少的困难和阻力,也许会失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重蹈覆辙。改革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我真心希望我们的艺术老师大胆实践,探索新的模式。也希望我们的校长真正给我们的艺术教育以应有的地位,支持艺术教育的改革。
    4.胆量不够。一是说我们的艺术教育改革的胆量太小;二是说我们部分艺术教师自信心不足,他们首先自己把学科定位于小学科,地位低。其实每门学科只要存在就是合理,就有它的作用,我们老师要自信自己学科的功能,要努力争取自己学科的地位。世上没有救世主,赢得学科的地位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要发挥自己学科的作用,要让学校领导、其他老师觉得艺术教育真的“不能少”。
    5.引力不够。任何一门学科要赢得地位,很重要的是要赢得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我们有些艺术老师上课单调、乏味,自然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曾经看到过一个调查,学生居然把音乐美术视为最不喜欢的课。我认为理想的艺术课应该是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方法灵活,学生负担很少,是一种学生陶冶性情的好场所。
    杨勇诚:综观我们学校艺术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是思想和理念。而教育理念不是靠教育外界因素形成,靠的是教育本身。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很多,但是学校艺术教育究竟应该用什么教育思想来统领?用什么教育理念来指导?没有了这些“虚的东西”,就不会有前瞻的教育目标、超前的教育意识、长远的发展规划……艺术教育永远是学校教育的附属品。
    我们务实的事做的也不少,树学科带头人、评百节好课、学校艺术节、文艺调演、三独比赛……虽然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和正确的治学理念,原本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变的“很虚”。
    艺术教育不是列入升学考试的学科,所以艺术老师可以在严格实施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的干一番。艺术教师没有阿拉伯数字的压力,更有利与搞一些前瞻性的教学实践。我们学校把项目学习引入艺术教学,打破传统概念上的艺术课堂教学方式,到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行不行、成不成”,但是,课堂教学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多起来了,我们坚信只要认真实践,将来会有收获的。
    试想:其他学科的教师敢这样做吗?学校会让其他学科这样做吗?所以,艺术教育原离阿拉伯数字不一定是坏事。我们艺术教师应该放宽心态,认准目标,做自己想做的事。
    沈校长倡导教育以人为本,我建议艺术教育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还要加一条:以我为主。具体地讲:艺术教育更需要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没有了这些看起来是乎是虚的东西,实质上就丢掉的“魂”,艺术教育就像失魂落魄的“流浪者”,乞求别人的恩赐。
(说明:以我为主中的“我”是指“艺术教育”本身,请不要误解。)学校要为艺术教师的学习、工作和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沈正元:同意杨校长的观点。
    “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应该是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如果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真正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学生,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很人性化的教育。你眼中的学生其实是很可爱的。下面是我的论文中的一段文字,贴出来与大家共勉:
    首先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特殊的生命体,就是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个体;要认识到,任何人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实现特殊的人生价值是中小学生在特殊时期的追求;要认识到,语文作为中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特殊价值的实现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语文教学不能关注传授多少知识,而应该着眼于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着力于
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构
建精神生活、满足需要的过程。一句话,就是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
    如果从生命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孩子,你就会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我们老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扬长。
   至于“以我为主”应该定位于发展老师的个性。我认为每一个老师都有个性,作为管理者要换个角度去认识教师——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校里的几十名、上百名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道德水准、人格修养、心理素质、学业水平、工作能力乃至个性爱好都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异经过努力会不断发生变化,差异的程度是相对的,差异本身却是绝对的。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教师群体的反复多彩性。学校管理要关注到教师的个性和特长。
    作为教师更应该扬自己的个性,有教学个性的教师才可能成为名师。
    迷途老企鹅:你认为对艺术教育当前的现实来说,哪些理念是值得注意、值得坚持和应该大力传播的?
    沈正元: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是根本的观念!艺术教师要学会以“虚”务“实”。用理念的手扼住自己的行为!!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艺术教育的熏陶应该伴随人的一生”

——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余家友谈艺术教育


【主要内容】教研室余家友主任对教科和教研工作都有丰富的经验,对于整体把握艺术教育的方向更有独到的见解。本次访谈针对艺术教育的环境、课题研究对教师的引领作用、“三独”比赛、艺术教育的功利性、教师专业化成长、艺术教育考核与评价、艺术中考与特长生培养以及艺术新课程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艺术教育的环境 课题引领  “三独”比赛  艺术教育的功利性  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考核 艺术中考与特长生培养   新课程
【主要谈话人】余家友  王展鹏  张幸亏
【选自论坛】吴江行知论坛艺术茶馆


【艺术教育的环境】
    张幸亏(盛泽第二中学):艺术教育需要更多人的关注。说实在的,圈内有人做好,圈外有人捧场,这就不错啦。一般而言,这一点在我们吴江,是基本可以达到的。所以,吴江的艺术教育是处于一个还算良好的环境。我们现在的问题可能主要在向深层次发展方面。不知余主任如何看?
    余家友:吴江中小学的艺术教育通过这么多年的积淀,无论是取得的成绩还是在全国的知名度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眼前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我觉得有问题并不可怕,如果没有问题那才是真正有问题。我觉得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因素,如何真正落实艺术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得到来自更多层面的人发自内心的认可,不要扭曲,不要异化,少出现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解决诸如论坛上已被大家关注过的许多话题;二是来自艺术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如何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课堂效益,吸引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读书、反思、研究、发展、成长,为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张幸亏:教育是个大环境,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讲,希望这个大环境生态良好,阳

光充足,雨量充沛。但是这个大环境的事有时候就很不好说,比如在中学,这个环境就似乎不如小学,所以艺术教育的发展可能就觉得缺少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余主任不知
是否认可?
    余家友:据说好茶需要上好的水与之匹配,故有品茶先品水的说法。苏东坡当年不信此理,取三峡下游水给老师王安石,最后在老师面前弄巧成拙。杨万里路过吴江留下了“自汲凇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的诗句。水对于茶是何等的重要。
    艺术教育比作茶,大环境就是水。不知张老师是否赞同?
    众所周知,学校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培养画家、雕塑家、音乐家、舞蹈家,而是要挖掘人潜在的艺术能力,为他们将来成为全面发展、和谐健康的人铺设美好的土壤。
    良好的艺术修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据说德国人在招聘雇员时会问应聘者除自己的专业外还有什么高雅的艺术爱好,有艺术爱好,并花一定业余时间去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往往会成为应聘的胜利者。
    这是否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种启发,一个具有良好艺术素养的人,一定会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永不枯竭的创造能力,能比他人更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课题引领作用】
    王展鹏(南麻中学):余主任,您是吴江第一批搞艺术课题的专家级人物,我想请教,您认为,课题研究对一线艺术教师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余家友:吴江教育科研红火了这么长时间,如果离开了一线教师的支撑是热闹不起来的,如果离开了一线教师的参与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没有从教学一线走出一批科研型的教师,是不会得到大家首肯的。教育科研的魅力不仅使学校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也使教师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谈起“九五”期间的艺术课题研究,至今难以忘怀.当时在教育局姚荣荣局长、教科室胡继渊、沈正元主任、教研室秦文娟老师以及一大批省内外专家的指导参与下,我们和几所小学的艺术老师一起深入课堂搞研讨,到外县市搞调查,请特级教师上示范课,学校之间开展交流,教师之间搞评比,定期举行专题沙龙,请专家开咨询会。当时,老师们觉得很忙,很累,有压力,多做了许多事,但又觉得很充实,很有收获。
    现在回想起来,有几点意识值得正在从事课题研究的艺术老师们借鉴:
    1、目标意识:学校的课题研究目标有学校层面的,有学生层面的,也有教师层面的,作为课题参与者要给自己找到准确的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有短期的目标,有长期的目标,适时调整,与课题总目标相匹配。课题组要整合,引导,实施,检查,考核.课题推进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2、反思意识: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科研素质,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现象,有助于拓宽自己的视野,激发自己不断超越自我。
    3、合作意识:艺术教师原本人数就不多,在教育科研领域闪现的不应是埋头苦干的孤独者的身影,而应看到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就一些专业话题进行讨论、交流,甚至摩擦、碰撞的场面。
    4、理论与实践的互通意识:掌握一定的科研理论和专业理论是开展科研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学以致用,为我所用,将理论知识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困惑架通、比照、反省,理解并把握所关注的教育现象所蕴涵的深层意义。
    5、持久意识:课题研究时间有长有短,但教师在科研中的成长却有一个长久的过程,要经得起失败的冲击,经得起负面因素的影响,把握一切学习提高的机会。

【三独比赛】
    冰红茶(苏州星海学校):有人说,吴江市举办的“三独”比赛针对的是部分艺术特长学生,不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艺术特长的舞台,有些学校甚至外聘专家进行不公平的竞争,提高自己的短期效果。您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
    余家友:我觉得有些事物不妨先给它一个生存的空间,然后再通过自身的免疫和众人的呵护,使它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有评比必然有名次的前后,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果是“三独”的展示活动,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当然也少了获奖的欣喜。
    举办“三独”比赛,只能是艺术尖子生露露脸,但这决不意味着学校艺术教育不必关注大部分学生的情况,相反,举办者的初衷是通过“三独”来为艺术教育搭建一个展示自身特长的舞台,谁也不愿意看到没有基础的金字塔,哪怕它是璀璨夺目的。
    据我所知,外聘专家排练也不是什么公开的秘密,学校想得奖还是其它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妨退一步想,至少校长对这样的活动是重视的。
    婷茜(松陵三中心):您说的给一些事物一点生存的空间,我能同意您的观点!但许多人都知道艺术还是需要那么一点沉淀、基础的,要让整个社会享受艺术、尊重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请一些“专家”突击一下,只能体现“专家”水平,只能体现学校的“财气”……
    我个人觉得搞搞这种比赛肯定有促进作用,只是我们作为艺术教师尽力了就行,结果随便吧,但是如何优化还是值得我们大家来关注呀!
    余家友:我觉得“三独”也好,集体展示也罢,都是推进艺术教育的举措,都不能囊括学校艺术教育的全部,只不过是窥一斑而知全豹。
    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大势所趋,是谁也左右不了的事实,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现今教育体制,课程结构,考试制度下,艺术教育要进入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还需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待,而是通过实践、思辨、剖析、呼吁,共同为艺术教育筑起一条快车道。
    “画狮为虎”的不和谐音有,但不是主流,至于能否用更多的斑来透视全豹,“动物学家们”最有建议权。
    秦文娟(市教研室):我个人认为:多为学生搭建展示艺术的舞台是一件好事,其实,不管他(她)是学校培养、家长培养还是请人辅导,得利的是学生,我们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我们给学生一个交流学习观摩切磋的机会,同时我们也给了学生一种成功感或者一种挫折感。我想这样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另外,至于如何看待学校请专家辅导,我认为:学校领导有这样的意识和这样的做法,当然是一件好事啊,一是表示领导们重视艺术了,二是我们音乐老师也有了一次学习充电的机会,毕竟专家起点高么。我真希望中学也能出现几位这样的好领导!
    各位老师,我们也不要太看重比赛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结果不是你老师能决定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有许多音乐老师确实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我是能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
    但是在这次比赛中也出现使我们最痛心的情况:我们中学有些好苗子,由于老师没有很好的辅导或准备不够充分(演唱时无伴奏、无伴奏带,),学生孤独的、可怜巴巴的、表情呆滞的、无感觉的在“唱”(可能学校领导不给我们老师有辅导的时间),甚至有些学校甚至放弃了参与这次活动的机会……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我真的不愿意看到这些……

【艺术教育的功利性】
    旋律(盛泽舜湖学校):从音乐教育的宏观功效看,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知识、高素质的人,因而,音乐教学在某中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教化学生。而音乐同样具有非功利性,那就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生理、心理、精神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请问余主任,您认为,在我们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更应该重视那种呢?是它的功利性,还是非功利性?
    余家友:何为“功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功效和利益。
    我想作为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无论是它的道德价值,还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生理、心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都应是它的功效,是它的特殊的教育利益。而且一个人的音乐能力、知识的积累和发展、艺术素养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上无论你是在思考方法的问题、手段的问题还是过程的问题,都应有明确的指向,都应发挥音乐本身的“功利”,当然,有时是显而易见的,有时是潜移默化的。
    以往的音乐教育可能过多强调了它的道德价值和政治教化作用,忽视了它自身的心育功能,让音乐陷入了窘境,它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怎么找不着北?”今天我们不应再让它迷失方向。
    旋律:以往的教学,或许过于侧重了技能知识,但是毕竟还是音乐课,非常重视音乐本身的感悟。而现在,在强调人文性、综合性的时候,我们无意中放弃了一些音乐的主阵地,淡化了音乐本身的享受,所以,我觉得当今的艺术课,撩开“以人为本”的面纱后,发现它更注重功利性。
    余家友:在课改实验过程中,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是以人为本,学校追求的是人性化的管理,教师在课堂上实践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扪心自问,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以人为本?当然这里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因素。
    以前曾看过一本书,书中说古希腊人有强烈的人本意识,任何约束个性发展的行为都是无法容忍的,所以,现在发掘的古希腊文物中有大量的裸体雕像。在他们看来,人,一旦存在就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这种价值首先表现为他的自然属性,他的身体的健美,然后是他的社会属性,他的公民权利。人本高于一切,人本意识深入人心。
    西洋画以表现人物为主,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常常细致入微;中国画更多花鸟山水,很少表现人物,人物多为点缀,多为烘托意境之用。这大概就是“天人合一”与“人本主义”思想差异的生动例子。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说,春秋战国时期,君与臣平起平坐;汉唐时期,君上坐,臣下坐;宋元时期,君王一人上坐,臣子只能垂手两边;明清时期,皇帝稍有不悦,大臣就有可能在金銮宝殿上被摁倒了打屁股。足以说明两千多年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人性的摧残在加剧。
    人本意识原来离我们那么遥远,人本思想真的来之不易,课堂上尊重学生,把追求学生的自由发展当作一种思想,当作一种精神,以人为本不要成为我们嘴边廉价的奢侈品。

【教师的专业成长】
    张幸亏: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至少可分为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两部分。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其中也包括专业技巧的磨练。我常常感叹惟有在中小学艺术教育这个领域,对前者是非常的忽略,艺术教师从业以后,很少再有机会磨磨专业知识这把刀。长此以往,再好的宝刀也可能要老化的。那么怎么磨呢?当然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可能就需要学校领导有足够的眼光,有眼光才肯舍得投资,因为这意味着花钱。比如音乐老师应该有机会听听音乐会,美术教师应该有机会看看画展。进一步说,音乐教师应该有采风的经历,美术教师应该有写生的磨练。真心想听听余主任的看法。
    余家友:何止是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他教师也应不断地自我给养,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永远是“在路上”。
    非艺术教师的给养,我觉得不应仅仅局限在本专业范围内,有时间阅读一点历史、社会、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不无好处,原因很简单,我们是教师,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张老师提到的教师去听听音乐会,看看画展,对所有的老师都很有必要,用艺术,用文化来浸润大家的精神世界,做做心灵的体操。管理者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兼任这出戏的编剧、导演和主要角色。
    张幸亏: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艺术教师尤甚。希望余主任说的“管理者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兼任这出戏的编剧、导演和主要角色”能让所有的管理者听到。
    金培雄(庙港实验小学):同意张老师的观点,我以为艺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中学的艺术教师,因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我们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出某某家或某某大师,而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接近美,发现美,接受美的熏陶与感染,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学会审美。然而我以为必要的技能与知识还是要传授的,那就需要教师也得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我想,一个自身艺术素质平平的教师是很难在这方面能让学生有很大发展的(当然反之未必然)。至于提高艺术教师专业水平的途径是很多的,张老师提到的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点大家可以继续探讨。
    余家友:陈燮阳在谈到乐队的乐手时曾经说过,一个好的乐手在演奏时,不应该只顾自己,埋头苦干,他应该顾及指挥,配合其他乐手,融入整个乐队,成为整个乐队中的一个和谐的分子。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它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初任教职的探索阶段,迅速发展和稳定阶段,停滞和退缩阶段,持续成长阶段。许多教师不能从容的进入第四阶段,徘徊在第三阶段。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老师常常局限于自己的狭隘经验和习惯行为之中,不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缺乏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改造的能力,对习以为常的教育问题缺乏探究和处理的能力。
    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我们不难在专著中找到大段的论述,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生动例子。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倡导的反思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应成为更多教师的目标。
    吴江的艺术教师应该说很幸运,艺术教育科研起步早,涉及学校多,参与人数广,成果显著。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科研型的教师从艺术教师队伍中走出来,成为一个称职的艺术教育“乐手”。
    秦文娟:我觉得学校的艺术教育也停止在“第三阶段”,学校艺术教育同样也是通过摸索探索阶段,迅速发展和稳定阶段,停滞和退缩阶段,持续成长阶段。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目前就处在第三阶段——“高原现象”,如何继续发展请各位发表高见。
    张幸亏:形成“停滞和退缩阶段”的局面可能是有多种因素的:一是领导和一些教师看到大功告成,思想上的松懈;二是缺少理论上的引领;三是缺少实质性的进展,工作还停留在表面浅层次;四是教育大环境的因素,如中考的压力……
    旋律:我们吴江基础艺术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但是社会上专门的艺术人才却少而又少,因此无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再说,一线教师兴奋了一个阶段,也免不了疲劳,又加上艺术新课标等花样繁多的甚至是颇具争议的新鲜事物的出现,我们的教师觉得眼花缭乱的同时,不知所措也很正常。
    余家友:我们说吴江的教育科研进入了高原状态,因为它曾经辉煌过,面临新的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和飞跃,所以进入了高原状态也是一个必然的阶段,这是蓄势待发的一个积淀过程。艺术教育的发展,我觉得还没有真正走完它的初级阶段,因为直到现在它还在为名分而争,还没有进入高原状态的基础。
    王展鹏:我理解的“高原现象”是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之后,出现的一种前进中的迷惑,其前提的先前已进行一番积极的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绩,鉴于这种认识,个人认为吴江的艺术教育目前没有进入高原期,其原因有三:
    其一,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艺术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自己有时甚至还摸不着北,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状态不是高原,倒有点像张老师所说的“缺氧”。
    其二,就目前教材而言,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它离一个成熟的课程教材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说高原,我认为为时太早!
    三、就课程的要求和现实状况来看,我个人认为还带有理想化的成分,新课程的理念有舶来品的印记,对中国国情的分析不是很到位。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教育评价】
    旋律:教师的六认真工作考核,长期以来,一直让教研组长或者学校中层干部头晕,不管怎样操作,都有留于形式的痕迹,感觉无奈得很。据说有的地方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同一位教师,他的备课成绩是“优”、上课成绩是“不合格”,让人啼笑皆非。
    尽管教研室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我还是想听余主任您亲自在这里谈谈这个问题。
    余家友:教学六认真的管理与考核教研室去年下发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要求各校根据意见制定学校的实施细则。
    课备得怎样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一些学校在组织检查和考核过程中形式和方法僵化,缺乏创新,教师应付自如,缺乏实效。我在基地的小学办学思路研讨会上多次呼吁,学校的教学管理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变对教师的检查、监督为指导、服务,变以发现教师的短处定考核等第为发现长处,改进工作;我们不提倡把教师分作三六九等,但我们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层面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如新上岗教师、青年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在六认真方面既有共性的要求,又有针对性的要求,甚至有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在这方面学校有很大的空间。
    教育局最近下发了《关于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意见》,我们教研室正在组织学习,下一期《吴江教育》上将有我们小教教研员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为优化教学管理共同出谋划策。
    麦子:关于新教师基本功考核我有一些问题,美术教师基本功包括哪些方面,应该怎样考核?
    王展鹏:美术老师基本功我觉得有两大块:
    一是自身素质,包括对美术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手上的专业底子;
    二是教学组织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理念,民主意识,应变能力,语言报答以及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在考核的时候我看可否这样,既有基本能力的考核如三字一画,说课,又有让教师展示自己艺术特长的空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展示,以全面衡量教师的实际能力!
    余家友:艺术教师基本功考核应该是综合呢,还是分科?
    王展鹏:我觉得,现阶段还是分科比较科学,因为我们的老师是单科出身,隔行如隔山。针对上岗三年老师我看还是以基本能力的考核为主。考核内容前面已经提到,不再多说,但还是要多角度评价一位上岗三年的老师!教师的自身发展也是多元的,一刀切的方法不可取!

【艺术中考与特长生培养】
    迷途老企鹅:大家提到的即将于05年执行的艺术分入中考的话题,是艺术学习评价问题。它跟旋律提到的艺术教师评价一样,是个很难抓准关键的问题。
    艺术入中考,其实早在四年前的《中国音乐教育》上就有讨论,讨论很激烈,但没有苏州人的参与,因为苏州人说:“就怕跟我们这儿的体育中考一样,变个四不象”! 我觉得,即将出现的艺术中考,或许还不如体育中考。
    我们各个学校甚至连怎么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都那么难——校长教导首先想到的是考学生。可是,你怎么考?——凭什么考?考什么?结果又能反映什么?怪了!人们说。这不正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么?
    余家友:从发展角度看,艺术进中考肯定有积极意义的.至于考什么,怎么考,分值比例,以及许多我们还没预见到的问题,都是技术问题,是要经过一个摸索的过程,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去完成,行得通行不通要靠实践来说话。不能因噎废食,实施过程中可能有些偏颇,就怀疑。现在不是争论煮着吃还是烤着吃的时候,否则当我们口干舌燥时,也就是望雁擦口水的时候。 
    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早有所闻,但不抓就能活?不放就能治?部队里有句话,叫一人感冒,全家吃药。
    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对症下药。学科竞赛一等奖加分政策的出台,在一定时期有它的积极意义,培养了一批学科尖子生,在学校年度考核中占有很高的分值,曾经享受过上不封顶的优待。政策就是指挥棒,当培养特长生比培养大部分合格生更实惠,更有诱惑力时,同样需要政策的调控,维护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摇摆中寻找平衡。
    如今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的出台必然会促进学校、社会对艺术教育的关注,我觉得对艺术教育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考级、家庭艺教必然会热起来,从现在看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影响主流是积极的。如果有一天失衡了,当然离不开政策的调控,但那时学校的艺术教育已经不是现在的状态了。
    余家友:目前的艺术教育还处在青少年期,身心还很不成熟,柔弱的身躯经不起风雨的折腾。
    今年,我们对几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研,艺术课的情况真的不容乐观.有一所学校美术基本知识的测试(内容就是上一节课刚教过的),合格率不足30%;我在基地工作的时候,每一期训练营学校都要派一名音乐教师教唱歌。弹不好琴,唱不准音的可不是一两个,有一位老师硬是把军歌唱得越听越像越剧,听了让人头发直竖(决无半点夸张),艺术课的教学在教师心里真应该有个下限尺度。
    艺术课程的设置也是一样,实验到今,分科还是综合的问题还没个明确的结果,老师们越来越不会上了。
    我还是坚持前面的观点,艺术教育没有进入高原状态,行政部门就像在为我们修路,课程专家就像在为我们造车,学生就像乘客,家长就像加油喝彩的路人,我们当然是手执长鞭的驾车人,车行半山腰,不进则退,这时候更需要齐心协力,别把陡坡当成歇脚的平地,否则……
    旋律:艺术参加中考,除了很难解决“如何考”的问题,我最担心的是怕学生对艺术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不幸被我言中,那么,艺术的快乐将荡然无存。
【新课程】
    余家友:艺术教育的熏陶应该说伴随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有其相应的追求目标,呈现形式和内容,学校艺术教育只是其中一段。也正因为在学校中,所以必然摆脱不了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无论是课程设置、学科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业评价等等,都不同于其他阶段。但艺术带给人的,永远是快乐。学校艺术教育,痛并快乐着。
    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事.所以最近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课堂教学评比展示活动的意见,可见优化课堂教学,将是今后一个阶段全市新课程实验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头戏,共同创设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校本教学研究氛围。
    说实话,在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和广大一线的教师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把先进的理念转变为科学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学生的低耗而有效的学习。今后,教研室将围绕研究、服务、指导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改,和教师们一起打造教学研究的共同体,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者和促进者。作为室龄最短的我,自知压力很大,一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今后有机会也想把学习的触角伸到艺术教学课堂,因为我知道,那是一块蕴藏着丰富宝藏的地方。
    薛法根: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我们有一种打了一场“伊拉克战争”的感觉:先是对原先的艺术教育狂轰滥炸,自以为一综合艺术素质就提升了,问题就解决了;再后来,当我们刚刚宣布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麻烦就接连不断了,时不时地有人对综合艺术课程“放冷枪”,搞得我们有些同志焦头烂额。打破一个传统可能就需要几十天的时间,而要建设一个传统则需要几十年的工夫!艺术啊,你怎么让人雾里看花呢?
    什么样的艺术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列出那么几条来,专家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性的阐述,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但我以为,所谓的好课是应该问学生的,特别是艺术课。学生喜欢,学生感到艺术课是一种生活的美的享受了,这就足够了。至于艺术的技能技巧,应当视每个学生的艺术细胞多少而言,对个体来说,开发艺术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比如,有些学生一辈子或许都唱不像一首歌,但他能画一手好画,这也就足够了。我们为什么非得让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都要合格呢?你想,只要是艺术的,各门类之间还是可以互补的。艺术修养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学生学习艺术门类的齐全与否。
    什么样的艺术课程才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是切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我们每个学校能否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地方艺术教育资源,进行艺术课程校本化建设?这是我们每所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应该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我想,舜湖学校有这么一批优秀的艺术教师,再加上秦专家以及各位的鼎力相助,还是应该可以大有作为的!无限相信教师的潜力,就是无限相信教育的未来!
    我们的艺术教育是否与我们的生活能够融为一体?犹如我们的数学、语文教育应该是生活化的一样!阳春白雪的艺术,需要!通俗易懂的艺术,也需要!为我们的生活所广泛运用的艺术,是具有价值的!因此,我们是否需要从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现值得我们开发和运用的适合学生学习的艺术教育资源?如此,我们的生活就具有了艺术的美!艺术也具有了生活的意义!
    余家友:薛特以上的观点切中了艺术教育的命脉,我们不必苛求学生的艺术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将艺术与生活割裂,应在学校艺术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寻找生长点,可我们也不可否认,理想的艺术教育和现行的体制下的艺术教育之间还有段距离,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艺术教育还有几许尴尬。
    我们认为艺术教材的综合方向是对的,希望达到的效果也是理想的,教材的编写也努力体现这样的意图。但不可否认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教材对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导致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化。我觉得在艺术课程的初始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属于前进中的问题,不管是开始时候的过高估计还是后来的“放冷枪”都说明我们的老师在反思,在实践的同时在反思我们的做法,在修正我们先前并不是很合理的做法,这样做是对的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面对刚诞生的艺术,我们也许要多一点关爱与呵护,让它向更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旋律: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
    课堂教学中,很多学校出大价钱,教师花大力气,购买高价教具来让孩子们感受音乐、演绎音乐,然而,大家往往忽略了身边最直接最简单的东西——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感受音乐的乐器。比如敲击课桌、拍手跺脚等等都可以感受音乐的韵律。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把真乐器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未尝不可,但是千万别忽视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可用的东西来感受音乐的美、享受音乐的快乐。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怀着梦想拓荒

——震泽一中张玉昆校长“艺术茶馆”访谈录


【缘起】张玉昆校长是吴江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他对教育与教育科研有独特的见解,今天,我们想从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更清晰地了解张玉昆以及他的艺术教育观。
【关键词】艺术教师专业成长 艺术教育 学校特色与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管理
【主要谈话人】秦文娟  王展鹏  郝松德  张幸亏 果实 石少华 离子
【选自论坛】吴江行知论坛艺术茶馆


一、对艺术教师的培养
王展鹏:张校长好!我发现一个现象:好像是您到了哪里,哪里的艺术教学的成绩就更加突出。在培养人才方面您有什么心得和秘方?  
张玉昆:谢谢您的夸奖!至于你所说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什么心得和秘方,我说秘方没有,心得是有的。那就是:一、我本人也十分喜欢艺术;二、对艺术老师的工作很支持;三、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予以鼓励;四、为他们创造发展的平台和条件。
张幸亏:张校长是属于有非常个性特殊魅力的校长,用秦老师的话来说,张校长已为吴江艺术界培养了两对“活宝”,请问,这两对“活宝”是哪四位?姓甚名谁?
张玉昆:张老师,您是吴江市艺术教育界的前辈,我要好好向你学习。秦文娟老师喜欢开玩笑。她这个人也是与我一样,激励性很强。我受她的激励后,才开始重视艺术教育的。她所说的两对“活宝”,其中一对我不说你也是自然清楚的,那就是南麻中学的王展鹏和郝松德两老师。另一对是我校的两位年轻老师,正在培养之中。
华旦令:张校长你好!你培养的另一对“活宝”在哪里啊?
张玉昆:华旦令老师,您好!很有缘在黎里中学我们同事过两年。曾否记得,在99年元旦校文艺会演时我俩登台合唱过。可惜,这样的机会已一去不复返了。秦老师,她说我培养了两对“活宝”,与其说是我培养,还不如说是她培养。作为在校的校长,只不过是一种支持和鼓励罢了。至于你所说的另一对“活宝”,还未培养好,或者说正在培养之中。可以说是震泽一中的两位青年艺术教师,他们是艺术教师中的新秀。我想,他俩再经过几年的自身努力,是可以真正成为吴江艺术教师中的“活宝”。
张幸亏:张校长,我们相识甚早,曾经在南麻中学共事一年,记得那时侯你已经是学校团支部书记,而且在工作中已经显示了你在学生中的亲和力。因为我工作的调动,我们只共事一年。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听到(主要是来自你培养的一对活宝)关于你的信息,你给我的印象是有教育思想,做事执着,不偏科,也就是不轻视小学科,为人轻松随意,有亲和力。通过这一周来的喝茶交流,认真拜读你的帖子,更加深了对你的了解。最后还想请教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看你的第二对“活宝”?你以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如何?  
张玉昆:我校的胡、陈两位青年教师,从我的眼光中看,是具有发展前途的,其实,任何一位教师都有发展前途的。两位今后如何发展,我认为:一靠他们的自身努力,二靠学校的关心支持,三靠各级专家的精心培养,四靠同行们的多多指点。
王展鹏:一所学校的氛围也同样很重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您是一位难得的伯乐,请您说说校长应该怎样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铺设道路的,好吗?
张玉昆: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确切地说要有成就,首先他(她)自身需要努力,这是内因;其次,还需要诸多的外部条件,如你所说的学校要为年轻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即为年轻教师发展创设平台),这是极其重要的。吴江盛泽实验学校薛法根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还有南麻中学的你和松德老师也是如此。因为这两所学校的校长都是十分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我在震泽一中召开教师会议时常说:环境能影响人、培育人、转变人、发展人。那么,良好的学校环境由谁来创造,当然由校长来创造。校长怎样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呢?我以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一、制定好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具体计划及措施,要让全校青年教师人人知道;二、经常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学习培训,如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学校教育心理学等;三、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校本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四、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校内一年一度的基本功竞赛活动,如南麻中学的“六个一”基本功竞赛活动坚持数年,收效甚大;五、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青年教师走出学校到外地去参观考察;六、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个人档案;七、向上多为青年教师争取参加一些学习、交流、竞赛等机会。等等。校长做这些工作,就是在为学校青年教师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二、对艺术教学的看法
郝松德:我的第一个问题:你是热爱艺术的,不仅歌唱的好,笛子吹得也是让我望尘莫及!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会喜欢艺术(特别是音乐)?它对你有何影响?  
    张玉昆:松德老师,您好!上次,我来到南麻中学听了你和王展鹏老师联手开的课,我深深感叹:你们俩已成熟了!我非常高兴!我要向你俩学习。回想起当年,你还未到南麻中学时,学校的音乐课是我上的。那时,学校只有一台普通的电子琴。电子琴还没有时,我就是用笛子来代替的。确实,我从小就喜爱音乐。记得在十六岁高中毕业还乡时,我托去苏州卖蚕豆的农民帮我买一枝短笛(5元钱),我就开始自学吹笛子。在劳动间歇时吹,在夏天乘凉时吹,……就这样胡吹了几年,才算吹出了一些曲子。后来,我上了师范,买了一本《笛子演奏技巧》,又开始学吹,才慢慢有点儿入门。三十年来,笛子从未离开过我。无论我到哪里,我将笛子带到哪里。哪里有我,哪里就有我的笛声。当我欢乐、愉快时,我要吹一曲,以笛声表达我自己的兴奋;当我苦闷时,我也要吹一曲,以笛声缓解我的忧愁……所以,笛子已成为我的第二个侣伴。也可以这样说:喜欢音乐的人,是最快活的人,是身心健全的人,是长寿的人,也是聪明人。
秦老师,我向你提个问题: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可以说是在全国有名的,但是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现在我发现我们中小学的校园歌声怎么听不到?我询问过我校的音乐老师,他们说,现在的音乐教材主要是以音乐欣赏课为主。听后,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艺术欣赏以高中、大学为主,初中、小学应以歌唱为主。我认为现在的初中艺术教材也有问题。我还认为教材是死的,我们可以左右它,我们可以变革它。我建议,我们的艺术教学不能甩掉传统的歌唱教学,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高雅的艺术。否则,艺术课不能真正让学生喜爱。我希望我们的艺术教师要在传统的艺术教学中发展、创新;要让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书声朗朗、歌声嘹亮的校园。这样,学校才有生机,才有活力。以上所说的,也许不正确,谨请艺术界的专家批评指正。
郝松德:看了空军上传的图片,我又想起了我们以前搞艺术节的情景!请问张校长,你现在还年年搞学校艺术节吗?
张玉昆:松德老师,我来到震泽一中已有三年,这三年中年年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不过,第一年,不是我当校长(我还是副职校长)。这三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搞得一年比一年好。我曾经在学生中作过一个调查,同学们特别喜爱我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郝松德:张校长,还记得我们有一个课题,名叫《多媒体手段在农村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现在有些教师会多媒体的操作,但是课堂上却不怎么会用,还有,有的教师甚至对此提出了批评意见。我想请张校长谈谈:多媒体与艺术教育应该如何更好的结合才不至于让别人看了有做秀的嫌疑?多媒体与艺术教学是否有某些必然联系?现在的公开课几乎都用多媒体,你觉得是否很必要?
张玉昆:多媒体教育手段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过去传统教育时,教师上课只有一块黑板、一支粉笔,音乐教师多一架钢琴,上课十分单调,尤其是上音、美课。现在有了多媒体教育手段,我们在上课时可以借助它、利用它,充分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特别是在艺术课中,它所发挥的作用更大。因为它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打破地理位置的界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信息,以扩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当然,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有机地运用好,不能机械运用;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以为,在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加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这就是教学的创新。
玛祖卡:张校长,艺术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教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张玉昆:关于艺术教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我以为十分密切。如,与语文、历史、地理,乃至数、理、化,与文科关系似乎更密切。比如,我们在上艺术课时,要让学生对一首曲子或一幅图画的欣赏评价,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就要借助语文这一工具,况且,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加强;再如,要介绍一位曲作家、一位画家时,就要用到历史知识。等第。总之,艺术课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课,这就需要我们艺术老师不仅要提高本学科的专业水平,还要加强对边缘学科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惟有这样,我们在上艺术课时才会得心应手。
wkz:你是怎样看待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的呢?
张玉昆:我是这样认识的:艺术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如此,更主要的是,艺术教学有着同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特殊功能。这种功能是,开发学生的大脑,发展学生的智力。大家是否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人经常用右手从事劳动,可促进左脑的发展,即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人经常用左手从事劳动,可促进右脑的发展,即发展形象思维;假如人的左右脑长期并用,可发展人的顿悟思维、创造性思维。艺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如,绝大多数乐器是双手并用的。因而要让我们的学生变得聪明起来,使学生们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就要靠我们的艺术教学啊!这就是艺术教学有着促进其他学科教学的特殊功能!这就是我们艺术老师在默默无闻地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这是一种隐性的作用,有多少人能明白呢?!

呼吁校长们要继续关心艺术教育
张玉昆:各位校长,可以这样说,我市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在近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与市局领导的重视、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艺术教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不可忽视,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很容易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或成为一个鲜明的办学特色。但目前,我们的艺术老师还有不少苦衷,还存在一些困惑。这些苦衷与困惑,需要我们校长予以帮助解决。比如,为学校添置一些必备的艺教器材,有条件的可以现代化一点;为艺术教师制订一些激励办法;多倾听艺术教师的建议;多为艺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创设良好的平台。等等。当然,对其它学科的教师也要如此。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学校的人气就足了,凝聚力就强了,而且将大大有利于校长工作的顺利开展。
郝松德:张校长,我还想请问你一个问题:您是否想过在日常管理中,为艺术教师创设更适合艺术教师个性发展的相对自由的空间?如果有,包括哪些方面?
张玉昆:上面我已经说过,艺术教师将成为素质教育最积极、最活跃的一员,因而,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艺术教师个性发展的相对自由空间也就存在了。如,艺术类兴趣小组的开设、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展等,只要你们艺术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出来,你们将大有舞台可登,大有文章可做,大有作为可成!谢谢!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三、心目中的艺术老师
张玉昆:我心目中的艺术老师是怎样的?可用以下几点描述来阐明:一、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二、他(她)所上的课学生一定是非常喜爱的;三、他(她)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能为校长起参谋作用,并能亲自为校园文化建设而动手策划,校园文化氛围能体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四、他(她)应该成为学校教师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能经常组织本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果实:张校长,我盯了您的这个帖子盯了半小时,您的几个宝贝应该是做到了这些,而且有的做的很好,但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离您要求的这几点似乎还很遥远。这也实在让我(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老师)感到汗颜、汗颜,还是汗颜!和您交流都感到心虚了。  
张玉昆:“果实”老师上面我所谈到“我心目中的艺术老师”的几点看法,似乎要求高了一点,这是理想中的艺术老师,也是我们艺术老师自己应尽量去做到的。当然,未必全部要做到,能做到几个方面就不错了。
四、对吴江艺术教学的展望
秦文娟:张校长,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校长,最近你们学校的艺术课要参加苏州市的评优活动,您是为了这节课能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更能贴进学生的生活,又是指导又是献策。请问您在指导的过程中,您认为这本“艺术”的教学一位老师能胜任吗?您认为这本“艺术”适应我们目前的中学生吗?您认为目前我们的音、美老师具备“艺术”教学的能力吗?您认为要培养综合型的学生一定就要由综合型的老师来教学吗?  
张玉昆:秦老师,你一联串的问题使我头也发胀,叫我如何回答才好。因我没有细看过现在的艺术教材,但我从听几堂课后直觉地感到,就现行的艺术教材而言,凭现在的音乐或美术教师一人是不能胜任的。前面我已说过,音、美教师合作上艺术课,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的,是艺术教学的一种创新。至于这本艺术教材是否适应目前的学生,我还未作过深入的调查,现没有发言权,待调查后再发表我的观点。从我听几堂艺术课中,我觉得我们的音、美教师已基本具备“艺术”教学的能力。我认为要培养综合性的学生,最好由具有综合性的教师来教学。但目前是做不到的,因而只能分角色承担。
耕人:吴江艺术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你认为哪些可算精品?或者说有没有精品?什么样的艺术教育可算精品?
张玉昆:我市艺术教育确实搞得轰轰烈烈,但在全市中小学中,艺术精品还见得较少。我只知道铜锣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学是有特色的,是有精品的,其他学校我未了解。有的学校虽把艺术教学作为特色来搞,可我认为还是在做表面文章。什么样的艺术教育可算精品? 我以为,艺术教师优秀的艺术教学课可以说是精品,学校在艺术的某一方面拿得出成果,这些成果就是精品。我是艺术教育的外行,可能谈不到点子上,谨请艺术专家们发表意见和观点。

艺术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应该做得秀丽一点!
郝松德:请问张校长,你理想中的艺术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你理想中的艺术课又是怎样的?  
张玉昆:我想,我理想中的艺术教育是,作为一所学校,至少要让约一半的学生喜爱艺术,还有一半的学生喜爱体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总有的学生喜爱艺术,而不喜爱体育(我在学生时就喜欢音乐,不喜欢体育);有的学生喜爱体育,而不喜爱艺术。(其实艺术也有音美之分,有的喜爱音乐,不喜爱美术。)艺术、体育都喜爱的人是极少的,这样的人是极其聪明的人。如,我的高中老师余兆坤就是一个特例,读高中时,他就成了我的偶像。我想,我们的学生若在中学时代受到了学校老师的艺术(或体育)熏陶,可以说是一种启蒙教育,或许对他们的未来会受益终身。所以,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努力去实践,并逐渐营造这种氛围。艺术,是一个大概念。对于一名学生来说,不可能成为一个艺术全人,只要学会一、两样就行。如,乐器、唱歌、舞蹈、书法、篆刻、画画、摄影等其中的一、两样。因而,学校要为学生开设上述兴趣小组(当然还有体育类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全员参与。这样,学校的艺术氛围不就形成了吗。除此以外,学校还要在上述某一方面创出自己的精品,即成为艺术方面的特色。而且各校不同,都有千秋。我想到这一步,吴江的艺术教育特色真正形成了。至于我理想中的艺术课是,音、美还是要分开。针对现行的艺术教材来说,一味强调的是综合,所以我们的音美老师就进行合作上艺术课了。这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如果大家千篇一律地去追求,最后就成为“八股式”的艺术课。我想,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艺术课需要创新,我们艺术教师更要成为创新的大师。愿我们吴江的艺术教育再创新、再发展,真正成为全国的艺术教育典范。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五、学校特色与校园文化建设
果实:张校长谈了这么多,忘了介绍你们学校的特色啦,眼下很流行的词语哦。
张玉昆:要我介绍我们学校的特色,真觉得惭愧。关于学校的特色,不是靠一两年就能形成的,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的积淀。我们正在构建校本特色。我以为,校本特色的建设,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首先应努力挖掘本校的亮点;其次是寻找本校的薄弱环节;再次确定本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及内容,制定本校特色建设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去努力实施。特色建设的定位是多方位的,不能确定一个方向。经过多年实践、奋斗,若哪一方面成效显著,哪一方面就形成特色。
果实:张校长,向您请教有关学校特色建设的问题:有那么多的特色吗?学校特色可以重复吗?特色是否是成为了一种专利呢?一旦某个学校有了一个很好的特色项目,其他学校是否都要避开这个特色呢?  
张玉昆:关于学校特色建设问题,现在似乎成为学校教育的“时尚”,教育局的领导们和学校的领导们都在为此而在大投入、大行动。有的校长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为自己学校构建办学特色,包括我也是如此。我也常在思考这些问题:究竟是否校校都要有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靠一两年努力能形成吗?
    我以为,校长在学校特色建设中,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实践:
一、充分挖掘本校教育或教学方面的优势或亮点,并将此发扬光大,努力使之逐步成为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之一。如,有的学校在某一学科方面成绩很突出,他们可以此带动促进其它学科,乃至带动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我市桃源中学的数学教学特色,铜罗中心校的美术教学,屯村中心校的写字教学等,就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二、认真找出本校在教育或教学方面存在的最薄弱点,并将此强势改进、逐步优化,最终使之也成为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之一。如,我在南麻中学任校长时,当时的南麻中学(八十年代末)教学质量处于全吴江下游水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学桃源、青云中学的模式行吗?我以为只有另辟新溪,才能创出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专家的指点,我们于九三年开始选择了走教科之路,通过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实践,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终于,南麻中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就中考成绩列青云、桃源之后,成为全市中学首所教科先进学校,在苏州市乃至全省、省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教科兴校成为当时南麻中学的一大办学特色。
至于特色是否可以重复,我认为是可以的,人家学校的某一方面的特色可以借鉴过来,但不能照搬,要结合本校实际,加以发展、创新,这样就可以成为自己的特色了。关于你的另一个问题,同理可答。
王展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校园文化氛围的营建,在这个问题上,张老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您所到之处校园四季花香、绿树成荫、整个校园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在您看来,校园文化的营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张玉昆:我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作过专门的研究,我个人的理解是校园文化的营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整体规划校园的绿化和景点。绿化做到四季常青、四季有花,高低树木错落有致;景点做到有假山池沼、亭阁榭廊。这是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二、校园内设置名人名言牌(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三、专门设置特色景点,如梅堰中学的陶行知雕像、名人诗碑等。四、师生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五、校园真正成为无烟学校。六、校园内能呈现出良好的师生心理环境。
果实:谢谢张校长的精彩回复,南麻中学的崛起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并培养了两位优秀的艺术教师,王、郝两位教师可以说是吴江艺术教师中的佼佼者。我在想,一个学校有了很好的教学质量做保证,在艺术教学和其他方面可能也会有更好的发展,是一种良性循环。
张玉昆:一所学校的艺术教育也好,特色教育也好,如果没有较好的文化教学质量基础,恐怕是难于实施的。这一点,对于我们校长来说是很现实的。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王展鹏
副总版主
Rank: 5Rank: 5


UID 225
精华 39
积分 68157
帖子 8754
奖励 21246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2-10-14
来自 吴江市南麻中学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6-4-24 10: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六、我的“校长之梦”
离子:我记得,在很多年以前,张校长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梦:自己的校园变得绿草茵茵,繁花似锦,校园里书声琅琅,如诗如画。同学们置身在幽雅的境界里,流连往返……这个梦在您的努力下,很快变成了现实。于是,您又有了新的梦……爱做梦的人是充满激情的,是具备诗人和艺术家的气质的。马卡连科说:“教育诗一样的事业”。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因为教育本质上就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事业。张校长,能描述一下你现在正在做的梦吗?  
张玉昆:我的“校长之梦”
朱永新副市长有他的“教育之梦”,我也有我的“校长之梦”。在86年我28岁刚任南麻中学校长时,我的梦想是,南麻中学将来能有围墙、气派的校门、宽敞的校道、美丽的校园……终于在南麻中学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圆了我这个梦。99年组织上把我调到了黎里中学,我又产生了新的梦想——在黎里创办一所“柳亚子中学”,可惜,我这个梦只做了一半,被“恶狼”惊醒了,梦未成真。01年,我被“发配”到震泽一中。02年我又复职为震泽一中校长。因为我这个人有爱做梦的毛病,我又开始做起我的“美梦”了,又有新的梦想了。我的新的梦想是,要把震泽一中易地新建,把现有的四块合并为一,即重建一所新的震泽一中。我梦想中的新震泽一中是:占地面积有120亩,校园共分四大区域——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休闲区。教学区又分为三个小区(民办初中部、公办初中部、高中部);运动区有宽敞的400米塑胶跑道、雄伟的体育馆,等等;生活区有食堂餐厅、学生公寓宿舍楼等;休闲区有假山池沼,亭阁长榭等。走进校园,就似走进花园……。我想,这个梦做成了,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欣慰。因为,一位校长能在他的一生中创办三所学校,这在世上恐怕也是不多的。对此,我充满信心,我感到自豪!这就是我的“校长之梦”。
郝松德:张校长,我想知道:你的“梦”和你的艺术修养有关吗?你是一个敢于幻想、敢于挑战自我的校长,你认为艺术给你带去了哪些精神财富?
张玉昆:我想,梦和艺术修养是有关联的吧!在古代诗人白居易、杜甫等的诗句中,常常有描写他们的梦境。(申明:我已离开语文教学20多年了,古诗人的具体诗句我说不上来)我以为,艺术能给人带来许多精神财富。如,艺术能给人带来快乐,艺术能促使人的心理趋向平衡,艺术能开启人的心灵,艺术能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我的体会!
秦文娟:您设想一下——你们学校将来的艺术教育前景应该是怎样的?谢谢!
张玉昆:我可以对我校未来的艺术教育前景谈谈我的设想。两年后的今天,一所崭新的震泽一中将座落在震泽大地。那时的震泽一中,教学质量已逐步提高了,老百姓对震泽一中的印象也渐渐好起来了,当然,我校的艺术教育也随之而上。那时,震泽一中的艺术教育呈现的景象应该是这样的:学校有一支强大的艺教队伍,有一个拥有数十名学生组成的民乐队,诸多艺术兴趣小组常年开展活动,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浓厚,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多彩,校园里天天能听到乐声和歌声……。
王展鹏:张校长,还记得我们学校有一位老教师说您是一位异想天开的人吗?在我刚到那南麻的时候,您曾给我们描绘一幅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宏伟蓝图,当时不少人,也包括我对其现实意义持怀疑态度,因为我们毕竟是农村初中,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亲眼见证了你一步一步走向梦想中的现实。同事几年,耳濡目染,我越发觉得人是应该有梦的了,一个连梦都没有的人如何突破常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一直想请教您的是,在你被别人误解的时候,当你的“梦”被现实阻碍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您?
您是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到平衡点的?
张玉昆:展鹏老师,这个问题叫我回答有点难度。既然你提了,我就试答。当我的工作被人误解时,当我的“梦”被现实阻碍时,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我呢?是“自信”!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01年,我受到挫折时,虽然心里有点想法,但没有产生消极畏难的情绪,我坚信,我所做的一切,没有对不起老百姓!那时,我凭自己的意志力量坚持做到:工作情绪不低落,工作干劲不减弱,工作目标不放松!这也许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吧!现在,我常常以艺术家王晓棠的“在顺境时,要虚怀若谷,再加实干;在逆境时,要充满自信,克服困难;在绝境时,要意志坚强,不屈不挠!”这一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想,做到了艺术家王晓棠所说的,那么,当一个人的梦想与现实出现冲突时,就可以寻找到其平衡点。




用心感悟艺术,世界其实很美!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小灵通:0512-62507526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07-1-3 02:18

    Powered by 5.0.0  © 2001-2006
Processed in 0.09550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行知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