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高级中学副校长沈正元的艺术教育观
【佳宾简介】沈正元,吴江市高级中学副校长(现为吴江市教育局副局长),江苏苏州市和吴江市名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主持人】秦文娟
【主要参与者】王展鹏、迷途老企鹅、空军、黄正刚、娄小明
【选自论坛】吴江行知论坛艺术茶馆
秦文娟:本周“沈氏茶道”:取理念之水、采实践之叶、传统工艺加现代技艺,精心泡制,香飘千万里。闻之提神,喝之解惑。开张迎客只有一周,限量供应,欲提神解惑者切勿错失良机。
娄小明:市高级中学是以艺术特色作为学校的一项办学宗旨,当今吴江艺术特色学校鳞次栉比,特色学校特字当头,那么与其他特色学校相比,高级中学的着眼点有何不同,走的是大美育还是小美育之路?大美育是一个大的范畴,,也是一般学校望而却步的,请问,沈校长认为大美育的入手在何处,如何做大?
沈正元:我认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不是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当然,基本的技能还是需要培养的)。因此,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艺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着力于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上,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矫正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上的偏差,把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而培养不是几个所谓的艺术尖子;二是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广泛地收集和筛选艺术信息,在研究性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鉴别美,学会审美,而不仅仅把眼光盯在学生艺术技能上。
王展鹏:据我所知, 贵校在信息化方面走在全市各校的前列,并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学生潜能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可否请您谈谈你们在艺术教育这个领域所做的工作?谢谢!
沈正元:关于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我们学校的三位艺术老师(汤晓峰、陆桦、黄苏园)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结合课题“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提高审美能力”开展研究,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秦文娟:你是怎样把学校艺术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议程上,你对你们学校的艺术教育质量和艺术教师 的工作是怎样评估的。
沈正元:关于考核,我认为不在结果,而在过程。过程做到位了,何必去考虑结果呢?
对于艺术教育,我们没有专门制定考核条例,而是制定了教研组的考核条例,一学期考核一次,是一个综合考核,注意到了学科的个性和特点,尤其是教育科研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力度。让教研组扬自己的长处,在扬长的过程中发展自己。上学期,我们学校的艺术体育组就获得了考核的第二名。艺术体育组这个小学科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艺术教育的地位和成效也就可见一斑了。
王展鹏:我看到您的签名很有特色 :“关注生命,发展个性”——征远在线欢迎您!“实践与探索交融,智慧与思想碰撞——征鸿论坛欢迎您!把学校建成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吴江市高级中学欢迎您!”
您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论坛风格进行了高度概括,特别是“把学校建成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更是将学校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出来,我想请您谈谈“以人为本”这个话题,好吗?在不少学校也提出类似的口号,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并非如此,对于一个做得非常出色的窗口学校,你们是怎样将它落到实处的?
沈正元:关于以人为本,我把自己的一篇文章的第三部分转贴在此,算是我对以人为本的认识,与各位一起探讨!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人本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思潮,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也产生了影响,特别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作些分析,就不难发现,人本主义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种教育思潮存在许多融合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都强调开发个体的潜能。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内在潜能的发展。如何去发现儿童的潜能,使每个人的学习更接近于他的特殊潜能,是未来教育面临的最伟大的挑战。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强调个体潜能的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把其发展的可能性展现出来。
二是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人本主义教育主张培养“完整的学生”,追求“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实现受教育者在身体、精神、情感、理智等方面的有机统一。我国素质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其实践主题最根本、最集中地也表现为对完满人格的培养和追求。强调德、智、体等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具体落实,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是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本主义教育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出发,十分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素质教育从革除“应试教育”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弊端出发,也极力倡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四是都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不论是发展的程度还是发展的方向,每个人的潜能是各具特色的。所以,在教育中,必须提供形式广泛,不同幅度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选择合适的课程,从而不断取得进步。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人本主义教育对于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启示之一:要“以人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
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目中无人了,而要“以人为本”了,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是要把学生视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视他们为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要确立这样的信条——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
二是要让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每一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定的价值,学生也是如此。作为特殊的生命个体,学生对人生 价值的追求,既有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渴望,更多的是得到了关爱、尊重,获得成功等精神的需要。因此,中小学教育要发现人的价值,创造条件使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视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在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使学校真正成为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
启示之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达尔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应当具有自己的个性;只有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所以,中小学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就是要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我们这里说的个性是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的综合体,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长不能视为其个性。因此,我们说的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指使学生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上,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适应学校教育,而应该努力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个性。
启示之三:要转变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不可否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不成熟的群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使其得到不断的发展并走向成熟,但学生又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他们在人格上、地位上,与老师是平等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始终围着教师转,教师成为了教育的主宰者、评判者。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尤其是师生关系上,要改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师+家长+朋友+学生”
——首先是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其次是家长,对学生要有母爱亲情,无微不至;
第三是朋友,要与学生平等沟通,要有民主作风;
第四是学生,教学相长,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
具体来说,教师一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对学生充分发展他们自己的潜能充满信心,时刻关心学生;二要无条件地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三要学会宽容,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真正失误甚至错误,要做到学生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等等;四要努力形成一种具有真实、接受和理解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五要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活动,说明自己的感想和价值观及其各种情绪体验。启示之四:改革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性内部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诊断教育效果,调节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作用。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越来月显示出致命的弱点,造成了不良后果。
一方面迫使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整体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滋长了学生的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取高分,而获得了高分就意味着某门功课的最终完成,无需再继续深入钻研了,对分数的追求掩盖了真正的求知、认识与发展。
同时,分数是由教师给出的,学生被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既没有评价的义务,也没有评价的积极性。最终成为分数的“奴隶”,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必须加以改革。运用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是使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持续人的整个一生的过程,学习旨在形成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发展。对这种学习进行评价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
自我评价法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避免了因分数竞争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这种评价是个人对自己作出的,而且始终保持的一种自我估计;它表达了一种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并表明了个人相信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程度。在自我评价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业成绩,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起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当然,人本教育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不仅仅这些,而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失之偏颇,如,它过多地强调教育的自由,片面地否定教师的作用,等等。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必将对我们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展鹏:众所周知 ,沈老师是我们科研的专家,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研究艺术教育的历程!
沈正元:对艺术教育,我没什么研究。只是由于在教科室工作的原因,接触了艺术教育。如果上溯的话,应该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向许多艺术老师学到了艺术教育的知识和教育理念,感谢艺术老师们!
我认为,任何一门学科不可能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总有这样那样的相同或相似点。我对艺术教育的一些思考首先是从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似点开始的,然后寻找其个性,做研究.同时,不管什么学科,在传承教育理念和思想方面,它们更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便是我们这些艺术教育的外行研究艺术教育的切入点。
迷途老企鹅:你说你接触艺术教育是工作环境的缘故,而研究她又多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想,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这些不会都是被动的吧?请问你独立思考下曾经关注的艺术教育问题有哪些?
沈正元: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去研究艺术教育那些很专业的东西,我们研究的是艺术教育的规律。这些研究,需要研究者懂得教育教学论、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心理做分析、研究,不是非要艺术老师去做,而恰恰需要懂教育教学心理的人去做,所以,我认为能否研究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是否懂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空军:吴江高级中学是以数字化校园和网络教学著称的,那么你校在为师生提供和储备艺术教育的资源方面做了什么?这些资源,师生们有地方和时间共享吗?
沈正元:数字化教与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向师生提供资源?是我们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我有个观点:物质的东西是金钱可以买来的,只要有钱,都可以做到,但是观念等东西恰恰是最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网络建起来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使用和不断地探究,上层次。
在资源方面,我们学校采用(1)“购置”(买资源库,但这并不是好方法,因为买来的东西不符合本校的实际,不实用);“下载”(但需要重组);(3)“自建”(很费时,但很实用,需要全体老师参加,要建成互动、开放式)。
我们学校网站的发展方向是为师生的教与学服务,拟建成“四个中心”——就是信息中心、学习中心、资源中心、研究中心。
空军:研究和执行是不矛盾的,研究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执行者,就像一个建筑设计师,他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建筑工人。
沈正元:对艺术教育,我想的比较多的还是我们的老师如何从“人本”出发去定位教育教学的目标、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艺术教育如何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使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成为高雅者。
迷途老企鹅:冒昧地“考”你一个问题——跟“人本”相对的,你知道现在的艺术教育是什么“本”吗?
沈正元:看看国外教师专业的发展趋势,那些只知道上课、上课、上课,不知道思考与写作(教师也是课程的设计者),是难成大器的。至少可以说他不是个十分优秀的老师。当然,只知“研究”,而且去研究那些浮于表面的东西,只知道写那些不着边际的文章者,自然也不是好老师。我对我们学校的老师倡导“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化”,就是希望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迷途老企鹅:人本的教育理念,必然以人本化的教育评价为导向,请你结合“人本管理”的思想谈一谈艺术教育评价好吗?
沈正元:评价应该像空军所言,宽松一点为好!
至于艺术教育研究的方向,我个人认为应该深入研究学生,艺术教育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觉得上音乐、美术(艺术)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至于科研活动,我认为要求变、求新,使教师感到新颖、好奇,从而乐于参加;还要求实,要让教师真正感到有效果,对自己有益。
东南风:对于高中来说,现状是“以高考论英雄”,学生忙的是升学、考试;家长不惜高价送孩子去升学率高的学校;校长以高考成绩发奖金;学校的生命线是生源,考分既质量的体现。那么,在这种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付之与现实吗?现在的老师不是一个劲儿想尽各种方法使学生提高考分、“以分为本”吗?
娄小明:坚持以人为本治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紧扣信息教育的抓手,是否就是沈校的治校策略。这条内涵化之路是否带来了外显效益的不明显,你认为艺术特色最终表现在师生上是怎样的——市高中的师生艺术素质有何特点?
沈正元:其实,“以人为本”与追求高质量、高升学率并不矛盾,而现实中人们常常把两者对立起来。尽管当前的教育不可能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但是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一切从分数出发,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了分数。我们应该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些、愉快些,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分数提高的同时各方面的素质都或多或少地得以发展,其中包括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此,我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教育追求的至上境界。所以,我们学校提出了关注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作出了努力,尽管我们做的还很不够,但是,我们对人本化的追求将是持之以恒的。我们不把人本化与升学对立起来,而是认为两者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也因此,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培养目标:
坚信念: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祖国,懂得要为人民服务,有较强的责任感;
健身心:具有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能适应较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能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有不怕挫折、不畏艰险、自我平衡的心理品质;
会求知: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
能自立: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学习能力,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别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具有自我评价能力、鉴别是非能力;
善合作:具有健康的交往意识,善于与他人交往,能尊重他人,善于与人合作;
有特长:在各方面素质比较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一方面的素质得到比较突出的发展,即有特殊的兴趣、才能和成就;
能创新: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有不断探索真理的精神,有创新的实践能力。
关于高中的艺术教育,我认为其定位应该是——着力于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上,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矫正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上的偏差,把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而培养不是几个所谓的艺术尖子;
二是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广泛地收集和筛选艺术信息,在研究性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鉴别美,学会审美,而不仅仅把眼光盯在学生艺术技能上。
和斋:我想,吴江市高级中学之所以成为市内高中的新锐,正是缘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理念吧!?
沈正元:对于评价,我的观点是目标定得实在一点,从学校教师以及艺术教育的实际出发;方向前瞻一点,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出发;过程注重一点,加强对过程的管理;考核宽容一点,注意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王展鹏:其实考核说白了是为了什么?我的理解:它是促进教师进步的手段。但在现实中我们的不少考核目标定得很高,让教师觉得高不可攀,这样的考核对教师的工作是不利的,因为没有人会为一个几乎无法达到的目标去努力!而“跳一跳,摘苹果”这样的目标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作用我认为同样是巨大的!鉴于此,我十分赞同沈校长的“考核宽容一点”的说法!
黄正刚:你说的很对!
但同时我认为:考核在无形之中加剧了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在无形之中“变质”,其最终的结果就可能会又走向“分数”化。
所以,还是“考核宽容一点”最符合我们目前教育的“国情”或者说是“教情”!
秦文娟:关于评价上的四个一点:
目标实在一点,方向前瞻一点,过程注重一点,考核宽容一点。充分体现了你们学校的人本化,“以人为本”真正在你们学校的实现。我呼吁:我们学校领导多一点人情味,
校长和我们老师也要以情换情,以情感情,以情动情,那么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才会有“情”,这就是“爱”情,关爱学生的情。记住:领导是我们老师的榜样!
沈正元: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的校长们好好地研究、琢磨。管理不能简单化,不能一刀切,不能纯量化。
娄小明:有时跳出问题看问题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更何况沈校长有理论的高度,有发展性的眼光,有全局的观念。请你联系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谈当前艺术教育最缺失的是那些方面,应该怎样解决?
王展鹏:对! 请您点击一下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艺术教育改革中的“软肋”!
沈正元:我认为,当前艺术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务虚不够。就是教育的理念没有更新,不适应教学改革的潮流。理念是虚的,但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左右着教师的行为。我们过于急功近利,追求艺术教育的成果——多少学生考级、多少学生获奖。这些定位,对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起到了阻碍、抑制的作用。
2.地位不够。从学校的管理者来看,我们的一些校长并没有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子。他们的潜意识中始终把艺术教育视为副科,他们追求的始终是分数分数还是分数。有的校长甚至认为艺术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学科成绩,把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对立起来。我一直认为一个校园应该充满歌声、笑声以及喧闹声,如果没有了这些声音会是一个很冷寂甚至可怕的校园(那些声音代表了生气和活力,代表了生命力,为什么我们有的人不喜欢听呢?)。
3.实践不够。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具体的行动来体现,我们的教育改革口号多、实践少、成效更少。我们提出了许多的艺术教育改革的理念,有多少变成现实。曾经与胡主任一起编了《中小学现代艺术教育论》,有过一些美好的教育理念,畅想过教育的理想,但有多少成为了现实。当然,在实践上我们会碰到不少的困难和阻力,也许会失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重蹈覆辙。改革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我真心希望我们的艺术老师大胆实践,探索新的模式。也希望我们的校长真正给我们的艺术教育以应有的地位,支持艺术教育的改革。
4.胆量不够。一是说我们的艺术教育改革的胆量太小;二是说我们部分艺术教师自信心不足,他们首先自己把学科定位于小学科,地位低。其实每门学科只要存在就是合理,就有它的作用,我们老师要自信自己学科的功能,要努力争取自己学科的地位。世上没有救世主,赢得学科的地位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要发挥自己学科的作用,要让学校领导、其他老师觉得艺术教育真的“不能少”。
5.引力不够。任何一门学科要赢得地位,很重要的是要赢得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我们有些艺术老师上课单调、乏味,自然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曾经看到过一个调查,学生居然把音乐美术视为最不喜欢的课。我认为理想的艺术课应该是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方法灵活,学生负担很少,是一种学生陶冶性情的好场所。
杨勇诚:综观我们学校艺术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是思想和理念。而教育理念不是靠教育外界因素形成,靠的是教育本身。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很多,但是学校艺术教育究竟应该用什么教育思想来统领?用什么教育理念来指导?没有了这些“虚的东西”,就不会有前瞻的教育目标、超前的教育意识、长远的发展规划……艺术教育永远是学校教育的附属品。
我们务实的事做的也不少,树学科带头人、评百节好课、学校艺术节、文艺调演、三独比赛……虽然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和正确的治学理念,原本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变的“很虚”。
艺术教育不是列入升学考试的学科,所以艺术老师可以在严格实施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的干一番。艺术教师没有阿拉伯数字的压力,更有利与搞一些前瞻性的教学实践。我们学校把项目学习引入艺术教学,打破传统概念上的艺术课堂教学方式,到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行不行、成不成”,但是,课堂教学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多起来了,我们坚信只要认真实践,将来会有收获的。
试想:其他学科的教师敢这样做吗?学校会让其他学科这样做吗?所以,艺术教育原离阿拉伯数字不一定是坏事。我们艺术教师应该放宽心态,认准目标,做自己想做的事。
沈校长倡导教育以人为本,我建议艺术教育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还要加一条:以我为主。具体地讲:艺术教育更需要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没有了这些看起来是乎是虚的东西,实质上就丢掉的“魂”,艺术教育就像失魂落魄的“流浪者”,乞求别人的恩赐。
(说明:以我为主中的“我”是指“艺术教育”本身,请不要误解。)学校要为艺术教师的学习、工作和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沈正元:同意杨校长的观点。
“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应该是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如果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真正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学生,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很人性化的教育。你眼中的学生其实是很可爱的。下面是我的论文中的一段文字,贴出来与大家共勉:
首先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特殊的生命体,就是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个体;要认识到,任何人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实现特殊的人生价值是中小学生在特殊时期的追求;要认识到,语文作为中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特殊价值的实现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语文教学不能关注传授多少知识,而应该着眼于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着力于
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构
建精神生活、满足需要的过程。一句话,就是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
如果从生命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孩子,你就会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我们老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扬长。
至于“以我为主”应该定位于发展老师的个性。我认为每一个老师都有个性,作为管理者要换个角度去认识教师——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校里的几十名、上百名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道德水准、人格修养、心理素质、学业水平、工作能力乃至个性爱好都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异经过努力会不断发生变化,差异的程度是相对的,差异本身却是绝对的。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教师群体的反复多彩性。学校管理要关注到教师的个性和特长。
作为教师更应该扬自己的个性,有教学个性的教师才可能成为名师。
迷途老企鹅:你认为对艺术教育当前的现实来说,哪些理念是值得注意、值得坚持和应该大力传播的?
沈正元: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是根本的观念!艺术教师要学会以“虚”务“实”。用理念的手扼住自己的行为!!
|